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3 4”衔接教改研究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hu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3 4”中职本科衔接“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中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从事机电相关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改革,结合岗位分析,实现“3 4>7”的效果,为学生走入本科院校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关键词】“3 4”;中职本科衔接;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4—0052—03
  “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是中职与普通本科“3 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电气自动化”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开设在中职阶段三年级,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液压和气动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熟悉液压和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元件符号,能正确选用液压和气动元件;掌握液压和气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具备分析典型液压和气动系统的能力,初步具备简单回路的设计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3 4”中职本科衔接的生源是初中毕业生,录取分数高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优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因此,现有的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开设的“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不能适用于“3 4”中职本科衔接学生的学习。而“3 4”中职本科衔接以培养“工作现场技术(工艺)工程师和技师‘双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更是与五年制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有差异。因此,在现有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3 4”中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一、整合教学内容,实施项目教学,衔接本科教学
  基于“3 4”中职本科衔接的学生情况和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改革应注重实用性、技术性和创造性,避免中职和本科阶段的重复,还应拓宽、加深课程内容。“3 4”学生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较强,在教学内容编排上,采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方式,以任务为驱动,促进学生进行讨论式、研究式的学习。除此以外,学生在中职阶段除了学习所需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以便在升入本科院校后能盡快适应大学的学习。
  基于上述原因,本课程对原有学科体系框架进行调整,将传统以知识为线索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内容。课程分为液压和气动两个模块,又分别将两个模块各分为五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主要知识点分为若干任务,每个任务包含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以液压模块的教学内容整合情况为例,将知识整合、调整后形成五个项目,具体如图1所示。每个项目包含了相应知识点,知识点又对应了相关技能操作,实现学即用、用即总结、总结即反馈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改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掌握相应理论知识,获得相应技能,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在小组合作中逐渐培养出研究精神。表1描述了液压系统模块项目学习的目标要求,在目标要求中,除了要求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还根据“3 4”学生基础较好、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等特点以及升入本科学校就读的知识和技能需要,确定了有针对性的拓展目标。
  二、关注学生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3 4”中职本科衔接的学生特点明显,具备初步自主学习的观念,能主动探究。但对进入本科学习存有疑虑,害怕自己不够好,缺乏自信。这就导致有些学生进入本科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甚至被淘汰,不能达到成为工作现场技术(工艺)工程师和技师“双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目标。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授渔”方式开展教学,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充当起主人的角色。
  结合项目教学内容,在每个任务实施前,由教师首先提出学习目标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在学习初期便明确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要求和学习的主要任务。随后教师通过不断抛出问题,学生以小组形式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逐一解决学习任务中的小问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技能。随后,教师再抛出一个综合运用知识的任务,由学生整合所学知识,完成任务问题。任务完成后,教师设置相应拓展延伸问题,供学生拓展使用,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就自己所完成的任务提出质疑,探索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实现对知识和技能更高层次的提升。
  三、注重过程性评价,开展多元化考核,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涵盖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如出勤、学习状态、问题解决的程度、小组合作的效果、讨论反馈的情况等。为了更具实施性,对每个项目都单独进行过程性评价设计,对项目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设计,让学生在评价中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学习效果,查漏补缺,不断进步。
  “3 4”中职本科衔接的学生各有特点,有些学生擅长计算分析、有些学生擅长小组协作、有些学生擅长操作实践,他们在自己的小组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难免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对于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很有必要的。在“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的评价方案中,采用三方评价机制(即学生自己、小组、教师),主要从项目准备、项目完成中各阶段(分析、计算、操作等)的情况、项目成果、交流沟通、分析协作等方面多方位进行评价(详见表2),更客观、更合理地反映学生综合学习情况,受到学生的欢迎。
  四、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岗位分析,实现“3 4>7”
  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岗位能力分析中对“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的要求是:掌握液压、气动的基础知识,具备识读和分析中等复杂液压、气动系统图的能力,会运用典型液压、气动回路和PLC的相关知识,构建简单的联动控制系统,能对电、液和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按图装调和一般功能测试。因此,在“3 4”中职本科衔接电气自动化专业中,学生需要掌握液压、气动的基本知识和相应回路设计、搭建、调试的技能,并能与电气控制、PLC编程控制等课程相结合,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中职本科衔接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课程标准等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为了实现“3 4>7”的效果,“液压和气动控制技术”课程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除了完成基本任务外,在每个项目中都设计了拓展任务,这些任务大都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综合部分其他专业课程的知识,学生需要走入社会、走进工厂、思考讨论才能完成,让学生提前接触生产实际,提高学习兴趣,为其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其他文献
<正>主持人语电影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综合艺术,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183;伯格曼说过:&#39;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电影那样,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
期刊
【摘要】将优秀教师安排到教干岗位,已是当下教育界的“自然规律”。学校的教干与校长均须从优秀教师中产生,但优秀教师不一定非要当干部。若在教师队伍中继续强化“优”则“仕”的理念,将“仕”作为对“优”的肯定与安抚,势必会严重制约教育的发展。如何让优秀教师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为教师自身发展提供保障,是学校面临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优秀教师;终身从教;教育浪费;发
【摘 要】本文围绕“师本、师生、生本、生生”四个对话,以人教版教材《政治生活》“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肯定并回应贡和法老师提出的“精致和谐”生态政治课教学理念的几点思考和认识。  【关键词】精读教材;和谐互动;精心思考;精诚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3-0051-02  【作者简介】李忠勇,江苏省昆山中学
【摘 要】“真学习”是教育的执着追求,他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循环—差异”教学目标直接指向让“真学习”发生,通过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创设合适的课堂环境,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确保了教学的有效性。“循环—差异”教学的生發源于坚定的课改理念,借助行政的大力支持以及资源的整合,着力区域内初中学校大规模实现基于课程标准,其教学方式从深层次上推动了教育的变革。  【关键词】“真学习”;核心素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