论体能训练与举重运动训练的主导因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2cx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举重项目这一典型的体能类运动项目为主,全面分析了该项目在运动训练中竞技能力各组因素所起的作用和地位,重点研究了在训练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以明确运动训练的重点和方向,获取最大训练效益,提高运动水平。
  【关键词】举重 体能能力 竞技水平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251-02
  前言
  竞技能力是由体能能力、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战术能力、智能能力及思想品质等能力因素组成。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较明确的认识,才能在运动训练中处理好各竞技能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紧紧抓住运动训练中起规定性决定性的主要因素,适当安排好其它竞技能力的训练,使运动训练获得应有的效果或取得更大的效益。可是直到目前为止许多运动项目还没有明确运动训练中的训练主导因素,以举重这一典型的体能类项目为例,各类举重教材和大纲等,仍没有对决定运动成绩高低的各项竞技能力组成因素作用和地位的不同作出研究,提出明确的认识,因而也就没有对各竞技能力组成因素的训练比重大小提出科学的规范性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动训练水平和成绩水平的提高。本论文拟以竞技举重这一典型的体能类运动项目为主,分析研究该项群运动训练中,竞技能力各组成因素的作用和地位,分析研究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以便明确运动训练的重点和方向,使运动训练取得应有的效果和获得更大的效益。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index.htm)2000—2006年体能类项目运动训练主导因素相关文献近20篇。2.理论分析法:运用运动训练学科基础理论分析论述3.运动实践资料分析法:以竞技举重资料为主分析论证
  二、分析讨论
  1.竞技能力的各项组成因素的简析
  (1)体能能力有由身体形态结构、肌内能力、运动素质等能力因素组成的,这三种能力又是更多的其它因素组成。如身体形态结构包括身体各部结构比例、体形转向特点、骨骼肌肉、关节韧带、发育生长的程度、遗传因素、红白肌纤维的比例、血睾酮含量等。如身体机能力又是由运动负荷能力、承受负荷强度能力、承受总负荷能力、体能动员负荷能力即强度能力、适应能力、恢复能力、免疫能力、发展提高的可塑性、机能状态反应的敏感性等能力因素组成;运动素质又是由一般运动素质和专项运动素质组成,它们又各由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协调性及灵敏性等组成。(2)技能能力是由以下诸多能力因素组成,专项运动感知能力、动作模仿能力和表象能力、理解能力、动作的协调能性和准确性、稳定性和巩固能力、转移能力和控制能力等等。(3)心理能力也是由诸多能力因素所组成,诸如训练心理能力、比赛心理能力、神经类型、气质类型等,它们各自又由許多能力因素所组成。例如训练心理又由训练动机、自信心、意志力、专项感知觉、情绪体验、自觉性、主动性等组成;例如比赛心理能力又由注意力高度集中和重新分配能力、情绪的稳定性、动作技术的控制力、果敢、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等能力、抗感染能力、适应能力等能力因素组成。(4)智能能力也是由诸多内容因素组成,诸如对动作的感知表象力、记忆能力,对动作技术、训练方法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对训练比赛过程中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分析综合能力,发现和改进训练比赛中的缺点或错误的能力等等。(5)战术能力也是由诸多能力所组成,如战术思维能力、敢于上强度能力、体能动员能力、技术组合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动作控制和转移能力、以及有关心理、智能能力等。
  2.体能能力对组成竞技能力的作用
  举重、田径、游泳、速滑等项目在运动训练学项群分类中属体能类项目,顾名思义就是体能能力对这些运动项目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起重大的作用。例如在竞技举重中,力量素质对杠铃上升的高度、速度及动作节奏是动作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技能能力、心理智力能力、战术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举重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力量、速度等运动素质的不断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勿需论证的共识。形态结构、机能能力、运动素质三大体能能力造成技术的相互关系,一般是形态结构决定机能能力水平的高低,机能能力决定运动素质水平的高低。这无论在理论上或是运动实践上都得到充分的证实,除极少数的运动员例外。例如良好的肌肉、骨骼、关节、红白肌纤维比例,血睾酮含量等身体形态结构特征,包括神经类型、气质类型的先天特点,必然决定肌肉收缩能力的高低,承担负荷强度能力,恢复能力等机能能力的高低。而这些机能能力的高低必然对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水平的高低起规定性决定性的影响。再如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力的特点,消化吸收能力和特点,有氧、无氧代谢特点等人体生理、生化的形态结构特点,必然对运动员承担运动负荷的能力、承担负荷的性质、恢复能力,机能的稳定性等身体机能能力起规定性决定性影响。而这些机能能力对各项运动素质水平的高低必然产生规定性决定性影响。
