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

来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南海东北部上陆坡处所取的D孔柱样进行硅藻分析,结合粒度与碎屑矿物分析结果,探讨该海域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粒度与硅藻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共同显示D孔柱样可分为上下两层.上表层(0~2 cm)的砂质沉积层为冰后期海进过程改造的晚更新世残留沉积层,即变余沉积;下层(2~130 cm)主要是末次冰期形成的浅海沉积.整个柱样可反映出海洋同位素MIS 4期海退至MIS 3期海进与MIS 2期海退至冰后期海进的沉积变化韵律.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又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实验在整个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培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数据传输速度、传输距离及传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光纤通信得益于自身高速长距离的传输优势,在生产生活中的诸多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色散已经成为制约光纤通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针对光纤通信中的色散补偿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以榆黄菇和黄瓜为试材,研究了二者间作对黄瓜生长和产量以及温室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菜间作模式下,黄瓜的生长和产量优于单作模式,间作温室内的温度和CO2浓度均高
对取自冲绳海槽北段的6个沉积岩心进行了CaCO3含量、粒度和铀系同位素分析,结合氧同位素数据和海槽其他钻孔的相应结果,探讨了冲绳海槽北部晚第四纪以来CaCO3含量的垂向与横
南黄海盆地奠基于前南华纪变质基底之上,盆地演化历经南华纪—早、中三叠世海相地层发育期、晚白垩世—古近纪箕状断陷发育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坳陷发育期,为一典型地台—断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