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将3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后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每日2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6个月,术后30例对位、对线满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8周,4例延迟愈合,无主钉或锁钉断裂,无肢体短缩、功能障碍,优28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6.9%。结论:中药配合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一种理想、可靠的方法,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股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中药 疗效分析
本院2000~2006年采用手法整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辨证使用中药治疗股骨干骨折,效果满意。
资料与方法
本组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8~72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5例,重物砸伤9例,坠落伤8例;其中横断骨折14例,短斜性骨折9例,粉碎性骨折7例,多段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25例,开放性骨折7例;右侧20例,左侧12例。
治疗方法:①西医治疗:术前手法整复后,给予皮牵引或骨牵引。连硬外麻醉,平卧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单,自转子顶点向近侧作切口,长约8~ l0cm,触摸并显露梨状窝,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用骨锥钻透骨皮质、扩髓,以髓腔扩大钻从直径8mm开始,至比所选髓内钉自径粗1mm,插入导针至骨折远端,并顺行推入髓内钉,股骨干多段、长段粉碎性骨折主要纠正短缩、旋转及成角畸形,C型臂X线机监视瞄准导向器下,远端置入2枚直径4.5mm锁钉,近端放置2枚直径6.5mm股骨颈拉力螺钉。② 中医治疗:受伤早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给予自拟活血消肿止痛方剂(海桐皮、桂枝、白术、白芷、防己、公丁香、细辛、苡仁、泽兰、木通、甘草)煎水内服;中后期,瘀血祛除,筋骨续接,但尚未坚强,常有气血虚弱、筋肉萎缩、肢体乏力、关节僵硬等,故应补益肝肾、调养气血、疏通经络,给促进骨折愈合自拟方剂(当归、川芎、党参、黄芪、淫羊霍、熟地、骨碎补、续断、丹参、土鳖虫、煅自然铜、三七、甘草)煎水内服;伤口拆线后,应用自拟外洗方(当归、川芎、桂枝、麻黄、大黄(海桐皮、赤芍、红花、乳香)。煎水外洗,以疏松关节、疏导腠理,活血止痛。每日2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
术后处理:术后所有病例均未行外固定,根据骨折稳定情况进行关节康复训练,一般术后4周不负重下床活动,8周后扶拐逐渐负重行走至骨折愈合。
结 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26个月,平均17个月。经X线片检查,30例术后骨折对位对线满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8周,4例延迟愈合,但分别于10、14个月愈合。无主钉断裂或弯曲,无锁钉断裂,无患肢短缩畸形及关节功能障碍。对膝关节功能评定按照Hohl功能评价方法,优:关节活动范围>120°,伸直受限0°,内外翻<5°,行走无疼痛;良:活动范围<90°,伸直受限>0°,内外翻>5°,活动有轻微疼痛;中:关节活动范围<75°,伸直受限>10°,内外翻>5°,活动时疼痛;差:关节活动范围<50°。本组优28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6.9%。无膝关节疼痛,无关节积液。
讨 论
股骨是人体下肢主要负重结构,髓内钉固定属中心固定,可使骨折断端均匀承受轴向压力,避免剪、扭等有害应力,较钢板螺钉等偏心固定更符合“AO”坚强固定的觀点[1];又由于血供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决定性因素,髓内钉固定可使骨折断端骨外膜及周围软组织最大限度地受到保护,使局部血运免受损伤,为骨折愈合提供了较好的生物学环境。
交锁髓内钉具有以下的优点:创伤小、失血少、不损伤骨膜、不影响骨折端的血肿,扩髓时的松质骨能流注到骨折端,避免了骨折片的游离,并促进骨折愈合,股骨交锁髓内钉可在两端进行多个平面的交锁,以及可经股骨髁间钻孔逆行穿针内固定,使得交锁髓内钉固定牢固、应力遮挡少、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2],交锁髓内钉有利于恢复患肢膝踝关节功能。
交锁髓内钉操作体会:①交锁钉进钉点的选择:进钉点应选择股骨粗隆梨状窝部,使髓内钉长轴与股骨干长轴相一致,避免髓内钉在骨干中因弯曲变形;②锁远端锁钉时,注意远端直径限位杆不可过份用力下压,否则直径限位杆可从髓内钉远端钉壁上滑过一侧,导致远端横向锁钉落空于髓内钉后方。
中医治疗骨伤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药配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优势互补,正确地辨证应用中药亦是本疗法的重要特色。在实施整骨外治法的同时,内治法亦不可忽视。清陈十铎《辨证录》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合”。说明中医以内外兼治的方法来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扶正祛邪,增强自我修复能力,加速损伤的愈合。故损伤早期,骨断筋离,经脉受损,气滞血瘀,肿痛较重,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使瘀血得以消散,气血得以通畅;中后期,血瘀气滞逐步消除,肿胀逐渐减轻,筋骨断裂处初步连接,但经脉还未完全通畅,气血仍欠充旺,故治应补益肝肾、调养气血、疏通经络,促进骨折愈合;骨折愈合后,由于固定时间较长,常有肢体乏力、筋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故予热敷熏洗之剂,以达疏松关节,疏导胰理,活血止痛之目的。中药治疗的全过程皆离不开活血,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伤不能续。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用药配合交锁髓内钉作为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优点多,并发症少,是单纯外固定及其他内固定所无法比拟的,不失为一种中西结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6
