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的村庄——泰尼哈姆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国有许多被废弃而荒芜的村庄,其中大多数都是在中世纪时由于疾病、气候、人口压力以及经济上的原因而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村庄是在现代消失的。英国作家莉·德赖弗在她的著作《英国消失的村庄》一书中记述了英国多塞特郡一个美丽村庄泰尼哈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奇特的牺牲品的故事。1943年年底,村里所有居民突然接到通知,必须立即撤离村庄,以便军队在此进行集训,从此以后村民们再没能重返故里。
  这个曾经住着勤劳村民的美丽村庄,在战时紧急状态下被撤离一空,成为一个空无一人的废弃村庄。泰尼哈姆村保留着一个世纪前古朴的乡村风貌,偶尔还被用作电视电影的外景地,如1985年拍摄的一部描写英国历史上托尔普德尔蒙难者的影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在拍电影的时候,在草地上移栽了一棵绿荫蔽天的大树,搭起了教堂塔楼的布景,但是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泰尼哈姆村除了一些急急奔跑着的野生动物和持续不断的枪炮声外,只是一片空荡、一片死寂。
  1859年,泰尼哈姆村发掘出了石器时代的遗址,古时这里的部落民众用当地的石料做成手镯、项链以及其他各种饰品,为后来的罗马人所赞叹不已。这里的拉尔沃思山谷里有着丰富的史前文物遗产,曾经是一个繁荣的人类居住地。这个周围山峦起伏,南面临海,作为靠近海边的一个地势隐秘的小村庄,1942年引起了军方的兴趣,为了在这里训练英国军队和美国的坦克部队,为日后的诺曼底登陆作准备,军方准备扩大在拉尔沃思湾集训地的枪炮射程,不幸的是,泰尼哈姆这个小村庄正位于这个新的军队集训场的中心,全体村民不得不奉命撤离。
  最后离开这个村庄的村民们都相信当时军方作出的承诺,他们的撤离只是暂时的,一旦局势得到缓解,他们仍然可以重返家园。这里的许多村民都是邦德家庭的佃户,他们并不拥有这里的房屋地产,因此,当政府打算无限期地征用这里的土地时,泰尼哈姆的普通村民除了他们园中的农产品外,并没有得到多少补偿。然而,对于这些村民们来说,虽然这里没有他们的房产地产,但也毕竟是他们住了许多年的家,有的人在这里已经居住了好几代。
  一些从这里撤离的村民写下了许多关于泰尼哈姆的文章,着重描绘了泰尼哈姆的乡村田园生活。根据他们的描写,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偏僻而宁静的山谷,气候适宜,少有降雪,是许多动植物理想的天堂,村民们穿着自种自织的亚麻布传统服装,用的是箍有铁环的木桶,说着几乎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过着如今几乎已经消失了的生活方式。在他们写下的这些故事里,除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外,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自给自足社会的田园风景。
  泰尼哈姆村只有一条主要的街道,一些灰色砖墙的村舍,还有一座中世纪的教堂。18世纪后期,这座教堂曾经过重新整修,里面有一座精美的米黄色石灰岩的邦德家族纪念碑。当年村民们在教堂钟声敲响时来到教堂做礼拜,如今这里却成了野生动物们经常拜访的地方。
  1943年11月17日,一个寒冷的冬日,当地邮局给每个村民送来了一封信,带来了要村民们撤离的命令。军队接管的日子定在12月19日。英国皇家空军还在泰尼哈姆的最高处建立了一个雷达站,飞行员都住进了村里,铁丝网成了这里景观的一部分,沿着海岸布满了坦克。
  村民们已经为国家作出了许多贡献,在二战中有许多年轻人为国捐躯,村民们出于爱国心和责任感,默默地接受了撤离的命令,一个信念支持着他们,等到庄稼收获的季节,他们就能回来。他们在别处找到了临时的居处,选择了其他谋生职业,村庄人去屋空。
  短短几个星期的时间里,这个横跨波倍克岛的人口密集的村落就全撤空了,但是那些离乡背井的人们却一刻也没有忘记过家乡。许多人一直在盼望着战争结束的日子早日到来。但是,1945年大战的结束并不表示他们流落外乡日子的结束。人们在失望和关切之下写信给战争部。同时,村庄被破坏后的败落情景令村民们沮丧,田地荒芜,杂草疯长,教堂墙皮剥落,一片颓败景象。直到1947年,村民们才得到消息说,泰尼哈姆仍然被继续征用,并强制性收买成为7,200英亩的军队训练地——枪炮射程范围的一部分。
  村民们的激烈反应引起了公众舆论对此事的关注,但政府在白皮书中明确表示,虽然对于泰尼哈姆村民最终返回故居的事情曾经有所承诺,但还是要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村民们失去了回归故乡的最后希望,许多人就在附近安居下来,新的居处有电有管道自来水,条件要比村里的农舍强多了,泰尼哈姆的村民中有一部分人对他们的新家很满意,但更多的人却为永远回不了故居而伤心欲绝。不过到后来,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即使他们能够回去,村子已几成废墟,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泰尼哈姆村了。
  20世纪60年代英国建筑工程部将泰尼哈姆的一些房子拆毁的举动又引发了新的抗议。在某些压力的干预下,这个村庄开始对游客开放,还专门建了一个停车场,安置了许多野餐桌。教堂也重新进行了修葺,并由军队负责维护,里面还有展览,内容有村庄的历史以及宣传该地区在自然环境保护上的重要性等。
  在公众的心目中,这里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今日来参观的人,脑际中会常常回想起村民们贴在教堂门上的留言:“请照管好我们的教堂和房舍,为了自由,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我们不得不放弃世代居住的家园。总有一天我们会回来,如果你们能善待我们的村庄,我们将感激不尽。”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银锌霜和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以及对照C组,每组34例。所有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血清学诊断是近十余年研究的重点,相继发现了多种对RA诊断有重要价值的自身抗体.2000年由Schellekens等[1]首次报道的抗环瓜氨酸肽(cycle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即为其中之一,目前受到广泛重视.我院2004年3月起开展该抗体检测,探讨其对RA诊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