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疯子”的精神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kui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商业界,李书福是一种可能性。
  一家国有体制外的民营企业,有没有可能在准垄断行业获得一席之地?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及市场资源的后进者,有没有可能在汽车行业中争出一片天?一种类似混业经营的模式,能否让中国企业走得更快、更远?一位草根出身的商人,有没有可能蜕变成具有现代商业气质的企业家?
  可能性是硬币的两面,五五分波。
  
  怎么会是他?
  
  我第一次听说李书福是10年前,那时还在新华社当记者的我去台州的路桥小商品市场调研,那里是全国仅次于义乌的第二大小商品集散地。当地官员历数企业时说:台州的摩托车装配工厂很多,非常赚钱,其中比较大的一家就是李书福兄弟办的。我去工厂参观了,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工厂就在国道线边,设施简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厂的人见我们去还很紧张,因为不久前刚刚发生过门卫打人的事件。
  过了几年,突然冒出李书福想造汽车的新闻。第一次看到这条新闻,我很吃惊。因为我对江浙一带的知名企业了如指掌,其中最有可能做成汽车的,是万向集团的鲁冠球,他靠万向节起家,20多年来一直在汽配领域中蓄力,最大的梦想就是造汽车。可是,这回却被名不见经传的李书福抢了一个先。李书福造车,没有牌照,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
  我听过李书福的多场演讲,能讲出这么有哲理和煽情的名言,真是为难他了。在一开始,李书福就被媒体渲染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堂吉诃德似的、随时有可能被强大体制吞没的悲情英雄。而李书福本人似乎也十分“配合”这样的形象塑造,他是一个天生的本色演员。有一次,我作为评委参加一个颁奖晚会,电视台直播,轮到获奖人李书福上台了,他走路的动作明显放慢,好像是电影里的慢动作,主持人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一脸茫然地说:是他们(导演)让我走得慢一点的。一言即出,满场莞尔。
  可是,李书福并没有真的变成一个只会演戏的“喜剧演员”。在他不断做秀的同时,吉利集团却以无比扎实而坚定的步伐在汽车行业迅猛成长。在过去的5年里,它一直引领着中国轿车产业成长的方向。如今回视,无论是耸动的价格战,与跨国公司的车型专利官司,还是对自主创新的追求,都似乎符合一个追赶型企业的发展逻辑。这是一个远远还无法用成功来定义的企业,但是,它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获得的战绩却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李书福不是那种用商学院里的教科书可以定义的企业家,所以,有人送给他一个雅号:“汽车疯子”。
  
  为何只有他?
  
  “疯子”首先是一种精神。李书福做汽车,从人才、资本、技术、品牌到政府支持,无一亮点,但他就是铁了心要造车,而且高调前行,只求一败。在任何一个行业里,出现这种疯子般的企业家,都是让人胆战心惊的。因为,他可以被“击毙”,但却不会被“击垮”。商战如战场,很多时刻的成败均在咬牙一瞬间。李书福能够杀出一条血路,跟他的那种疯子精神大有关系。
  “疯子”更是一种专注。李书福要造车的前后,单是浙江和江苏两省就至少有8家以上的民营企业都纷纷提出了造车战略,媒体还起了新名词,曰“民企造车运动”。数年下来,硕果仅存的就是吉利一枝。这未必是说其他企业家不如李书福,而是因为那些企业造车,都给自己留了后路原来的产业不放弃,把造车变成一个“大诱饵”,希望以此钓得政府的支持、银行的青睐。只有李书福最疯,最傻,一说造车,就不干别的,心无旁鸳,把身家性命都赌了上去。
  制度经济学的大师科斯说过:“我尝试着从工厂和办公室,而不是从经济学家们的著作里找寻企业存在的理由。”这段话用在李书福和吉利集团身上很适用。
  
  (本文作者系财经作家、蓝狮子图书出版人)
  责任编辑:杨 光
其他文献
“专家在线”栏目在新年伊始.感谢您长久以来的关注和参与!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您的管理困惑越来越少。
期刊
水文测站是水文测验和搜集相关情报预报信息的主要基地。而西藏地区的水文事业一直倍受我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近年来为了实现水文事业的发展,西藏水文测站在许多方面都作出了
被誉为仅次于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曾讲过一个自己经历的故事:Wchlow山脉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没有路标,容易迷路。一次,我停下来向一个当地人问路。当地
自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以来,这边厢大公司裁员声浪此起彼伏,那边厢“人才抄底”不绝于耳。据公开报道,不少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已经或正在实施“人才抄底”计划。  去年12月,上海市政府组织多家金融机构分赴伦敦、芝加哥、纽约三地“招揽”金融人才。据称,共有2000多名海外金融人才递交简历,现场面谈4000多人次,840人已初步达成意向。今年2月,广东省副省长表示:要利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国外大量高
时下,私募股权基金在全球风行,尤以亚洲为最。今年6月6日—8日,天津市政府、全国工商联和美国企业成长协会共同主办了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在这次规模空前的融资盛宴上,最引人瞩目的一个字眼就是“私募”。有来自美、欧、日的70余家总体规模在300亿至50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加了此次盛会。“私募”之风已登陆中国,来势汹涌。“私募”何以风行?  “私募”之风刮到中国绝非偶然。事实上,私募股权基金已
智利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南部地区发达的葡萄种植业更是让这个南美国家成为世界第9大葡萄酒生产国,但这次8.8级大地震还是让智利的葡萄酒产业损失惨重。据初步统计,智利全国
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加入WTO近8年,巨量葡萄酒产品涌入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当年的这首经典老
作为部门主管,该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形象“入场”呢?    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女孩子往往曾穿着母亲的高跟鞋、连衣裙做招摇状;男孩子则叼着父亲的香烟,皱着眉头做思考状。是的,我们从小就开始模仿,模仿那些在我们看来更为成熟和更有权威的装扮。  其实成人也如此。当升任为主管时,多数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成熟、威严的姿态。  然而,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形象顾问和身体语言专家朱迪詹姆斯却曾经表示:年纪
我们的品牌怎么了?  中国的品牌企业海尔、联想、长虹、TCL等等,这些曾经在1990年代无限风光的公司,到2000年代似乎都在危机中前行:海尔坦陈自己的利润薄得像刀片;而在海尔身边,则是联想在今年春天把占有率曾做得相当高的手机业务卖掉;TCL在欧洲,更几乎是一败涂地……  传说中能够克服价格战的法宝——品牌,到底怎么运用?  也许所有的人应该向这样一个老人寻找智慧。36年前,他和他的搭档写了一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