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故事
来访者小坚,他开门见山地说他是网瘾少年,沉迷网络快两年了,他很多次都想让自己离开可恶的网络,可无数次都是失败,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希望摆脱网瘾。
小坚是高二的学生,以中考成绩班上第五的水平进入高一。他踌躇满志,信心满满地规划了自己高中三年的美好蓝图。高一他担任班上学习委员,学习之余他还会辅导班上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当时他对网络游戏还一窍不通。在与班上学困生交流时,他发现大部分学习不好的原因都是因为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的吸引力就这么大?好奇心趋使他和几个同学晚自习后偷偷地溜到校外的网吧去玩了一次。他没想到自己的自控力是如此的差,就这么一次,他回到宿舍后辗转反侧,头脑里想的全是游戏的内容,第二天,他禁不住同学的相劝,又一次溜去了网吧。就这样,小坚很快成为让老师家长都头疼不已的“网虫”。成绩急剧下降,精神萎靡。在老师的多次劝说下,他在校学习的几天里还强忍着不去网吧,但周末一回家,就一头扎进了网吧,星期天一整天,父母都看不到他的人影。在学校的日子里,人虽然坐在教室里,但心里想的全是游戏,上课想、走路想、睡觉也想。
咨询印象
从小坚的叙述看,他很长时间都处在煎熬状态:想走出来却发现自己的力量太单薄,想去搞学习却发现头脑里盛满了游戏,无数次地自责后却又鬼使神差地再次走进网络游戏中。他对自己无能为力,所以来求助妙方,助他走出网瘾。
咨询过程
知心姐姐:我能感受到你现在的苦恼与无奈。我看到很多网瘾少年一旦沉迷,就不愿出来,是什么力量让你自责和痛苦呢?
小坚:从很多报道上我都看到网瘾的危害,有些甚至出现精神异常,六亲不认。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我当初的成绩很好,父母都对我的期望值也很高,他们在农村辛苦地劳作,就是想让我有出息。可我现在却变得这样面目全非,我痛恨我自己。
知心姐姐:是啊,你前后的反差一定让父母痛心且失望。我想知道网络游戏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小坚:成就感。
知心姐姐:成就感?能说具体些吗?
小坚:当我战胜对手升级后,我就觉得自己是个英雄,那种兴奋会让我忘记所有的疲惫。我在学校的时候,头脑里想的也是如何去把这个游戏玩好,我做不到不想。
知心姐姐:你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多有英雄情结。就像你自己说的,游戏是虚幻的,你走下网络后,还觉得自己是英雄吗?
小坚:离开网络后,我仿佛耗尽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只剩下一个空壳,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别说英雄,狗熊都不是。
知心姐姐:你应该读过很多伟人的故事,他们曾经也很卑微,他们很多都是战胜自己后成为英雄的。人最难战胜的其实是自己。我很欣赏你有成为英雄的梦想,也很乐意帮助你走出目前的低谷。
小坚:可我觉得我没希望啊。我很多次想改变都无法付诸行动。我根本就控制不了自己的。
知心姐姐:首先我想告诉你,改变一个坏习惯是要时间的,不是几天十几天的事,你要有长期“抗战”的准备。网络游戏现在和你在进行一场拉锯战,你弱它就强,所以你不要惧怕它。其次,心理学上有个“21天改变不良习惯”的规律,在你改变的最初的7天里,你会感觉到痛苦、难受、刻意,这也是对你意志力考验最关键的时候。接下来的7天,你会感觉不自然、不轻松,对旧的坏习惯有点跃跃欲试,但较之前7日,平静一些了。在第三个7日,你会觉得自然、轻松,新的习惯逐渐养成并开始延续。你能做好坚持21天的准备吗?
小坚:我就是怕自己熬不住第一个7天。
知心姐姐:7天或是21天的痛苦,换取将来无数个21天的幸福,你如何取舍呢?
小坚:那好,我去试试。不过我需要你的帮助,如果我忍不住了,我可以跟你联系吗?
知心姐姐:我很愿意一直陪伴你走出来,你随时可以跟我联系。
我建议小坚不要简单地强行戒除,而是采取另外一些活动来代替游戏。他说他喜欢打篮球,那就用打篮球代替,或是通过帮父母干农活来代替。而且可以在父母老师的监督下逐渐戒除网瘾,先小步子缩短上网时间,慢慢做到自己控制上网时间。
咨询后记
每次接到网瘾学生的咨询,我都为他们深深地担忧,为什么会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我想不是孩子意志力薄弱那么简单,其背后有着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失误等很多原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家长、老师能更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需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在规则中给予孩子自由,让他们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找到真实的自我,他们的痛苦应该就会少去很多吧!
