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团一体化建设调研报告

来源 :中国共青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p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更好地巩固中学共青团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保持和增强中学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中学团组织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学团支部工作,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促进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集体建设。为全面了解中学班团支部工作现状,研究推进中学班团一体化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班团一体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中学班团一体化运行模式研究》课题组对全国各地的中学团委书记代表,开展了问卷调研和专题访谈。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调研基本情况
  为确保调研的科学性,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设置了团干部的职务配置和教育培训情况、团支部“三会两制一课”的落实情况、团支部活动开展成效和班团一体化运行情况四大板块。累计发放问卷613份,有效回收率 100%。其中,从学校类别看,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初中、中职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分占 46.8%、8.16%、23.6%、2.28%、16.3%、0.98%;从地区分布看,问卷样本涉及了全国26个省份以及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调研对象样本具有广泛代表性。在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基础上,还与广东省、济南市、广州市和北京市朝阳区的中学团委书记培训班200多名团委书记进行了专题研讨交流。
  中学团支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班团一体化建设工作严重滞后。2016年11月,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下发一年多来,参加问卷调查的学校中,仍有97.55%未开展班团一体化建设工作。探索开展班团一体化运行的学校中没有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占80%,认为本校班团一体化运行不顺畅的占60%。
  班级团支部组织建设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组织设置不规范、“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組织生活不正常。97.55%的团支部没有规范设置团支部各委员职务;82.87%的支部委员会没有经过支部大会选举产生,更多沿用班主任指定或个人自荐为主,组织原则不规范情况严重。83.36%的团支部一个学期内没有召开过一次团员大会;86.95%的团支部没有召开过支部团员大会;64.76%的团支部没有每年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和团籍注册工作;50.08%的团支部一学期没有开展支部团课;46.66%的团支部没有开展过支部活动。
  团支部工作边缘化现象突出。99.18%的班级是班委会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支部工作被边缘化,支部工作开展不顺畅,学校师生对团组织的认可度不高,团支部在班级中难以发挥思想引领的核心作用;90.86的团支部没有宣传阵地,没有经常性开展宣传教育;团支部工作开展滞后、功能单一。调查显示,团支部开展工作前三位是收缴团费(73.08%)、团员管理(36.75%)、志愿服务(28.05%),对于主题团日活动、团员教育、权益维护、思想引领等方面缺乏成效。
  团干部的素质能力和工作成效欠佳。班级团干部是团支部建设的核心力量,班团干部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团支部建设水平。调查显示,49.1%的受访者认为团干部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行一般;48.29%的团干部工作能力一般,11.26%的团干部工作能力较差;只有31.81%的团干部工作成效为优秀;71.13%的团支部日常工作开展得一般;团支部开展的活动只有7.34%被评为优秀,71.78%的活动都被认为是一般。团干部的工作能力比较低,工作认可度很低,干部们缺少工作的热情和成就感。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学校和基层团委重视程度不够。在中考、高考的升学任务面前,很多学校对团的工作重视不够。唯成绩、唯升学率的分本位思想占了主导,以学习成绩论英雄,以学生成绩评绩效,严重压缩团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严重制约了《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切实落地,致使改革的浪潮在上级团组织热火朝天,基层团组织不温不火,班团一体化改革要么是完全没有提上日程,要么只是简单地改变了班团职务设置,没有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推行行之有效的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
  团支部日常工作缺少指导。调查发现,许多学校团支部的日常工作不够规范,“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团支部没有发挥教育团员和服务同学的作用,将权益服务和团员管理纳入团支部日常工作的学校占比较低,团支部活动缺乏“众创众筹众评”意识,普遍存在频率低、覆盖面小、影响力弱、“二八现象”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班级团干部缺少相应的工作指导,调查发现,74.38%的团干部没有经过学校团委组织的教育培训,不少团干部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不熟悉工作内容和流程。加之,学校没有将对团支部的工作指导纳入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对班级团干部的指导十分欠缺。
