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认知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建构主义理论的日渐流行与传播,为我们教师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最佳外部环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会使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发生重要的变化。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课程使现代英语课堂成为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同时使得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加强,德育和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99-01
所谓信息技术,是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它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用于演示的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不仅仅是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综合,更重要的是所表达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只是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如何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关系,使整个教学系统协调一致,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在教学中我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实例分析
下面以高一英语第十七单元的Alone in Antarctica阅读(Reading)课为例,阐述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1.教学重、难点分析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词汇,深刻理解课文,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2.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已掌握了word和windowsXP的基本操作,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计算机搜索写作素材并进行英语阅读。
3.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阅读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速读、略读和查读,并加强学生的语篇意识,使其能通过上下文推测了解信息。在教学中我坚持“任务领先”,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采用了“三主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法、情景教学法、听说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课堂密度;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质疑、释疑,并通过资料查询、网上讨论、电子举手等形式寻求帮助,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人机交互和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学生能根据个人不同的需要,选择和补充必要的信息和练习,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4.教学媒体设计
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整节课贯穿使用自己设计的网络课件,教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5.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课件采用网页形式,每页面均有前进、后退、主页、返回、帮助等各种导航手段,在主页上把各个部分用图片都呈现,并给各个图片设定超级链接以便进入各个相关部分。 课件分为以下几部分:
1)Warming up
Q: Can you tell me what animals there are in a zoo?
师生自由交谈,通过谈论各种动物,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谈论动物向谈论南极洲自然过度。
2)Reading
布置学习任务:
T:After studying, I hope you can write an article to introduce Antarctica and your feeling about the writer in text.
T: After watching DVD, you should finish exercise on page 25.
课文VCD的播放既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又有助于他们积极地理解课文。学生通过讨论寻找问题答案,有助于他们培养学习合作精神。
3)典型题训练
【课件演示】边布置学习任务,边引导学生如何进入网页和利用网页学习课文。
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学习。教师通过网络系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利用电子举手等形式反馈给教师,以获取帮助。
网页课件中包含有“学习目标、方法”、“词汇学习”、 “课文VCD”、“课文理解检测”、“课文整体检测”、“词汇检测”、和“课堂学习”等资源,这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网上资源。
4)讨论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既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并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再与课件中的小结进行对比,最后懂得要学习作者的顽强意志和伟大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家庭作业
课后作业的布置鼓励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7)试题库利用(Lanstar考试系统,设计并制作试题库并反馈)
将学生练习册的题目制成试题,通过网络统计学生答题情况并及时把统计信息反馈给学生,对错题做适当的解释。
8)E?鄄mail
给出教师的邮箱,学生有任何问题可发邮件给教师,教师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师生交流。
二、结语
英语学科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是培养素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把信息技术同英语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它无疑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因此,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它也必然会促使我国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99-01
所谓信息技术,是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它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用于演示的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不仅仅是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综合,更重要的是所表达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只是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如何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关系,使整个教学系统协调一致,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在教学中我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实例分析
下面以高一英语第十七单元的Alone in Antarctica阅读(Reading)课为例,阐述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1.教学重、难点分析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词汇,深刻理解课文,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2.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已掌握了word和windowsXP的基本操作,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计算机搜索写作素材并进行英语阅读。
3.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阅读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速读、略读和查读,并加强学生的语篇意识,使其能通过上下文推测了解信息。在教学中我坚持“任务领先”,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采用了“三主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法、情景教学法、听说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课堂密度;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质疑、释疑,并通过资料查询、网上讨论、电子举手等形式寻求帮助,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人机交互和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学生能根据个人不同的需要,选择和补充必要的信息和练习,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4.教学媒体设计
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整节课贯穿使用自己设计的网络课件,教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5.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课件采用网页形式,每页面均有前进、后退、主页、返回、帮助等各种导航手段,在主页上把各个部分用图片都呈现,并给各个图片设定超级链接以便进入各个相关部分。 课件分为以下几部分:
1)Warming up
Q: Can you tell me what animals there are in a zoo?
师生自由交谈,通过谈论各种动物,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谈论动物向谈论南极洲自然过度。
2)Reading
布置学习任务:
T:After studying, I hope you can write an article to introduce Antarctica and your feeling about the writer in text.
T: After watching DVD, you should finish exercise on page 25.
课文VCD的播放既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又有助于他们积极地理解课文。学生通过讨论寻找问题答案,有助于他们培养学习合作精神。
3)典型题训练
【课件演示】边布置学习任务,边引导学生如何进入网页和利用网页学习课文。
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学习。教师通过网络系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利用电子举手等形式反馈给教师,以获取帮助。
网页课件中包含有“学习目标、方法”、“词汇学习”、 “课文VCD”、“课文理解检测”、“课文整体检测”、“词汇检测”、和“课堂学习”等资源,这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网上资源。
4)讨论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既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并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再与课件中的小结进行对比,最后懂得要学习作者的顽强意志和伟大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家庭作业
课后作业的布置鼓励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7)试题库利用(Lanstar考试系统,设计并制作试题库并反馈)
将学生练习册的题目制成试题,通过网络统计学生答题情况并及时把统计信息反馈给学生,对错题做适当的解释。
8)E?鄄mail
给出教师的邮箱,学生有任何问题可发邮件给教师,教师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师生交流。
二、结语
英语学科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是培养素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把信息技术同英语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它无疑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因此,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它也必然会促使我国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