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模式已经兴起。同时,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重新成为了建筑业热点。而传统施工过程中,信息交流仍通过纸质或者EXCEL表格的形式记录,信息交流不畅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本文针对所述问题,以BIM技术为基础,加入RFID技术,并借鉴商店购物模式,旨在改善装配式建筑在采购和施工安装中的信息交流问题。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RFID
1、传统的施工的特点及其不足
1.1建筑工程的特点
建筑工程具有结构工程复杂、耗时长、投入大等特点,并且传统的施工信息传递方式往往是以纸张来传递,而这样的传递存在许多问题。针对工程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性不足、项目信息管理落后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方案。
1.2传统纸张信息传递的不足
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以纸张为基础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容易产生错误,并且此种方式所传递的信息有限,不能随时更改。而且建筑管理过程中,如果先实现信息化,就必须要将纸张上的信息输入到电脑中,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不能真正的利用管理信息化的方便和快捷。
2、BIM技术的介绍及应用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點。
技术价值: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提升项目生产效率、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
3、建筑产业化生产的概念及优势
建筑产业化就是一种资源优化与合理配置,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机械化、装配化的构件生产方式,实现一个建筑所需的所有构件、设备的产业化。预制构件装配式建造住宅技术,体现了住宅产业工业化、工厂化、标准化的现代化生产的一种模式。
这种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就在于节省了在工地现场进行搭建构建的时间,同时节省了因构件尺寸、材料不合适等问题造成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从而从根本上降低了建筑成本,并节约了资源,保证了建筑的“绿色可持续”的理念。
4、RFID技术的原理
RFID:即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l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特点: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5、RFID在BIM中的应用
5.1“建筑超市”的原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超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购物场所。现代超市中的商品流通包括:收货、入库、点仓、出库、查价、销售等步骤。在建筑模块化生产中,建筑模块在经过工厂生产之后,便需通过“建筑超市”这类平台被销售出去。“建筑超市”与普通超市的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建筑超市”中的商品全是建筑模块。当建筑模块在工厂中生产完毕之后,工作人员会将含有该建筑模块所有信息的RFID条码贴在该模块上。而后将其运输至“建筑超市”。“建筑超市”同普通超市一样将其进行相应的处理,最终销售出去。RFID技术在这之间就会有着一系列的作用(图一)。
收货:收货部员工手持无线手提终端,通过无线网与主机连接的无线手提终端上已有此次要收的建筑模块名称、数量、货号等资料,通过扫描建筑模块自带的RFID条码,确认货号,再输入此建筑模块的数量,无线手提终端上便可马上显示此货物是否符合订单的要求。如果符合,便把货物送到入库步骤。
入库和出库:入库和出库其实是仓库部门重复以上的步骤,增加这一步只是为了方便管理,落实各部门的责任,也可防止有些货物收货后需直接进入“建筑商场”而不入库所产生的混乱。
点仓:点仓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仓库部员工手持无线手提终端(通过无线网与主机连接的无线手提终端上已经有各货品的货号、摆放位置,具体数量等资料)扫描建筑模块的RFID条码,确认货号、数量。所有的数据都会通过无线网实时性地传送到主机。
查价:查价是趣市的一项繁琐的任务,即按照无线手提终端上的主机数据检查货品的变动情况,对应变而还没变的货品,马上通过无线手提终端连接小型条码打印机打印更改后的全新条码标签,贴于货架或货品上。
销售:销售一项是超市的命脉,主要是通过POS系统对产品RFID条码的识别,得出该建筑模块的价格,而体现等价交换。
这些步骤与普通超市处理商品的方式一模一样,然而“建筑超市”中的建筑模块却需要用RFID条码来进行识别,而不是普通条码,因为建筑模块销售出去之后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之后,由于RFID技术的识别速度快,使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更易掌握施工进度。工安排的信息。是由RFID阅读器获取标签信息后在服务器终端自动生成的文件。将其导入到Navisworks Manage中,并与BIM模型中相关数据关联,便可模拟施工并控制施工进度。
5.3“建筑超市”的前景