2 罗先正,邱贵兴.髓内钉内固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37
关键词 股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中药 疗效分析
本院2000~2006年采用手法整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辨证使用中药治疗股骨干骨折,效果满意。
资料与方法
本组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8~72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5例,重物砸伤9例,坠落伤8例;其中横断骨折14例,短斜性骨折9例,粉碎性骨折7例,多段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25例,开放性骨折7例;右侧20例,左侧12例。
治疗方法:①西医治疗:术前手法整复后,给予皮牵引或骨牵引。连硬外麻醉,平卧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单,自转子顶点向近侧作切口,长约8~ l0cm,触摸并显露梨状窝,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用骨锥钻透骨皮质、扩髓,以髓腔扩大钻从直径8mm开始,至比所选髓内钉自径粗1mm,插入导针至骨折远端,并顺行推入髓内钉,股骨干多段、长段粉碎性骨折主要纠正短缩、旋转及成角畸形,C型臂X线机监视瞄准导向器下,远端置入2枚直径4.5mm锁钉,近端放置2枚直径6.5mm股骨颈拉力螺钉。② 中医治疗:受伤早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给予自拟活血消肿止痛方剂(海桐皮、桂枝、白术、白芷、防己、公丁香、细辛、苡仁、泽兰、木通、甘草)煎水内服;中后期,瘀血祛除,筋骨续接,但尚未坚强,常有气血虚弱、筋肉萎缩、肢体乏力、关节僵硬等,故应补益肝肾、调养气血、疏通经络,给促进骨折愈合自拟方剂(当归、川芎、党参、黄芪、淫羊霍、熟地、骨碎补、续断、丹参、土鳖虫、煅自然铜、三七、甘草)煎水内服;伤口拆线后,应用自拟外洗方(当归、川芎、桂枝、麻黄、大黄(海桐皮、赤芍、红花、乳香)。煎水外洗,以疏松关节、疏导腠理,活血止痛。每日2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
术后处理:术后所有病例均未行外固定,根据骨折稳定情况进行关节康复训练,一般术后4周不负重下床活动,8周后扶拐逐渐负重行走至骨折愈合。
结 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26个月,平均17个月。经X线片检查,30例术后骨折对位对线满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8周,4例延迟愈合,但分别于10、14个月愈合。无主钉断裂或弯曲,无锁钉断裂,无患肢短缩畸形及关节功能障碍。对膝关节功能评定按照Hohl功能评价方法,优:关节活动范围>120°,伸直受限0°,内外翻<5°,行走无疼痛;良:活动范围<90°,伸直受限>0°,内外翻>5°,活动有轻微疼痛;中:关节活动范围<75°,伸直受限>10°,内外翻>5°,活动时疼痛;差:关节活动范围<50°。本组优28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6.9%。无膝关节疼痛,无关节积液。
讨 论
股骨是人体下肢主要负重结构,髓内钉固定属中心固定,可使骨折断端均匀承受轴向压力,避免剪、扭等有害应力,较钢板螺钉等偏心固定更符合“AO”坚强固定的觀点[1];又由于血供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决定性因素,髓内钉固定可使骨折断端骨外膜及周围软组织最大限度地受到保护,使局部血运免受损伤,为骨折愈合提供了较好的生物学环境。
交锁髓内钉具有以下的优点:创伤小、失血少、不损伤骨膜、不影响骨折端的血肿,扩髓时的松质骨能流注到骨折端,避免了骨折片的游离,并促进骨折愈合,股骨交锁髓内钉可在两端进行多个平面的交锁,以及可经股骨髁间钻孔逆行穿针内固定,使得交锁髓内钉固定牢固、应力遮挡少、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2],交锁髓内钉有利于恢复患肢膝踝关节功能。
交锁髓内钉操作体会:①交锁钉进钉点的选择:进钉点应选择股骨粗隆梨状窝部,使髓内钉长轴与股骨干长轴相一致,避免髓内钉在骨干中因弯曲变形;②锁远端锁钉时,注意远端直径限位杆不可过份用力下压,否则直径限位杆可从髓内钉远端钉壁上滑过一侧,导致远端横向锁钉落空于髓内钉后方。
中医治疗骨伤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药配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优势互补,正确地辨证应用中药亦是本疗法的重要特色。在实施整骨外治法的同时,内治法亦不可忽视。清陈十铎《辨证录》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合”。说明中医以内外兼治的方法来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扶正祛邪,增强自我修复能力,加速损伤的愈合。故损伤早期,骨断筋离,经脉受损,气滞血瘀,肿痛较重,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使瘀血得以消散,气血得以通畅;中后期,血瘀气滞逐步消除,肿胀逐渐减轻,筋骨断裂处初步连接,但经脉还未完全通畅,气血仍欠充旺,故治应补益肝肾、调养气血、疏通经络,促进骨折愈合;骨折愈合后,由于固定时间较长,常有肢体乏力、筋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故予热敷熏洗之剂,以达疏松关节,疏导胰理,活血止痛之目的。中药治疗的全过程皆离不开活血,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伤不能续。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用药配合交锁髓内钉作为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优点多,并发症少,是单纯外固定及其他内固定所无法比拟的,不失为一种中西结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6
2 罗先正,邱贵兴.髓内钉内固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