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职语文的个性化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gn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隨着教育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教育格局也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教育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等职业院校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更应当加强改革,尤其是为学生未来的交际与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影响的语文教育,本文基于此提出了关于语文教育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并从学校、教师及学生三方面论述了实施中职语文的个性化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个性化;必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8-0035-01
  1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语文教育强调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从而为培养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就是以语文教学内容为桥梁,以注重学生自身能力、因材施教为主要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关键就是将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将造成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比较晦涩又确实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章,很多学生并不能深刻的理解其内涵及深意,机械化的记忆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阻碍他们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发展的今天,要想真正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深层内涵与社会意义,就要全面加强中职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2加强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2.1提高学校对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的重视
  首先是教学理念上的重视。中职院校应当积极转变办学思想,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着重做好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学校领导要着重强调中职语文对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加强语文学科建设,通过对相关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来规范对语文学科建设的管理,逐渐改变以试卷考试成绩为标准来评价教师教学的唯一方式,应当在教师考核中加入更多的“教学创新”因素,并将其作为语文教师评职、评优、晋升等方面的考核依据,从而促使语文教师能够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改善语文教学,并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遵循个性化教学的原则上,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将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与学生的未来就业进行有机结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次是要重视教学管理。中职学校应当积极推进教学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听课、评课、说课阶段,要努力探索与研究提升语文课程质量更加全面的管理与推进方式,组织教师严格按照相关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任务,并逐渐渗透个性化教学内容,从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有计划的组织教学观摩课、课改专题研讨会等各种教研活动,重点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较好的实现个性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不断完善教学评价系统,真正实现“教学评价”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确定清晰的语文个性化教学路线,抓住个性化教学重点,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及全体教师团结一心的凝聚力,将语文个性化教学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此外,还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尤其是教研组要从思想上与行动上高度重视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可以通过集体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师开展不同程度的个性化教学理论学习,加强教师对个性化教学的理解与认识,交流与讨论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2.2全面提升语文教师个性化教育的素质
  首先,教师应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古板、教条主义的教学思路,应当努力使其教学思路更加新颖,打破传统的套数,设计别出心裁的教学思路。首先,语文教师应当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分依赖于教学参考,应当尽量用自己的个性去解读作品与人物,在组织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努力渗透具有自己个性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具有自我个性的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开拓思维,发挥创造力提供借鉴;其次,把握教学突破口,而个性化教学思路的突破口就是教师怎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然后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从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奠定基础。在实际的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其个性充分发挥出来,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在个性化教学思路的指导下,应当是拘泥于某个方面或者是某种说法的,而应当是在不违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展现每个人的个性,简单来讲,就是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由的发挥其个性,并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其次,在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应当追求不同的教学艺术,语文教学的重点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而应当是教师通过教学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引导与启迪,教育的任务不只是“教”,而应当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中职语文的个性化教学中也应当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将学生带入课文中的美的世界中去,在一种和谐而欢快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将每个学生的个性凸现出来,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
  2.3引导中职学生适应中职个性化教学
  首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究,学生对于探究的题目、方式等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行设定,与其他同学在自愿参与的条件下组成探究小组,教师仅对其探究做适当的引导。我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的教学方式就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典范,魏老师会在征求学生意见的情况下,来让学生自己决定是否学习某一课的内容,我们中职语文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的借鉴这一个性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适应个性化教学。
  其次,应当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这主要强调的是学生能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表达自己真实、自由、具有创新意义的健康思想,是将学生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看法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表达、真实表达。尽量满足学生的表达意愿,不要遏制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尽量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比如,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阅读文章的感受,学生便可以通过诗歌、散文、议论、名言、歌曲等多种形式表达其对所阅读文章的感受,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针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基本上给出的都是相同的答案,如出一辙,没有创新点,而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避免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尤其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式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3结论
  总之,中职语文的个性化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客观要求,也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必要,中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应当首先加强对个性化语文教育的重视,并鼓励教师树立个性化教育意识,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个性化教育方式,最后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不断适应个性化教学,通过这种层层把关的方式,推进中职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发展与成熟。
  参考文献:
  [1]叶龙娣.从个性化教学特点看语文个性化教学理念[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04
  [2]李广燕.“语文个性化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初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2
  [3]陈静.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生成的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11
  [4]徐敏.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中职语文个性化阅读初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3-12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拟将Carisolv(伢典)应用于根管机械化学预备,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及扫描电镜等方法与传统的根管冲洗液3%双氧水+2%氯亚明及2.5%次氯酸钠相比较,研究Carisolv在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感觉到教学理论很迷茫,特别是对新教材的理论教学,而在实践中也很困惑。困惑付出那么多努力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反思,作为一种手段在探索中奋进,深思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敢于怀疑自己,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特别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  教育学反思在我的每个教学细节都有体现,有对教育学内容的反思,有对学生辅导的反思,有对评卷阅卷的反思,有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反思,更有对学生成绩的反思
摘要: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任务:课前汇报,形式多样;简明扼要,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明确任务;自学品读提示,授之以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研析课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相互交流;紧扣课文主题和写作特点,延伸小练笔。积累写作素材,锤炼作文技巧。  关键词:目标任务;师生品读;延伸练笔  中国分类号:G633.33  教学改革历程简要回顾:建国初期,百废
中国分类号:G633.3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面对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促使全体学生获得良好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这是当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课题。从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开始尝试分层教学,探索在学生学习能力显著差异的不同班级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开展分层教学,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设计,“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要有差异,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