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经皮钢板结合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骨折病人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来源 :临床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骨折病人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6年10月 ~2019年10月胫腓骨骨折病人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LISS钢板结合MIPPO治疗,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应激指标、关节功能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较第1天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术后第1天血清PGE2、Cor和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2.61%和63.0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04%和30.43%(P<0.05).结论 LISS钢板结合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明显微创优势,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病人的临床特征,分析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疗效.方法 2018年6月~2021年7月本中心就诊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病人27例,行单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24例.有17例病人术前存在二尖瓣中度以上反流,其中2例同期完成二尖瓣成形,1例同期完成二尖瓣置换,总结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分析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近期效果.结果 术后14例病人恢复至无或轻度反流.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由术前(65.9±47.5)mmHg下降至术后(13.8±10.2)mmHg,室间隔厚度由(22.2±7.3)mm下降至术后(
目的 探讨采用精准定位下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室出血病人8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内镜组和引流组,内镜组41例,采用精准定位下神经内镜微创术,引流组41例,采用传统脑室外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48小时后血肿清除率、并发症、死亡情况、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与引流组对比,内镜组术后48小时后血肿清除率更高[(91.24±4.94)%vs(81.21±4.73)%],引流管留置时间[(3.54±0.93)天vs(4.27±1.
目的 探讨甘氨酸甲基转移酶(glycine N-methyltransferase,GNMT)在肺癌及癌旁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肺癌病人的癌及癌旁组织140对,使用RT-qPCR以及Western-blot法检测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GNMT 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分析GNMT表达水平与病人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远期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 在癌旁组织中GNMT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癌组织(P0.05),与肿块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负相关性(P<0.05
目的 对比肺叶切除术和亚肺叶切除术对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肺功能以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早期(T1aN0)NSCLC病人16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68例,接受亚肺叶切除术,B组96例,接受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术后3年累计复发率.结果 A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管引流时间、术后前3天胸管总引流量分别为(140.83±32.17)分钟、(78.45±25
目的 探讨急性中、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病人血清外泌体中泛素碳末端水解酶L1(UCH-L1)及神经丝蛋白轻链多肽(NF-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2017年1月 ~2020年8月就诊的中、重度TBI病人94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受伤后2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抽取外周血约5 ml,提取外泌体,用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外泌体中UCH-L1及NF-L浓度.结果 观察组病人外周血外泌体中UCH-L1蛋白浓度于伤后12小时达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