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

来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ms2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117例失代偿型脓毒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41例)和存活组(76例),根据第1个24 h最大VIS(24 h VIS max)的临界点分为低VIS组(78例)和高VIS组(39例)。计算所有患儿24 h VIS max和第1个24 h VIS 平均值(24 h VISmean),并对VIS与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死亡组 24 h VIS max、24 h V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高血压性脑壳核出血锥颅抽吸血肿手术的疗效;探讨其治疗时机及死亡原因。方法: CT定位,局麻下徒手锥颅,应用多孔圆头导管穿刺针锥颅抽吸血肿治疗高血压性脑壳核出血136例
我科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1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假瘤型病毒性脑炎。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
一、引子:从重刊<靖海纪事>说起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以"牡丹社事件"为借口,派军入侵台湾,东南沿海戒严.时施琅侄孙施葆修在京师参加会试,"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诸公延
1994年,作为直属国务院的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的国家开发银行应运而生。1999年,国家开发银行福建省分行成立。19年来,福建省开行秉承“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使命,主动发挥中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