编辑/姚晟
来访者小坚,他开门见山地说他是网瘾少年,沉迷网络快两年了,他很多次都想让自己离开可恶的网络,可无数次都是失败,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希望摆脱网瘾。
小坚是高二的学生,以中考成绩班上第五的水平进入高一。他踌躇满志,信心满满地规划了自己高中三年的美好蓝图。高一他担任班上学习委员,学习之余他还会辅导班上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当时他对网络游戏还一窍不通。在与班上学困生交流时,他发现大部分学习不好的原因都是因为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的吸引力就这么大?好奇心趋使他和几个同学晚自习后偷偷地溜到校外的网吧去玩了一次。他没想到自己的自控力是如此的差,就这么一次,他回到宿舍后辗转反侧,头脑里想的全是游戏的内容,第二天,他禁不住同学的相劝,又一次溜去了网吧。就这样,小坚很快成为让老师家长都头疼不已的“网虫”。成绩急剧下降,精神萎靡。在老师的多次劝说下,他在校学习的几天里还强忍着不去网吧,但周末一回家,就一头扎进了网吧,星期天一整天,父母都看不到他的人影。在学校的日子里,人虽然坐在教室里,但心里想的全是游戏,上课想、走路想、睡觉也想。
咨询印象
从小坚的叙述看,他很长时间都处在煎熬状态:想走出来却发现自己的力量太单薄,想去搞学习却发现头脑里盛满了游戏,无数次地自责后却又鬼使神差地再次走进网络游戏中。他对自己无能为力,所以来求助妙方,助他走出网瘾。
咨询过程
知心姐姐:我能感受到你现在的苦恼与无奈。我看到很多网瘾少年一旦沉迷,就不愿出来,是什么力量让你自责和痛苦呢?
小坚:从很多报道上我都看到网瘾的危害,有些甚至出现精神异常,六亲不认。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我当初的成绩很好,父母都对我的期望值也很高,他们在农村辛苦地劳作,就是想让我有出息。可我现在却变得这样面目全非,我痛恨我自己。
知心姐姐:是啊,你前后的反差一定让父母痛心且失望。我想知道网络游戏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小坚:成就感。
知心姐姐:成就感?能说具体些吗?
小坚:当我战胜对手升级后,我就觉得自己是个英雄,那种兴奋会让我忘记所有的疲惫。我在学校的时候,头脑里想的也是如何去把这个游戏玩好,我做不到不想。
知心姐姐:你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多有英雄情结。就像你自己说的,游戏是虚幻的,你走下网络后,还觉得自己是英雄吗?
小坚:离开网络后,我仿佛耗尽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只剩下一个空壳,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别说英雄,狗熊都不是。
知心姐姐:你应该读过很多伟人的故事,他们曾经也很卑微,他们很多都是战胜自己后成为英雄的。人最难战胜的其实是自己。我很欣赏你有成为英雄的梦想,也很乐意帮助你走出目前的低谷。
小坚:可我觉得我没希望啊。我很多次想改变都无法付诸行动。我根本就控制不了自己的。
知心姐姐:首先我想告诉你,改变一个坏习惯是要时间的,不是几天十几天的事,你要有长期“抗战”的准备。网络游戏现在和你在进行一场拉锯战,你弱它就强,所以你不要惧怕它。其次,心理学上有个“21天改变不良习惯”的规律,在你改变的最初的7天里,你会感觉到痛苦、难受、刻意,这也是对你意志力考验最关键的时候。接下来的7天,你会感觉不自然、不轻松,对旧的坏习惯有点跃跃欲试,但较之前7日,平静一些了。在第三个7日,你会觉得自然、轻松,新的习惯逐渐养成并开始延续。你能做好坚持21天的准备吗?
小坚:我就是怕自己熬不住第一个7天。
知心姐姐:7天或是21天的痛苦,换取将来无数个21天的幸福,你如何取舍呢?
小坚:那好,我去试试。不过我需要你的帮助,如果我忍不住了,我可以跟你联系吗?
知心姐姐:我很愿意一直陪伴你走出来,你随时可以跟我联系。
我建议小坚不要简单地强行戒除,而是采取另外一些活动来代替游戏。他说他喜欢打篮球,那就用打篮球代替,或是通过帮父母干农活来代替。而且可以在父母老师的监督下逐渐戒除网瘾,先小步子缩短上网时间,慢慢做到自己控制上网时间。
咨询后记
每次接到网瘾学生的咨询,我都为他们深深地担忧,为什么会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我想不是孩子意志力薄弱那么简单,其背后有着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失误等很多原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家长、老师能更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需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在规则中给予孩子自由,让他们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找到真实的自我,他们的痛苦应该就会少去很多吧!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