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设问”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用一个部分的篇幅,阐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十八大,更是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
  建设文化强国,企业责无旁贷,理应走在前面。但综观企业文化建设形势,有可喜的一面,但也有需要探寻的问题。笔者联系实际,提出四个“设问”,以期引起大家重视。
  “文化搭台”对不对?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口号在许多地方几乎喊得震天响。它也影响到我国企业界。在相当一些企业,说到文化,其主要管理者,也把文化放到“搭台”“帮手”的位置。企业生产来了什么急难险重任务,抑或是有了什么中心工作,于是我们常听有领导这样吩咐:企业文化要做好配合工作。
  配合,当然不是主体,也就是近似于配角。这与那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如出一辙。对于这个耳熟能详的口号,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做法,我们应该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它对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
  我们知道,当今时代,文化已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文化就是抓未来,抓文化就是抓民生。人有“筋”“骨”“皮”,但更离不开“精”“气”“神”,这精、气、神为人的“三宝”。作为人的集合体的企业同样如此。
  大量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灵魂的导向作用、员工精神的激励作用、团队建设的凝聚作用、企业行为的规范作用、企业形象的塑造作用、企业经济的推动作用。美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说过,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具有如此重要作用的企业文化,咋就成了“搭台”的配角、帮手?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心、手、脸,在自然人身上,这三个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企业这一社会公民,心、手、脸的作用同样是不言而喻的。比如这“心”,也就是理念识别系统,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恰如众人所说,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财路。这些年流传于企业界的“太阳”落山了,“爱多”失恋了,“冠生园”圆寂了,“三鹿”露馅了,都是反面教材。
  因此,我们不仅要纠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错误口号,而且重要的是纠正这方面的认识误区。
  “速食快餐”成不成?
  在我国企业界,有那么一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至今还依然是在奉行短期行为,推崇“速食快餐”,企求立竿见影。
  我们知道,文化是软科学,它能够影响经济,但它不等同于经济,不可能像经营生产那样精确地计算出成本和利润;文化能够孕育和谐的企业氛围,但它不是灵丹妙药,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文化建设不会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应当“文火慢炖”。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上坚持循序渐进、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一方面,积极构建CI文化体系。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下力抓好各项子文化建设。比如被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的中山供电局,将文化建设与机关部门职能相联相融,抓紧抓好八项子文化,取得了很好效果。再一方面,要始终不渝地抓企业文化的深植扎根、落地生根。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而这些则是久久为功的,不可能立竿见影。
  烹调中,速食快餐,其加工都不可能过于精细;饮食中,速食快餐,对消化吸收也没有好处。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速食快餐”,对企业长远发展也绝无益处,因此要千方百计加以避免。
  “花拳绣腿”行不行?
  近些年来,当我问到一些企业领导,他们的企业文化如何,他们很爽快地回答:有啊,我們有演唱队、秧歌队、艺术节、书画展、运动会,可活跃了。在这些企业,谈到企业文化建设,至今依然是“写”出来的,“说”出来的,“唱”出来的,“跳”出来的,“画”出来的。更有甚者,大搞形式主义,热衷装潢门面、简单包装。这是典型的“花拳绣腿”。
  那么,这种“花拳绣腿”行不行呢?
  毫无疑问地说,“花拳绣腿”如同天桥把式一样,中看不中用。
  企业文化建设,必要形式不可无,形式主义不可有。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心”“手”“脸”,其建设工作是有着丰富内涵、深刻思想理念的,绝非是依靠一些简单形式即可成功。拿理念也即企业之“心”而言,要使它深扎员工心中,为员工所认知、认同、认行,那是要花费很大功夫的。即便是行为规范,要使其得到切实遵循,也绝非印在了书中、写在了墙上、贴在了办公室里,甚至整天喊在嘴上,经常演在节目里,就能大功告成。文化的本质是习惯。良好的文化造就良好的习惯,不良文化养成不良习惯;而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是要经历漫长过程、乃至痛苦经历,特别是良好习惯。青岛港录用8 000名农民合同工。这些人在青岛港文化熏陶下,养成极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上下班以至港区移动行走,在偌大港区,无论有无领导在场,只要三人行,必成列,而且身上挎包,清一色的左肩右挎,连骑自行车,也都排好队。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回答:习惯了。就是上街,工友们也绝不散散漫漫。使这些农民工扭转懒散习惯而如此有序,青岛港是花费了极大功夫的。可以想见,花拳绣腿绝无此种效果。
  “母子趋同”好不好?
  现实生活中,子随母像、子像母容,比比皆是。这种“母子趋同”现象实属正常。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这种“母子趋同”好不好呢?
