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提质”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y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如何通过“减负、增效、提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提质”的具体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减负 增效 提质 实践与探索
  
  “应试教育”中的课堂教学特点是:不讲究教学效率,只靠延长学时和加大作业量;不讲究能力培养,只靠机械重复和无效劳动的习题堆砌;不讲究教学艺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只靠照本宣科、满堂灌、填鸭式、生塞硬给;不讲教学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搞一个标准、一律要求,全面应付考试。其后果是:学生厌学,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扼杀。由于受“应试教育”惯性的影响,以上现象在新“课改”实施多年的今天仍然存在。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通过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课题。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提质”的做法。
  1.遵循“一个宗旨”
  教师应遵循“低耗时、轻负担、高效率”的宗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中学教学法”,就是遵循上述宗旨而设计的。它是采用教师给出“学案”(一张印有课堂教学内容,应掌握的知识点,多层次练习题等内容的8K的纸),学生对照“学案”自学并逐层完成练习题,教师在关键处作出启发式的讲解、引导和小结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一堂课下来,教师的讲解往往不超过20分钟,学生通过自学、探究,不但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而且连作业也在课堂上边学边做了。因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中学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低耗时、轻负担、高效率”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借鉴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
  2.注重“两个提高”
  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即将课堂教学内容艺术性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爱听、爱看、爱学,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妙趣横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训练心智技能的教学活动,注重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努力营造出“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乐中达到“会学”“、善学”的境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即以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走科研型教育教学的道路,努力使课堂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盲目提高教学要求,不出超纲题、偏题、怪题和难题,注重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逐步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三个指导”
  做好问题思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写的指导,强调学生用知识意识的指导。教师应无论是上课回答问题或练习,还是课后作业,或是预习课本或课堂阅读课本,都要做好学生的思维指导。从学生思维的最佳点入手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要善于变式思考;要比较归纳,将数学知识系统化。
  在教学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指导熟练掌握数学常用书写格式,指导他们会作图。作图包括根据条件作图,解题时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注意数行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
  强调学生用知识意识的指导。所谓数学应用就是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时,会想到用数学方法解决它。如何指导及培养呢?一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量,记住一些常用数量。二要注意用实际问题引发新知识,并及时用新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三要告诉学生,数学图形是思考的工具。数行结合,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和直观思维能力。四要安排一定的室内外数学实习,让学生去讨论实际的数学问题。五要收集一些报刊或书籍关于数学的“用武之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六要鼓励学生发现和修改课本或学习资料中不合实际的问题。
  4.实施“四个优化”
  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教学程序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优化教学手段(包括投影、录像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保证“四个优化”的落实,可开展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的教师“说课”活动,通过让教师说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引导方法和板书设计等,促进其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还可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活动,把备课从原来的“个人行为”变为分工合作的“集体行为”。利用集体的智慧来弥补个人智慧的局限性,从而达到实施“四个优化”的目的。
  5.实现“五个转变”
  变教师单纯讲,学生专心听为师生共同探究;变“一个标准”“一个层次”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变照本宣科、“填鸭式”为以启发式为主的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变“满堂灌”、“书山题海”为精讲精练;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着眼于学生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只有真正实现了“五个转变”,才算是步入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6.坚持“六项原则”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揭示问题和亲自实践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总之,要提高数学讲授课的实效,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教师就必须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增强效率意识,把课堂教学高效率作为衡量实施素质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尺度,并以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研究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突破口,采取切实措施,减轻过重负担,加快课堂教学由时间(经验)型向效益(科研)型转变。
其他文献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英语课程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受到学习能力、兴趣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参差不齐,为更好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高校应该
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尤其是在课堂上,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能力。  1.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
老鹳草是我国常用中药材,始见于明代兰茂的《滇南本草》,后清代赵学敏收录到《本草纲目拾遗》中,性辛、苦、平,归肝、肾、脾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强筋骨、止泄痢疾等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老鹳草主要含黄酮类、鞣质类、挥发油类和有机酸类四大类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病毒、抗氧化、止泻痢、抗炎镇痛、降血糖、保肝护肾等,经研究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成分,现代临床用于治疗肝脏疾病、抗病毒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在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是一种隶属于黄杆菌科、无运动性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可引起鸭、火鸡和其它多种鸟类的败血性感染。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摘 要: 针对初中数学中考及各类竞赛,本文作者提出了在多年教学中积累下来的有关整式的因式分解的各种教学经验,并以例子讲解的方式供读者参考,读者可以从这些例子中得到很大启发。  关键词: 因式分解 十字相乘法 多项式 因式定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大量的使用及滥用,导致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给人类及动物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缓解甚至消除耐药菌的出现刻不容缓。拼合抗菌药物是指将两种药物或它们的衍生物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杂合体,由于其为多靶点化合物,可扩大药物的抗菌谱、增强对耐药菌的有效性及降低耐药性出现的几率,近期已成为新型抗菌药物研发的热点。本论文在前期合成研究及体外抗菌活性研究基础上,评价了截短侧耳素-磺胺类新型拼合化合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