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讲评课构建“互动生成”课堂初探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ailz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互动生成”试卷讲评课,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笔者通过观摩、实践,对构建“互动生成”试卷讲评课堂做了一番探究。
  1.教师示范
  教师先选几道典型错误试题作讲评,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一下试题考查哪些知识点;介绍普遍存在的错误类型;然后讲解正确的解法、过程及答案;为及时了解讲评的效果,检测课堂的有效生成,教师可举一反三,将试题进行适当的变式训练,变形重组;最后引导学生小结解题启示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例1.细菌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链中一个氨基酸替换成了另一个氨基酸。该突变发生在基因的( )
  A. 外显子 B. 编码区
  C. 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D. 非编码区
  师:本题考查了原核生物基因与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的异同。较多同学根据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链中一个氨基酸的替换,判断突变部位发生在外显子上,对吗?
  生:不对,原核基因没有外显子。
  师:很好,较多同学错误地判断突变部位发生在外显子上,这就属于知识性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基因分为非编码区和编码区,且编码区是连续的,没有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如题干中生物不是细菌,而是一种真核生物呢?
  生:真核生物基因区别于原核生物,其显著特点为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分成外显子和内含子,则该突变部位应发生在基因的外显子中。
  师:很好!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变式训练:植物学家在培育抗虫棉时,对目的基因作了适当的修饰,使得目的基因在棉花植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表达,以防止害虫侵害,这种对目的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 )
  A. 内含子 B. 外显子 C. 编码子 D. 非编码区
  生:要判断基因结构中所发生的部位,首先要看清考查的对象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然后再作具体的分析对照。变式训练中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时,目的基因是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苏云金芽孢杆菌属于原核生物,Bt毒蛋白基因属于原核基因,故首先就应排除A、B选项,而非编码区含有基因表达的调控序列,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请学生将其余的错题自己先纠错改正。但纠错时不仅仅是修改一下答案,也要像教师讲解的那样,要具体分析考查了哪些考点,要查找自己错误的原因,要用正确的解法再解一遍,并进行变式自问,如这类知识点还可以怎样考、怎样问,和自己曾做过的哪道题很相似,自己获得了哪些解题启示等。学生纠错时,教师应边巡视边指导答疑,尤其对后进生应给予格外关注和鼓励。如批改的试卷在课前已发给学生,课堂上这一步可缩短时间完成。
  2.互动生成
  例2.果蝇为XY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共有4对染色体。如果进行果蝇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几条染色体的DNA?
  A. 4 B. 5 C. 6 D. 8
  生:本试题考查了单倍体基因组与染色体组的异同以及基因组计划的相关内容。自己刚开始选择时,误以为基因组测序时,只需要检测一个染色体组的几条染色体DNA序列即可,同源的两条染色体只需检测一条染色体上的DNA,而未考虑到X、Y性染色体上DNA序列的不同,错误地选了A项。果蝇单倍体基因组应由5条双链DNA分子组成,包括3条常染色体DNA分子和X、Y性染色体上DNA分子组成,正确答案为B项。
  师:很好!你现在已能指出本题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于单倍体基因组与染色体组异同的比较。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生:如“人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人体细胞内( )条染色体;再如进行水稻(2n=24)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 几条染色体?
  师:同学们一起讨论讨论看。
  生:24 和12。
  师:由此,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生:遇到“进行生物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几条染色体”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判断该生物是否涉及性别决定,像水稻为雌雄同株,不涉及生物的性别决定,只需要测一个染色体组的DNA序列即可;如涉及雌雄异体的生物,则要考虑性别决定,要考虑到性染色体上DNA序列的不同,两条不同性染色体上DNA序列要分别检测等。
  一位同学讲解完一道题目后,教师接着喊另外一位同学,同样还是这样的操作,由学生来点题,所不同的是他所点的题目原则上是不可以和前面同学讲过的题目重复。
  “互动生成”讲评课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且遵循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进步发展的新课改理念,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教师课堂提问学生时,如在做一个有心人,按照由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这个顺序来提问,学生所选的讲评题目基本上也就在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在递进,充分体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了学习信心。
其他文献
警报素(alarmins)是一类内源性介质,当机体受到危险信号刺激时,能被迅速释放到细胞外,趋化并激活抗原提呈细胞(APC)(尤其是树突状细胞),进而激发并促进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目前,关于警报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伤后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败血症的治疗以及免疫性疾病.因而了解警报素家族成员及其在创伤和疾病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很有意义。
“花匠选择花园,因为能看到盛开的鲜花;农民选择土地,因为可以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而我选择了一群群孩子,因为我希望收获来自他们心灵的馈赠——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这是嵇莉
期刊
目的:探讨我国男性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与肾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基于“开滦男性动态队列”,于2006年5月至2015年12月,纳入104 274名开滦集团全体在职及离退休男性职工为研
目的:分析中国2010和2017年城乡可避免死亡率的差异和构成。方法: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测算的2010和2017年全国死亡率为参考,并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卫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