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有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中,长效干扰素(派罗欣)有以下几点主要优势:疗程较易确定,E抗原血清转换率高,对表面抗原转阴贡献较大。要让长效干扰素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必须有个条件,那就是慢性乙肝患者必须坚持相应的疗程,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下面分别介绍2种慢性乙肝患者的疗程,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达到既定的目标。
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
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通常指“大三阳”、HBV DNA阳性、肝功能异常者。在使用长效干扰素并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E抗原由阳性转为阴性,并且出现E抗体)者中,仅有1/3是在治疗24周(半年)内实现这一目标的。E抗原出现血清转换后,表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有所恢复,此后与乙肝病毒的“战斗”将不再完全依赖药物。不过,半年内实现E抗原血清转换者,切不可因见效快而擅自停药。因为你与乙肝病毒的斗争只是翻过了一个重要的山头而已,“战斗”还要继续下去。
临床上,较多人不能在半年内获得E抗原血清学转换,他们往往需要48周(1年)左右或更长时间才可实现。当采用长效干扰素治疗时,3个月后,没有出现E抗原血清转换是很正常,若半年仍未出现,也不用太着急,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统计显示,多数患者获得血清学转换需要48周(1年)左右。
无论是早早达到E抗原血清转换者,还是迟迟不见E抗原血清转换者,都不要擅自停药。即使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后,还需要再巩固治疗24~48周(半年至1年),那时停药才能减少复发。
e原阴性慢性乙肝患者
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通常指“小三阳”而HBV DNA阳性、肝功能异常者。E抗原阴性并不意味着病情一定比E抗原阳性轻,相反,他们的肝纤维化程度可能比E抗原阳性者高。由于缺乏E抗原血清学转换这一判断指标,E抗原阴性者通常使用长效干扰素的时间比E抗原阳性者更长。
E抗原阴性者,目前以HBV DNA的转阴作为疗效判断的重要标志。通常患者使用长效干扰素36周(9个月)长效干扰素后HBV DNA可转阴,再巩固治疗建议不短于24周,停药后应继续随访。
达到表面抗原转阴需多长时间
无论是E抗原阳性者还是E抗原阴性者,目前极少把表面抗原转阴或转换作为治疗目标,这是因为鉴于目前的治疗手段表面抗原转阴的概率非常低。即使是报道表面抗原转阴概率最高的药物——长效干扰素派罗欣也是如此。统计显示,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派罗欣48周,停药观察24周,在第72周时发现有3%的患者出现了表面抗原转阴;继续对这批经治患者随访3年,表面抗原转阴率可增加到8%;同样是这批患者,随访第4年,表面抗原转阴率可增加到11%。
虽说表面抗原转阴率非常低,但判断其能否转阴却是有据可依的,有条件者,也可寻求向这一目标迈进。这个判断依据就是定期进行表面抗原定量测定,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医院可做。具体方法是:在使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后期,每隔3个月做一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连续检测中,如果表面抗原滴度进行性下降到一定程度,表明有希望转阴;部分不良反应轻、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可继续用药,追求更高的目标直至表面抗原转换。
年轻患者,坚持使用长效干扰素并按规定疗程进行,最直接的收益是肝脏得到有力保护,大大降低复发概率,延缓肝硬化进程 。应该说,这样的健康投资还是必要的。
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
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通常指“大三阳”、HBV DNA阳性、肝功能异常者。在使用长效干扰素并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E抗原由阳性转为阴性,并且出现E抗体)者中,仅有1/3是在治疗24周(半年)内实现这一目标的。E抗原出现血清转换后,表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有所恢复,此后与乙肝病毒的“战斗”将不再完全依赖药物。不过,半年内实现E抗原血清转换者,切不可因见效快而擅自停药。因为你与乙肝病毒的斗争只是翻过了一个重要的山头而已,“战斗”还要继续下去。
临床上,较多人不能在半年内获得E抗原血清学转换,他们往往需要48周(1年)左右或更长时间才可实现。当采用长效干扰素治疗时,3个月后,没有出现E抗原血清转换是很正常,若半年仍未出现,也不用太着急,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统计显示,多数患者获得血清学转换需要48周(1年)左右。
无论是早早达到E抗原血清转换者,还是迟迟不见E抗原血清转换者,都不要擅自停药。即使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后,还需要再巩固治疗24~48周(半年至1年),那时停药才能减少复发。
e原阴性慢性乙肝患者
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通常指“小三阳”而HBV DNA阳性、肝功能异常者。E抗原阴性并不意味着病情一定比E抗原阳性轻,相反,他们的肝纤维化程度可能比E抗原阳性者高。由于缺乏E抗原血清学转换这一判断指标,E抗原阴性者通常使用长效干扰素的时间比E抗原阳性者更长。
E抗原阴性者,目前以HBV DNA的转阴作为疗效判断的重要标志。通常患者使用长效干扰素36周(9个月)长效干扰素后HBV DNA可转阴,再巩固治疗建议不短于24周,停药后应继续随访。
达到表面抗原转阴需多长时间
无论是E抗原阳性者还是E抗原阴性者,目前极少把表面抗原转阴或转换作为治疗目标,这是因为鉴于目前的治疗手段表面抗原转阴的概率非常低。即使是报道表面抗原转阴概率最高的药物——长效干扰素派罗欣也是如此。统计显示,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派罗欣48周,停药观察24周,在第72周时发现有3%的患者出现了表面抗原转阴;继续对这批经治患者随访3年,表面抗原转阴率可增加到8%;同样是这批患者,随访第4年,表面抗原转阴率可增加到11%。
虽说表面抗原转阴率非常低,但判断其能否转阴却是有据可依的,有条件者,也可寻求向这一目标迈进。这个判断依据就是定期进行表面抗原定量测定,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医院可做。具体方法是:在使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后期,每隔3个月做一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连续检测中,如果表面抗原滴度进行性下降到一定程度,表明有希望转阴;部分不良反应轻、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可继续用药,追求更高的目标直至表面抗原转换。
年轻患者,坚持使用长效干扰素并按规定疗程进行,最直接的收益是肝脏得到有力保护,大大降低复发概率,延缓肝硬化进程 。应该说,这样的健康投资还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