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形成的多生牙3例

来源 :口腔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6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齿数目过多称为多生牙,是指超过正常牙数以外的牙齿,在牙列中多生一个或几个.文献报道中多生牙病例是在初诊时即发现多生牙的存在,本文报道3例晚期形成的多生牙患者,并结合文献讨论.
其他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现已证实牙周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是独立相关的.具核梭杆菌是牙周炎龈下菌斑中常见致病菌,在牙周组织处于炎症状态时,具核梭杆菌可通过受损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而后粘附侵入内皮细胞,破坏内皮完整性,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同时,具核梭杆菌及其热休克蛋白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并激活促炎因子,增强炎症反应,最终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本文就具核梭杆菌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
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指发生于口腔黏膜上以过度角化为主的白色损害,是口腔常见的潜在恶性疾病.现阶段治疗方式多样,其中光动力作为一项新兴、微创的药械连用技术,在治疗口腔白斑方面不仅前景广阔且可行性高.本文对光动力疗法的基本原理、治疗要素及影响白斑疗效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目的:探究一种通用型辅助配准装置在具有严重金属伪影的配准工况下,辅助种植虚拟规划前CBCT与光学扫描数据配准的精度.方法:选择22例接受数字化种植导板技术的牙列缺损患者纳入试验.试验组(11例)为口内含有金属修复体的患者,通过辅助配准装置完成CBCT与光学扫描数据的配准;对照组(11例)为口内不含金属制品的患者,通过匹配牙列特征完成CBCT与光学扫描数据的配准.各组配准完成后,分别对配准结果进行偏差分析,并记录参考模块偏差的标准偏差(SD)、均方根值(RMS)、平均偏差(±AVG).采用SPSS 25.0
上唇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少见,常表现为上唇黏膜下肿块,不易诊断.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上唇小涎腺的AC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行放射治疗,随访2年无复发及转移.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上唇ACC的认识.
目的:探讨杨梅黄酮对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ATCC 25175毒力因子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用液体稀释法准确测定杨梅黄酮对变形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耐酸性;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药物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率;用乳酸试剂盒检测药物对变形链球菌产酸的影响;用蒽酮法检测药物对不溶性多糖生成量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及分析药物对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结果:杨梅黄酮对变形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8 m
目的:建立1株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WU-TSC-1并鉴定其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将所获得的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组织块标本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后建立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WU-TSC-1,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其细胞形态和生长特性,行基因组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并对其倍增时间、凝集反应、细胞表面标记物、染色体核型和裸鼠成瘤能力等特性进行检测.结果:WU-TSC-1可稳定传代50余代,为人源肿瘤细胞,无其他细胞交叉污染.细胞呈卵圆形或方圆形,失去接触抑制.染色体核型为非二倍体染色体.体外细胞倍增时间为51.1
目的:评价分形分析在评估牙种植体骨愈合期内骨小梁生长情况,并预测骨结合上的有效性.方法:纳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种植治疗患者,对种植手术后(T0)、种植手术3个月后(T1)的根尖片进行分形分析研究:在根尖片上裁剪种植体近远中两个区域的影像作为感兴趣的区域(ROI),然后通过ImageJ软件执行图像模糊、相减、标准化、二维化、骨骼化等操作,获得骨小梁的二维数据,通过计盒法获得ROI内的分形指数.使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在T0和T1时间点上,种植体周围显示出的分形维度(FD)指数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Sox基因家族是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内的一类编码基因,其编码的Sox蛋白作为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不仅参与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进程,还参与介导了包括口腔鳞状细胞癌在内的多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从Sox基因的上下游相互作用因子、相关信号通路及临床诊治潜能等方面综述了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随着数字医学和精准治疗的大量临床实践,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口腔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广泛.X线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口腔疾病的常规检查手段,将其图像与AI相结合,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最终可借助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驱动分析算法来支持临床诊断和决策,可辅助建立合适的治疗计划.诸多研究表明,基于AI的程序系统性能非常出色,其准确性接近甚至超过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员.本文概述了AI在口腔颌面部X线及CT影像图像处理方面的现
目的:回顾性分析下颌前牙区应用窄直径种植体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下颌前牙区植入窄直径种植体的患者149例,种植体227颗.检查指标包括种植体存留率、并发症情况、美学评分及边缘骨吸收.结果:窄直径种植体存留率为98.68%;随访期间软硬组织情况较好,美学效果均较为满意;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为(0.28±0.41)mm,口腔卫生情况、牙周病及吸烟是影响骨吸收的风险因素.结论:下颌前牙区应用窄直径种植体的临床效果理想可靠.严格控制风险因素、合理制定种植方案、定期随诊维持疗效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