这样一个“建筑超市”的概念,不仅是装配化生产的补充,而且解决了实际中纸张信息传递的不足,对施工进度的一个监督,这样可以使施工中信息传递更方便,施工过程更省时省力。但这个方案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这样的生产结构化单一,零件是固定的,使建筑的特点不明显。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RFID
1、传统的施工的特点及其不足
1.1建筑工程的特点
建筑工程具有结构工程复杂、耗时长、投入大等特点,并且传统的施工信息传递方式往往是以纸张来传递,而这样的传递存在许多问题。针对工程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性不足、项目信息管理落后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方案。
1.2传统纸张信息传递的不足
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以纸张为基础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容易产生错误,并且此种方式所传递的信息有限,不能随时更改。而且建筑管理过程中,如果先实现信息化,就必须要将纸张上的信息输入到电脑中,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不能真正的利用管理信息化的方便和快捷。
2、BIM技术的介绍及应用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點。
技术价值: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提升项目生产效率、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
3、建筑产业化生产的概念及优势
建筑产业化就是一种资源优化与合理配置,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机械化、装配化的构件生产方式,实现一个建筑所需的所有构件、设备的产业化。预制构件装配式建造住宅技术,体现了住宅产业工业化、工厂化、标准化的现代化生产的一种模式。
这种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就在于节省了在工地现场进行搭建构建的时间,同时节省了因构件尺寸、材料不合适等问题造成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从而从根本上降低了建筑成本,并节约了资源,保证了建筑的“绿色可持续”的理念。
4、RFID技术的原理
RFID:即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l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特点: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5、RFID在BIM中的应用
5.1“建筑超市”的原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超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购物场所。现代超市中的商品流通包括:收货、入库、点仓、出库、查价、销售等步骤。在建筑模块化生产中,建筑模块在经过工厂生产之后,便需通过“建筑超市”这类平台被销售出去。“建筑超市”与普通超市的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建筑超市”中的商品全是建筑模块。当建筑模块在工厂中生产完毕之后,工作人员会将含有该建筑模块所有信息的RFID条码贴在该模块上。而后将其运输至“建筑超市”。“建筑超市”同普通超市一样将其进行相应的处理,最终销售出去。RFID技术在这之间就会有着一系列的作用(图一)。
收货:收货部员工手持无线手提终端,通过无线网与主机连接的无线手提终端上已有此次要收的建筑模块名称、数量、货号等资料,通过扫描建筑模块自带的RFID条码,确认货号,再输入此建筑模块的数量,无线手提终端上便可马上显示此货物是否符合订单的要求。如果符合,便把货物送到入库步骤。
入库和出库:入库和出库其实是仓库部门重复以上的步骤,增加这一步只是为了方便管理,落实各部门的责任,也可防止有些货物收货后需直接进入“建筑商场”而不入库所产生的混乱。
点仓:点仓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仓库部员工手持无线手提终端(通过无线网与主机连接的无线手提终端上已经有各货品的货号、摆放位置,具体数量等资料)扫描建筑模块的RFID条码,确认货号、数量。所有的数据都会通过无线网实时性地传送到主机。
查价:查价是趣市的一项繁琐的任务,即按照无线手提终端上的主机数据检查货品的变动情况,对应变而还没变的货品,马上通过无线手提终端连接小型条码打印机打印更改后的全新条码标签,贴于货架或货品上。
销售:销售一项是超市的命脉,主要是通过POS系统对产品RFID条码的识别,得出该建筑模块的价格,而体现等价交换。
这些步骤与普通超市处理商品的方式一模一样,然而“建筑超市”中的建筑模块却需要用RFID条码来进行识别,而不是普通条码,因为建筑模块销售出去之后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之后,由于RFID技术的识别速度快,使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更易掌握施工进度。工安排的信息。是由RFID阅读器获取标签信息后在服务器终端自动生成的文件。将其导入到Navisworks Manage中,并与BIM模型中相关数据关联,便可模拟施工并控制施工进度。
5.3“建筑超市”的前景
这样一个“建筑超市”的概念,不仅是装配化生产的补充,而且解决了实际中纸张信息传递的不足,对施工进度的一个监督,这样可以使施工中信息传递更方便,施工过程更省时省力。但这个方案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这样的生产结构化单一,零件是固定的,使建筑的特点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