  在运动实践中常流传着“能吃能睡的运动员肯定能练”、“能吃运动量的运动员提高肯定就快”的口头禅,这就是形态结构、机能能力、运动素质之间相互关系最通俗、最新鲜、最浅显的概括。在运动实践中,也有极少数的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能力特殊的现象。勿需过多的方向均能够看出体能能力在体能类项目中,对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高低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3.体能能力在体能类项目中第一位的主导作用和地位
  前文我们分别分析论述了各种竞技能力因素对竞技能力的高低所起的作用。但进行横向比较它们各自所起作用或所处地位的高低是不尽相同的,其中体能能力起着第一位的主导的决定性作用。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1)体能能力对体能类项的运动成绩水平提高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不但表现在运动成绩水平提高幅度上,运动成绩提高的速度上,更表现在运动成绩最终所达到的高度上,甚至表现在运动寿命的长短上,例如在诸多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基本相同,甚至表现是同一教练指导训练的前提下,在初学举重阶段头三年提高幅度,有的运动员每年提高幅度分别是60、40、20公斤,而有的运动员却是40、20、10公斤;在运动成绩提高的速度上,有的运动员三、四年时间内达此水平;在运动生涯的最高成绩水平上,有的能达到全国甚至是世界水平,大多数运动员则是永远达不到此水平;在运动寿命上也是如此,有的运动员在多年甚至是十余年的赛场上,把竞技能力保持在接近最高的水平上,或持续稳定的增长上,有的则短短的几年提高就停滞不前了,连保持竞技能力水平的能力也是短暂的,不得不匆匆结束运动生涯。出现这些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不能不认为主要是体能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结果,而技能、智能、战术等也在起作用,但只能起到非决定性的有限作用,这些具体实例在运动实践中到处可见,就不举例说明了。   (2)体能能力发展提高的巨大可塑性。体能能力中的运动素质是通过运动训练身体形态结构.机能能力得到提高改善的别然结果。就运动素质而言,从运动员开始训练到达运动成绩的最高峰期,它经历了巨大发展提高的变化过程,其提高变化幅度是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战术能力等竞技能力因素的变化提高难以企及的。拿参考国际国内比赛成绩水平制定的举重等级运动员标准为利从初学者到三级运动员标准,到一般水平的一級运动员标准,到国内最高水平的运动健将,再到国际水平的国际级健将,以77公斤级抓举成绩为例分别提高到了80公斤和35公斤、15公斤;这种巨大幅度的提高是力量运动素质等体能水平长期持续不断大幅度提高的结果。其间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战术能力也在提高,但其提高的幅度,可挖掘运用的潜力与体能对提高成绩的作用相比相对要小得多。
  技能能力对发挥体能能力的限度也是有限的。例如技术动作好的与技术动作较差的对体能能力的发挥作用一般只差10~15公斤左右,有的只有几公斤。例如国际上常用的抓举、挺举的成绩与后蹲重量的百分比衡量评定男子抓举、挺举技术发挥体能能力(力量)的程度、评定技术的合理性,抓蹲百分比为60%,挺蹲百分比为80%,运动实践证明,技术很全面很突出者也很难分别超过65%、85%水平,达到此比例标准后,运动成绩的提高,在技能能力、包括心理能力、战术能力上,已没有多少潜力可挖掘了,只能靠运动素质等体能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了。例如后蹲力量(腿力)具有稳定的两百公斤的水平和其它相应运动素质水平时,挺举已相应达到160~170公斤水平后,要把挺举水平再提高到两百公斤水平时,就必须把后蹲提高到250公斤左右水平和其它体能能力亦应相应提高,而技术上已没有多大的潜力可挖掘了,只能主要在完善、巩固、稳定性下功夫了。还有,半技术练习与抓举、挺举标准动作成绩水平关系相关度的有关研究及实践资料也证明,半技术练习对运动成绩提高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如下蹲抓比高抓一般只多抓15~20公斤,下蹲反比高反一般只多举25~30公斤,挺举两臂支持能力只是力量推的两倍等等。心理能力、技术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尤其在青少年基础阶段是不断提高的,提高幅度亦较明显,但到高水平优秀运动员阶段提高的幅度就十分有限了。运动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的提高,就只要依靠运动素质、机能能力等体能能力的提高。从这些简单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体能能力相对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战术能力等而言有很大的发展提高空间和潜力。而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战术能力等的提高则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3)体能能力是发展变化最活跃最积极的竞技能力因素。运动素质等体能能力在多年运动训练中,不但在提高幅度之大、提高速度之快、最终达到的水平之高与技能、心理、战术等相比,表现出最活跃、最积极的特点,而且在每个训练阶段、每个全年训练周期的训练中,体能高低的变化具有最活跃、最积极的特点。这表现在运动素质、机能水平上随着负荷刺激、恢复阶段、身体状态的不同,上升和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技能、心理等竞技能力的变化幅度。例如在优秀运动员处于最佳状态时挺举可达200公斤,经过长期大负荷训练后,机能水平下降到很低水平时,挺举180公斤也费劲,这主要是体能下降变化所造成的结果,而技能、心理下降的幅度相对要小得多,从这个意义讲是相对稳定的,而体能能力变化是最剧烈的,最活跃的,变化幅度是最大的。正因为体能能力是竞技能力发展提高和变化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也就奠定了体能训练在整个竞技能力的训练中的核心地位,其训练调整控制体能能力是主要训练内容之一。
