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之花,美丽绽放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风,乃一个家族的兴衰之根,一个家庭的荣辱之本。“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这家规便是能够影响一个家庭所有成员在社会活动中行为表现的家风了。家风是一把尺,能丈量出一个家庭的文明程度,家风是一面镜子,能折射出一个家庭的素质涵养。
   作为千万家庭中的一员,我家也有着自己的家规家风,它是几代人的生活积累,更是每代人的做人准则,既是对前辈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对后辈为人处世的指引。我家的家风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十六个字:勤俭持家,诚实本分,与人为善,和睦共处。
   我家是地道的农民家庭,全家都靠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维持着生计。父亲是村里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每月仅有几十块钱的工资补贴,白天要去上班,只有早晨和傍晚能挤出些时间去做农活,经常是起早摸黑,生活条件很是艰苦,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要养活。所以,父母总是省吃俭用来维持着家里拮据的经济现状。因为母亲的精心打理,日子也算过得井井有条,像其他农家一样,虽然不富裕,但父母总是能把小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我们几个孩子的童年自然也是简单而快乐的。
   因为父亲是一名老师,所以他总是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我们几个孩子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父亲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会写写画画的人,所以村民们家里有什么要写要看的,总是会找到家里来,而父亲不管多忙多累,总是会抽出时间来热心的帮助村里人。父亲总是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帮到别人的一定要尽力而为,不要让别人觉得为难。”小时候的我们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如果有人来要帮忙,一定要尽力帮到别人。
   母亲在村里算得上是一个贤惠的家庭主妇了,家里每天都收拾得干净整洁。母亲常说:“一个家必须看起来让人觉得舒服,才充满希望。”母亲是个能干的女人,虽然身体不太好,可是地里、家里的活她都会干,有时还要上山砍柴,每天忙得团团转,可母亲从不抱怨,一如既往的为这个家操劳着。母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份劳动,一份收获,积少成多,好日子就是这样慢慢累积出来的。
   我就是成長在这样的一个普通农家中,说它普通,是因为它跟其他千千万万家庭一样,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劳作着。但同时这也是一个不普通的农家,因为有了父辈们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这个家便有了自己的精神,属于自己的家风。
   家风是社风的一部分,社风是家风的集中体现。只有传承了优良的家风,才能净化社风,进而使社会和谐安定,充满正能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风既影响着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代人,同时也影响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安定团结。
   (指导教师 王德昌)
  
   【教师评语】
   小作者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入手,用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把自己经历的父母的言传身教讲给大家听,并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深化为家风家训,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始终牢记父母的教导,使自己终身受益。
  
   【编辑评语】
   本文以小见大,通过生活琐事写出了自己家的家风以及家风对自己产生的深远影响,还有家风的重要性。正如文中所说“家风是一把尺,能丈量出一个家庭的文明程度,家风是一面镜子,能折射出一个家庭的素质涵养。”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使德育受到高度重视,而语文作为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是渗透德育的科学途径。小学教学阶段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性格、获取知识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教师在合适的时机、利用合适的内容,保证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以期为优化小学生品德、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出一份力。  
摘 要: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法,主要就伊恩·麦克尤恩的“恐怖伊恩”时期的作品《水泥花园》探究父权社会、母权社会的发展演变,试图寻找一种理想的社会架构,希望我们可以不断削弱性别歧视,最终实现男女平等,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水泥花园》 父权 伊恩·麦克尤恩 性别歧视  自1975年发表处女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以来,麦克尤恩不断突破自我。而在创作的初期,麦克尤恩有一个“恐怖伊恩”的绰号,这并非
摘 要:对于《采薇》的主旨,近代著作和高中语文教参中都认为是“戍卒还归说”;而清代以前的许多著作则认为是“遣役说”,本文对《采薇》的主旨进行了探讨,认为“遣役说”更为可信。而当前语文教学中对《采薇》的理解单一片面,未能对典籍文献深入考究,笔者对此现象深感担忧,撰此文希望引起语文教学研究者的重视。  关键词:《采薇》 戍役还归说 遣役说 正义探究  《采薇》作为《诗经·小雅》中的名篇,为历代学者所研
【考点透视】   文学常识是语文中考必考内容之一。新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考题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解答文学常识类考题,要以课本为依托,做相应的知识积累,必要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新课标与教材对文学常识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教材所涉及的
【摘要】足球是一项世界性运动,也是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在丰富体育教学活动以及满足学生体育发展要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只有抓好小学足球教学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技巧掌握水平,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球感,强化学生信心,确保足球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小学;足球教学;协调性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019-02  Co
【小试牛刀】  江南可采莲  费振钟      忽然想起一句不平常的话,优美是不可拒绝的沉溺。   对那些在江南走过的人来说,太容易遭遇优美了。例如在六月,我指的是农历六月,江南采莲的六月,这个日子里,到处都流动着一种令人心旌摇荡的优美,请问谁可以躲避,谁可以拒绝?既然不能躲避不能拒绝,那么,就只有沉溺。是的,优美在江南采莲的六月确实是不可拒绝的沉溺。   江南可采莲,莲叶
摘 要:孙犁20世纪40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妇女解放运动的背景下产生,其建构的过程和意义都显示了强烈的革命意识形态。孙犁以“落后”“先进”的革命话语将女性纳入到宏大历史叙事中,并标明其形象的塑造重在指向革命而非人性、人情。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动作家不断调整、重构女性形象,以女性建构民族国家叙事,表现出孙犁追随革命的姿态。女性审美与革命话语间的冲突致使作家的艺术构成逐渐与主流文学产生裂隙,注定了孙犁被
【摘要】幼儿只有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才能称之为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由于小班幼儿有着年龄小、可塑性强等特点,所以帮助幼儿掌握学习方法,对提升幼儿自主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育中就要结合小班幼儿特点,将幼儿带入自主阅读实践中去,以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主阅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095-02  Prac
摘 要:《米尼》是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型之作。在这部长篇小说中,王安忆以主人公米尼、阿康为代表,叙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处于转折时期的上海一群都市男女青年的沉沦史。《米尼》无疑是一个彻底的悲剧,在这悲剧背后响彻着的是一曲交织着欲望与宿命的人性挽歌。  关键词:《米尼》 欲望 宿命 人性  在王安忆的写作历程中,《米尼》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论及《米尼》,王安忆在《谈话录——我的文学人生》中这样表述道:
我在人行道上慢慢走着,突然,一个女声叫停了我:“小帅哥,等一下。”  我停了下来,有些害羞,脸有些发热。我随手摸了一下鼻子,脑里出现了一个问号。我想,我又不认识她,她叫我干嘛。我看了看她,头发卷而金黄,脸上有不少斑雀,个子不高,有些微胖。  “小帅哥,读初几了?”一口奇怪的普通话。  问我这干嘛?我心里更奇怪更不安了。  “初三。”我小声撒了个谎,显得十分没有底气。老师说过多次,不要把自己的真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