  班团干部选拔和培训机制不完善。班团干部选拔工作不严谨。许多学校在选拔任用班团干部时,选拔程序不规范,有82.87%的学校团支部委员会没有经过支部大会选举产生;其次,对班团干部的培训不到位。根据文件要求,中学生团校根据培训对象应开设入团积极分子培训、团学干部培训、团员培训等课程。但是目前 81%的中学生团校只开设了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缺乏其他教育培训课程。团校培训课程缺少统一规划,课程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团干部的成长。班主任对团干部的工作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督查,导致团干部的工作处于无序、低效状态。
  班团一体化推行过程缺乏统筹。班团一体化的目的是使班委会和团支部协同工作,形成管理合力,更有效地引领青年学生紧密团结在共青团周围。班团一体化组织建设不完善,主要的原因是班团一体化推行过程缺乏自上而下的统筹协调。班团一体化的工作目标与制度、工作方针和措施、干部岗位设置和职能内容安排等都是推行班团一体化运行的一揽子工程,学校和基层团委没有认真解读文件精神,缺乏统筹指导,没有分阶段分目标有序有效地推进,导致班团一体化运行工作处于停滞或推进缓慢的局面。   班团一体化考评机制不健全。班团一体化的推行需要学校顶层设计,校团委和学校德育部门统筹协作,自上而下贯彻落实,制定相关保障制度,开展探索班主任兼任团支部指导员机制,并给予必要的培训指导。要把对班级团支部的工作指导纳入班主任绩效考核和班级量化评比中,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当前,学校对班主任的岗位职责还不明确、指导培训不足,是中学班团一体化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
  对策与思考
  上级团组织加强指导督查。一是加强宣讲。宣讲对象不仅面对学校团委书记,还应面向学校党组织负责同志,宣讲的重点之一在于解答和传达为什么要推行班团一体化,推行班团一体化对校风建设、文化建设、班级管理有哪些积极推动作用,提高学校重视程度,助力班团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二是加强指导。班团一体化在学校是个新鲜事物,很多中学团委书记不清楚如何操作,因此要聚焦关键核心改革举措,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并指导基层学校开展实践,对实践中的先进做法进行提炼形成工作案例,为基层提供借鉴和示范。三是加强监督。出台班团一体化成效督导考核标准,将班团一体化制度运行情况纳入基层团组织工作汇报规定项目;将班团一体化改革成效纳入学校共青团工作督导和教育督导中,形成整体改革态势。
  各中学要高度重视抓落实。一是及时学习传达班团一体化相关文件,根据学校实际制定班团一体化实施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各部门要加强协作,整体联动,强化班团一体化运行保障机制。二是实行班主任兼任团支部指导员制度与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同步推进,积极推进优秀指导员和优秀班主任同级奖励。三是探索团干部工作能力综合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衔接机制。
  突出团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巩固团支部核心地位、发挥团支部核心作用为目标,分阶段逐步推进班团一体化工作。一是优化班团干部职务设置,明确班团干部职责。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团支部委员可兼任班干部,团员班干部可兼任团支部委员。对于新时代的班团干部应该赋予新的职务和职责,以适应工作需要。例如,在团支部可增设权益委员和志愿服务委员,推进权益服务和志愿服务工作。二是加强班团干部队伍建设,发挥班团干部核心作用。要落实好干部常态化培训、建立班团工作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理顺班团关系,在探索中不断加强团支部在班级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班级重大事项由团支部牵头完成,将思想引领融入班级日常,充分发挥参与管理和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建立班团干部工作机制。建立校级团学组织对班级团支部工作对口指导职责,构建学校德育部门和校团委协作配合,校级团学组织与班团干部协同合作,班团干部之间默契配合的工作机制。
  加强对班主任和班团干部的培训指导。班主任是班团一体化机制顺利运行的“关键少数”,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努力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团工作指导能力;同时,要聚焦重点問题,注重方式方法地具体指导,解决班团一体化运行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班团干部的培训要以中学团校为主阵地,丰富课程内容,分层设置课程类别,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保证班团干部的培训时间,做好班团干部培训档案,与学生本人综合素质档案相衔接。做好新任团干部的培训指导,组织高年级有经验的团干部,以老带新,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
  创新团支部活动和工作方式方法。充分运用“众创众筹众评”方式,优化和创新团支部活动。一是创新团支部活动载体。针对团支部活动吸引力凝聚力不足等现象,需要牢牢把握思想引领的原则,创新团支部活动载体和活动形式,打造团支部品牌活动,建设团支部特色文化。二是充分运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拓宽中学共青团宣传阵地,提高活动的曝光率和参与度;借助计算机技术提高团支部工作效率,例如:运用“智慧团建”进行团籍管理;通过“志愿中国”平台开展志愿服务;借助微信进行团课和活动签到、签退、评价等。