  (4)体能能力对其它竞技能力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例如:体能能力达到最高水平时,身体状态一般达到最佳或接近最佳状态,此时动作技术一般表现出最合理、最准确、最稳定、感觉最清晰、最易调控或转移的水平;而体能低下时,身体状态也是最低的。动作技术的质量和调控能力必然明显下降。在完成动作技术时,常说“力不从心”,或“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正是运动素质等体能能力对技能能力制约关系的最适当的概括。对动作技术有了正确的理解,有了做好动作技术的主观意识,但没有相适应的体能能力的“力”作保证,完成好动作技术的“心”也就无法实现。这也是人们在运动实践中很容易体会和理解到的普遍的道理。正因为如此,要把技术教学训练任务安排在体力等身体状态处于训练课和训练阶段中较好的部分和时期进行。例如体能能力与心理能力之间也存在着“艺高胆大、胆大艺更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相互关系。“艺”可理解为体能能力、技能能力、战术能力的综合能力,亦即物质因素,“胆”可理解为心理素质,个性心里倾向、智力等的综合能力亦即精神因素。在这里首先是“艺”对“胆”起着决定支配精神的作用,“艺”高才能“胆”大。这种关系在运动实践中是到处时时可见的普遍现象。体能状态好时主要是体力好时,完成定量负荷的动作技术,感到轻松自如,动作感知能力等专项感觉好,各运动环节用力的时机、用力的大小、用力方向等配合高度协调一致,第II信号系统对第I系统的支配能力、控制能力高度准确、灵活、到位,整个动作完整连贯流畅、一气呵成、节奏清晰。体能等状态好时完成动作技术、比赛任务的自信心、决心增强、思维更加敏捷,更加沉着冷静,更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动作感知更加精确所有这一切无疑大大发挥和增强了心理能力,俗话说“心理更有数,胆子更大”,反之更是一种不利的影响和结果。战术能力中的战术思维、意识、计谋、行动是建立在体能、技能、心理等能力基础上的,没有这些能力作保证或能力不足,就不能取得预期战术效果,其中体能能力起着决定性的支配作用。关于体能能力对技能、心理、战术等竞技能力因素的支配性决定性的影响的实例,在运动实践中到处普遍可见,是很容易认识和理解的,这里就不多举例说明了。
  三、结论
  在体能类运动项目中,体能能力、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智力、战术能力等对竞技能力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和发挥均有各自的作用。其中体能能力对运动成绩提高的幅度、提高速度及最终达到的高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是最活跃、最积极、最具发展提高空间和潜力的因素。而其它竞技能力因素则是起着保证体能能力发挥的作用,其发展提高的空间和潜力是相对有限和相对稳定的。
  参考文献:
  [1]田麦久等著,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67-94.
  [2]田麦久等著,运动训练学[M].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6-70.
  [3]举重[M].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6.
  [4]郭廷栋著,竞技举重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9.
  [5]顾鸿泉,析现代举重之声因素——心理选材[J].黑龙江体育教育.2000.10.
  [6]顾鸿泉,竞技举重动作技术基本原理和补充论证[J].中国体育科技.1995.12.
其他文献
摘 要:财务风险是指因各种原因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复杂。经营管理者如何通过分析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并提高企业的市场的竞争力,对现代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难免存在财务风险,关键是如何找出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样企业才
摘 要:在林业企业的高速发展中,林业企业内部政治工作不可或缺,政治工作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更可以提升林业企业干部职工思想素质。但是,纵观我国林业企业政治工作,很多企业的工作方式仍然存在问题,所以,在林业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对自身的管理工作实施改革,还要对政工队伍实施转型,从本质上加强职工和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为社会经济建设以及企业日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该文中,笔者就对提升林业
为提高衡阳市降水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本文利用1994—2007年衡阳市地质灾害个例资料和相应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煤炭、钢铁、矿产开采等重工业以及化学化工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废水、废气和固体废料的大量排放。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为了能更为高效地实施环境治理工作,环境监测工作不容忽视。该文在从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应注意考虑的问题两个方面对环境监测工作和相关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并着重讨论化学需氧量测定中的问题和溶解氧测定的问题。
如何利用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峡谷河道的当地材料坝枢纽布置是西部地区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设计内容,三岔河水电站进行挡水、泄水和引水发电建筑物多方案的布置和比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