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育”唤起课堂教学的新生机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ulong1988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往往是一味地就知识讲知识,更多的是关注要考的知识,英语教学的中心偏向于教师讲解语法知识,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一点一点地磨光了,教学不能仅仅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英语素养。利用美育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情不自禁地参与英语学习,让他们感到学习英语是件快乐的事情。
  一、营造“美”的英语学习氛围
  现行的英语教材内容基本上是来自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情节。一篇英语课文就宛如一个生活大舞台,在课堂上,教师既要充当善于利用自己的语言、肢体、表情等扮演一个角色的演员,更要懂得充当一名才华横溢的导演,知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尽自己所能地为学生创设美的英语情境,让学生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表现自己,使英语课堂充满无限的魅力。
  例如,在每一单元课文学习完之后,教材中总是安排一个对话练习,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操练对话,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提不起对话的兴趣。因此,我是借助于多媒体将要对话的内容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并通过音乐的熏陶将学生带进一个生动的情境中。不少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对话练习,还配上了动作,通过他们的表演,其余同学仿佛就置身在现实活动中,这样一来他们不但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让其他同学感受到美,欣赏了美,有了美育的加入,英语课堂变得融洽、变得生动有趣。
  二、注重教师自身美,给学生美的享受
  首先,教师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中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尽量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关注自己的教态。教师大方得体的教态,会感染每一个学生,会传递正能量给学生,自然就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比如,我不是当上课铃响起以后才急匆匆地赶到教室,我总是会提前一两分钟,并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带给学生一股精神气,并亲切地和学生用英语打招呼、交流。在课堂上,我更是注重自己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板书,每一句“Excellent!”“Good!”……给学生以安全感,更让他们能听进英语知识。其次,我们还要注意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果平白无趣,学生就很难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但若相反,教师的语言是抑扬顿挫,学生就能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英语学习中。当然,除了教师的口语要比较的流利以外,还要注意语调,尽可能地模仿外国人的语调,让学生有种身在他国学习的感觉,从中体会语言的美妙之处。
  例如,我讲了一个笑话。一位外国人见到中国朋友说:“Your are very beautiful!”中国朋友连忙说:“Where, where!”“From the head to the foot!”外国人不解地回答。听罢,教室里一片笑声。正是将绘声绘色的语调运用到笑话中,课堂氛围一下活跃起来,学生也在笑声中明白了西方国家和我国礼仪的区别,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巧用英语的内在美,唤起学生学习之趣
  英语虽然没有语文学科那样的能以众多名篇佳作吸引学生,但是它自身也蕴藏着特殊的美。它需要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英语的美妙之处,需要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给学生美的熏陶,美的享受。
  1.通过听、说训练,感知英语的节奏之美
  听、说,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英语语句有着很强的节奏,通过让学生多听,可以让他们熟悉英语的语调,听清单词的发音;再通过说的训练,让学生确确实实地去感知英语语音的节奏之美。
  2.通过课文的朗读,感知英语的意境之美
  “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英语课文基本上都是一些优美的英语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能让学生从读中领略到文章的精彩,体会文中作者写作时的意境,从而感知其意境之美,无形中激起学习的兴趣。
  3.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创造之美
  “写”是英语的教学任务之一,而写作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石。在现实教学中,由从起初的教师指导,学生模仿,再到后来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写作的练习,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一次一次地蜕变着。通过写作,让学生学会用优美的句式;学会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创造出更美的英语作品。
  将美育引入英语课堂,利用教师自身的美,英语学科自身的美,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知识;既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又把英语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其他文献
先秦文献中,<禹贡>九州独有梁州,<尔雅>独有营州,<周礼&#183;职方氏>独有并州,<容成氏>九州不同于任何传世文献,而较接近<职方氏>,简文九州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其南、北、西三
结合国际教育服务法律原则,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涉外教育服务法制应具有三大基本原则:国家教育主权原则、与国际义务相协调原则和国际合作原则.
图书情报工作对科学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它是发展科学所必需,且是认识和掌握科学发展的规律不可替代的环节.其次,它是知识和智慧的载体,处在桥梁纽带的位置.另外,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今天,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民族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如何构建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不断提升民众
学校文化,既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包括学校本身经过积淀、创生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的传统文化。现代学校文化是凝聚学校全体师生的巨大精神力量,是素质教育深入实
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关系的研究是国外毛泽东研究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文革”的起因、社会后果以及否定“文化大革
19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些人竭力主张将《孙子兵法》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的经营当中。对此,本文有不同看法。理由是:整部《孙子兵法》都是围绕“兵者,诡道也”的主题展开的,是一部
本文讨论上海博物馆藏楚简<鲁邦大旱>释读上若干关键的问题,为<鲁邦大旱>全文的解读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1.第2号简"女毋爱圭璧币帛於山川,政型与"后面残缺部分可以补"[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