  这里所说的“母子”,是指集团与所属公司之间形成的“母子”关系,也就是集团文化与公司文化之间的关系;而所说的趋同,也就是集团文化与公司文化的趋同。这在目前我国企业界可说是没有解决好的、而又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
  因为不言而喻,在相当多的“母亲”那里,一味强调保持一致、保持统一,甚至用红头文件加以强行规定。
  这样做,符合企业文化真谛吗,符合企业文化建设规律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人就是文化,人世间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人创造的、丰富的、传承的,没有人,任何一种文化都既不可能诞生,也不可能延续;而企业又是人,没有人不可能有企业。企业是人,人是文化。人分地域、分种族、分群体……不同地域、种族、群体的人,其文化元素、基因必定有所不同。作为公司之“母”的集团,其所属企业,也就是“子”有很多,甚至分布在祖国各地,深受地域文化影响,而且承担任务、使命宗旨也有很大区别,其文化怎么能够完全一样,怎么能够“统一”、怎么能够一样面孔、一个模样?特别是在我国,很多集团是先有“儿子”,后有“母亲”,甚至“儿子”有百年寿龄,“母亲”只有几岁、十几岁,这如果用“母亲”文化强行统一“儿子”文化,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学界已经逐步形成统一认识:“母子”文化,即集团与公司文化,正确的处理方针应该是:有统有分、统分结合;企业文化建设越往上,宜粗不宜细;越往下,宜细不宜粗。集团文化建设在于“五布”:第一,布局,制订规划;第二,布魂,确立核心理念;第三,布道,传授知识;第四,布法,导入方法;第五,布点,典型引路。下属公司则应遵循八字方针,即共性要体现,个性要突出。
  (作者为研究员、中宣部政研所研究部原主任、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特邀专家、北京市委讲师团特邀报告人、国家电网公司高培中心客座教授)
  (责任编辑:胡 正)
其他文献
建立人才培养选拔的长效机制,真心实意关心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古代有个国君,愿意出高价买一匹千里马,但买了三年没能买到。这桩事成了国君最大的心病。有个太监对国君说:“请允许我去寻访千里马,为陛下解忧。”国君十分高兴,让他带了一千两黄金立即上路。这位太监走遍全国,到处寻访,用了整整三个月时间才打听到某地有一匹千里马。他立即赶到那儿,不巧,这匹千里马已经老死了。怎么办呢?太监经过再三考虑,决定花五百两金子
期刊
那是个夏日的傍晚,我从杭州坐轮船去苏州,走的是运河。那是个阴天,没有斜阳温柔漫照,没有晚霞灿烂挥洒,也没有皎月冉冉东升。
摘要:国外正掀起“员工是第二个上帝”的风潮时,中国酒店还是简单通过硬制度来控制员工,忽视了酒店与员工之间看不见的隐秘关系,既心理契约关系。由于心理契约是具有动态性和过程性,构建良好心理契约不是酒店某一个管理阶段的事,而是人力资源管理每时每刻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契约;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6-009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3例分别采用MIPPO技术结合LPHP(A组,28例)和传统切开复位内
怎样才能健康长寿呢?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常常吃鱼。君不信?有事实为证。世界上吃鱼最多的是爱斯基摩人,他们是世界上最健康的人,其心脏病、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患病率很低,几乎没有人患糖尿病。日本是世界最著名的长寿之国,在众多长寿的因素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日本人普遍喜欢吃鱼。  逢年过节在宴席上,人们只吃鱼身而不吃鱼头和鱼尾,以图个“余头余尾”的好兆头,其实这样做极其错误。因为鱼头
期刊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它是促进个人成长成才、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文化、教育、制度等多方面入手,调动国家、社会、个人的合力才能够完成。本文主要是对工匠精神的涵义、缺失的原因、工匠精神对工会思想教育的意义、影响工会履行工匠精神的因素及如何培养职工的工匠精神进行分
摘要:随着煤矿行业的不断发展,给矿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根据新常态下陕西彬长大佛寺矿业发展要求,结合企业人才培养实际情况分析技术手段和人才技术水平,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构建新生力量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青年;成才;煤矿;企业  一、加强培养青年人才成长的必要性  加强青年职工培养是推进煤矿企业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矿业开采领域的不断扩充,从常规开采到非常规开发
分层教育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
活动目标:锻炼宝宝的自理能力和想象能力.rn活动准备:外套、围巾、帽子等衣物若干套.rn活动过程rn1.每人各准备相同的衣服一套(可以包括外套、围巾、帽子、手套等).rn2.参加
期刊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化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职工的劳动手段越来越进步,生产任务也日益繁重,对劳动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形势下,作为依法维护职工权益的各级工会组织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做好劳动保护工作。  一、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多年来,广大企业始终将劳动保护作为工会的主要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