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建筑一体化方案设计分析

来源 :住宅与房地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k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多国宣布降低建筑能耗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发展成为能源转型的一大重点。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将光伏产品与建筑完美结合,具有美观、节能、发电等特点,是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能源的国际性领先建筑,也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利途径之一。文章通过阐述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方案设计阶段的思考方式、设计要点等,帮助建筑师运用建筑设计手法,发挥创意,巧妙地将光伏组件集成到建筑中,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其他文献
"教、学、评一致性"是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及学生的高效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学、评这三者之间具有一致性,才能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好地融为一体。基于此背景,对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索,通过把握学科特点,确定"教"的目标;基于学生学情,提升"学"的效率;根据课堂表现,发挥"评"的功能的策略,能够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
为研究中国典型沿海城市冬季PM2.5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8年12月5日—2019年1月30日分别在天津(TJ)、上海(SH)和青岛(QD)同步采集PM2.5样品.结果表明,天津、上海和青岛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6.96±66.93)、(31.21±25.62)、(74.93±54.60)μg·m-3,OC和EC的空间分布均为天津(18.69±7.95)μg·m-3和(4.9
基于深圳市环境监测站的PM2.5浓度数据以及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发布的月度气象监测公报,研究了2012—2019年深圳市PM2.5浓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PM2.5浓度与月尺度气候要素的关系,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PM2.5月均浓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2012—2019年深圳PM2.5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PM2.5浓度有季节性特征,干季(1~3月及10~12月)PM2.5浓度比较高,也是P
为探究哈尔滨市PM2.5与其他空气污染物和气象因子间的动态关系,基于哈尔滨市2013-2018年日值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建立PM2.5质量浓度的多元时间序列模型.利用相关性较强且平稳的空气污染物(包括SO2,NO2,PM10,CO和O3)和气象因子(平均气温、极大风速、累计降水量、日照时数和平均气压)建立PM2.5的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ve,VAR)模型,选择最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湘西地区高等职业学校为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探寻教学改革创新路径,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教师指导带领学生团队,以"流芳乌金"腐殖酸钠项目作为饲料原料替代兽用抗生素的创业点,参加在校大学生"互联网+"和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文章以此为例,介绍了创业项目的确定、团队组建、材料撰写、实践分析和训练指导等过程,为探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创新型专
著名教育家张楚廷结合自己丰富且高水平的教学经验,以及自成一家的教学理论,提炼出"好教师"的五个层面:相声演员般的口才;多讲述故事;会问;既会教书又会研究;有无声语言。同时具备这五个层面的,不仅是好教师,更是杰出的教师、卓越的教师,或者说就是教学艺术家。教学艺术家的教学是"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的完美融合,既传递了知识,也传递了思维,更传递了精神,进而培养出一个个完整的、大写的人。
在阐明安溪茶学院管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三协同、四对接、五共同"的实践育人模式,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融合发展、科教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环境创设、科研育人平台搭建、"双师双能型"师资培养方面阐述了管理科学专业如何依托茶叶全产业链进行校地企协同实践育人举措的创新与实践,强化学生"产学研创用"多元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专业实践育人质量。
以美国能源部太阳能技术办公室制定的SunShot2030计划为焦点,阐述了美国太阳能规划发展目标及实现技术途径。同时,介绍了美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现状及相关能源政策与法案等,探讨了太阳能在实现美国建筑新目标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并结合不同类型的净零能耗建筑典型案例说明了利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结合,降低建筑能耗的节能策略、规划与设计方法、实现净零能耗建筑的技术措施等,论证了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实现净零
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需要推进乡村电商的持续发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数字经济时代,无论是传统的农业企业、还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是新兴的电商企业,对于"本土化"乡村电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该类人才无论是"量"还是"质"都严重不足,已成为当前影响毕节地区乡村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区域职业教育专业优势,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政行校企协同育人,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