  中学班团一体化运行对于加强中学团支部建设、提高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推动中学共青团改革攻坚具有重大意义,是全面增强中学共青团先进性的重大举措,需要基层团组织坚持改革创新,加强研究,不断提高中学班团一体化运行水平。
  (作者系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团委书记)
其他文献
群团改革启动以来,青年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共青团深化改革、引领和服务青年的重大创新举措以及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载体,迅速占据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席之地。舟山共青团以关爱“好人”资金促进守信激励为关键抓手,积极探索打造“好人”品牌青字特色,全力推动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打造“资金池”,关爱“好人”有保障。多方努力促成市政府设立关爱“好人”基金,并按照“政府引导、各
期刊
金科伟业举行红色公益活动  为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加强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内地和香港青年的相互交流,4月14日,金科伟业(中国)有限公司在东莞市虎门镇举行“重温中华崛起之路,彰显新时代民族自信”红色公益活动,主题为“追悼民族英雄,团结民族力量,增进民族交流,彰显民族自信”。此次活动得到《中国共青团》杂志社、中共茂名市电白区区委、中共东莞市黄江镇党委的指导和支持。在虎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
期刊
如果从《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发布之日算起,当下正是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期中时点”。本期,我刊聯合青年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起梳理三年来该项工作的推进情况,以期为各地团组织在健全机制、协调推进、实现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多平台互通、青年信用创新应用等方面提供思路。
期刊
“拿着志愿者证去广东省国家级景区,门票是免费的。购物时,一些商家还有相应的优惠,我觉得这些都是对志愿者工作的一种肯定。”作为广东省首届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志愿者,谈到志愿者证带来的实惠时,陈学雍的声调提高了许多。  志愿者证其实也是一张“可自主激活的银联IC卡”,可以支持线上线下多种场景的金融服务,以及在便利店、停车场等小额闪付消费。  在2016年国际志愿者日(12月5日)当天,经广东省政府公开招投
期刊
为建设一支能担当党的青年工作使命、堪当青年榜样的团干部队伍, 坚持从严从实、 防微杜渐, 作出以下规定。  一、坚决反对官本位思想。严禁自我设计、投机钻营, 伸手向组织要职务、要待遇; 严禁为谋求个人升迁拉关系、跑门路、打招呼。  二、坚决反对宗派主义。严禁组织和参加以团干部或团干部经历名义举行的各种聚会联谊活动; 严禁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  三、坚决反对脱离青年。 严禁追逐名利, 热衷于结
期刊
为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服务衢州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团衢州市委把全域旅游建设各项要求有机融入共青团工作,始终坚持以志愿服务、环境美化、宣传推广为主线,打好“青春组合拳”,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全力以赴助推衢州全域旅游建设。  以“全球游衢州”活动为契机打造旅游志愿服务体系  全面整合部门资源,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打造旅游+志愿服务新体系。  搭建平台,推进管理信息化建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青年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载体。2017年以来,上海共青团以正向信用激励为主要特点,大力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服务青年健康成长。  当前,全国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由团中央、国家发改委等牵头,以志愿服务为核心要素,以志愿公益、获奖、培训等作为“加分
期刊
从2016年改革开始到刚刚过去的2017年,来团上海市委学习交流的团组织就达近百批、千余人――作为共青团改革的试点,上海共青团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新时代要承担新使命,对于改革再出发的命题,上海,这个共青团的诞生地,将会给出怎样的答案?上海市第十五次团代会召开前夕,记者对团市委进行了采访,收获了这样的印象:情怀的帆、理念的舵、实干的桨,正促动着改革之船不断向前。  叩问社会治理的青春脉动  一
期刊
蹄疾步稳,搭建改革“四梁八柱”  团江苏省委于2016年底报请省委印发《共青团江苏省委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六个显著提升”改革目标,确立改革“四梁八柱”性质的20条改革举措,明确设区市、县(市、区)改革方案制定的时间进度和目标要求。  全省青少年组织体系改革框架完成搭建。省级团的委员会改革已经完成,委员、常委中基层一线人员占比分别为69%、40%。团省委机构改革方案已通
期刊
改革关键词:苏北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以下简称苏北计划)是西部计划江苏地方项目,是基于江苏省情、社会需求和青年成长的需要实施的项目,是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是凝聚青年的重要途径,也是树立江苏青年形象的重要窗口。 自2005年起,江苏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团省委联合组织实施苏北计划。每年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从应届毕业生中招募500-700名左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