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中药抑制人胰脂肪酶活性的潜在物质基础以及用药规律研究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药抑制人胰脂肪酶(Human pancreatic lipase,HPL)活性的潜在物质基础以及用药规律.方法 以OB(oral bioavailability)≥30%、DL(drug likeness)≥0.18、Lipinski类药五原则及Verb原则为条件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化合物并构建配体数据库.借助软件Autodock Vina 1.1.2软件将配体数据库中的分子与靶点HPL进行分子对接,以亲和力≤-9.2 kcal·mol-1进一步筛选出苗头化合物并匹配相关中药.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献收集治疗肥胖或超重的中药处方,将苗头化合物相关中药与文献中处方中药取交集,获取交集中药.统计苗头化合物相关中药、文献处方中药、交集中药的性味及归经等信息,并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从文献中药及交集中药中提取新方组合从而探讨其用药规律.结果 配体数据库共纳入化合物1924个.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亲和力较佳的分子可与受体HPL形成氢键作用、Pi-Pi堆积作用、疏水作用等多种分子间作用模式.以亲和力≤-9.2 kcal·mol-1为条件挖掘出113个苗头化合物及相关中药99味.综合文献分析结果以及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35味交集中药.就归经而言,交集中药主要归脾、肺、肝、胃等经,就性味而言,中药主要以苦、甘、辛味为主,以寒性、温性、平性药居多.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从文献中挖掘出2个新方组合,从交集中药中挖掘出1个新方组合.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子对接的方法系统地预测了中药抑制HPL活性的物质基础,挖掘出具有潜力的苗头化合物以及相关中药,结合文献有效处方总结了潜在可抑制HPL活性中药的一般规律并获取3个新方,为今后新型HPL抑制剂的研发以及深入探讨中西医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极高,目前尚不能治愈,经典针刺方法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且不同针刺方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时作用途径是否相同亦不明确,笔者检索近10年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综述不同针刺方法治疗RA的效应机制,并述评该领域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针法的个性及共性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目的 运用文献挖掘及复杂网络方法探讨中医治疗寻常性痤疮常见证型及核心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Database,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近15年已公开发表的中医治疗寻常性痤疮核心期刊,对其进行医案提取及规范化后,运用复杂网络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78篇,医案数据195条,涉及中药184味,药性多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