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特色空间的系统构建与引导策略研究

来源 :城市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ai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特色空间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物质载体,好的特色空间有助于形成并展示城市个性与魅力。经历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往往因具体的特色空间遭到破坏或漠视,导致城市特色逐渐模糊乃至丧失的实例比比皆是。基于城市特色重要性认知的提升,如何保护并进一步彰显城市空间特色已成为当下每个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以镇江市为例,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特色空间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引导策略。其具体技术路径是通过对其城市空间特色本底与潜力的梳理,凝练出空间特色定位,进而提出保护与彰显其特色的空间体系构建设想,并在划定城市特色空间重点区域的基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劳动模范作为中国独有的身份与形象,不间断地出现在银幕上,成为中国电影中的典型形象之一。自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模范形象在银幕中的呈现并不是单质的、统一的,而是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分期特征,这既与不同时期的时代母题和政治要求有关,又关乎创作者的心态。具体来讲,“十七年”时期电影中的劳动模范形象是一种集体奋进意识和“竞赛精神”的典型代表;新时期伊始,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银幕中的
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城区边界及城市功能区进行识别分析,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基于赋值POI数据,结合核密度及统计分析等方法,识别高唐县中心城区边界与城市用地功能,分析城市功能区混合分布特征并对城市空间格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中心城区主要以工业功能区与居住功能区为主,分别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北部和中部,其中居住区主要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服功能区等混合分布;城区中心功能区混合程度高,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由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共同构建,网络拟态环境是拟态环境的时代产物。随着网络拟态环境在高校的广泛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网络拟态环境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大众化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权威,传播内容的碎片化、非主流性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传播参与的自由性、交互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对话概率。通过夯实优化网络拟态环境的“硬实力”、强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