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电视的一周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对电视痴迷的程度已经开始远远大于生活中的其他活动,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把女儿从电视机前解放出来,我们决定试行一周“无电视生活”。
  我做了一张每天的活动记录表,写上每天的活动内容,并在每项活动后面留好空白,如果孩子完成了,就贴上一张小贴纸,以示鼓励。
  1:我们种田去
  我们第一天的活动在菜地上进行。女儿在田里忙得不亦乐乎,这里放两颗豆,那里插上葱;播完种子忙浇水,浇着浇着又和爸爸开始玩泼水。直到太阳下山了,女儿还不肯走,和着泥巴说给全家做曲奇饼当宵夜。
  这一天结束后,她成功地贴上了大暴龙贴纸。小家伙信心倍增,此后,每天傍晚,她都会到菜地上转转。
  2:钓到鲨鱼咋办
  这天我们全家开车到野营湖去钓鱼。女儿握着她粉红色的鱼竿爱不释手,一会儿提上来看鱼儿上钩了没;一会儿又跑去看爸爸的,还不停地发问:“鱼怎么还不来呢?我一会儿要是钓到了鲨鱼怎么办?”这时,一条鲶鱼上了爸爸的钩,女儿围着它又是好奇又是害怕,还很担心:“鱼伤心了吗?它爸爸是不是像Nemo爸爸那样到处找它?我们把鱼放回水里好不好?”
  这一天,她又成功得到了一张鲨鱼小贴纸。
  3: 书架寻宝记
  女儿在菜地里发现了一条肥大的青虫,很是兴奋,跟着青虫在菜地里转来转去。回到家,她第一时间跑到书柜上找英文绘本《一寸虫》。
  晚饭后,我们索性玩起寻宝游戏,把所有跟毛毛虫有关的绘本都找出来。结果,读完《一寸虫》又读《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洗漱后接着读《毛毛虫的梦想》、《小蝌蚪的承诺》、《昆虫世界》,直到小家伙眼皮耷拉。
  4:龙卷风快点来
  女儿最喜欢玩角色扮演游戏《绿野仙踪》。每次她都俨然像个导演,对每个角色该做什么动作,该讲什么话,什么情节在前,什么情节在后,都有严格的要求。整个晚上,我都积极配合着她的要求,甚至用夸张的动作示范龙卷风如何把桃乐丝卷到欧兹国。临睡前,小家伙憧憬地问:“龙卷风明天会不会来啊?”
  5: 坐在地上涂鸦
  由于头一天晚上讲到龙卷风,这一天我们决定来个涂鸦比赛——画龙卷风。
  白天,我带着女儿去购买她想要的绘画颜料和工具。晚上,我跟女儿在地板铺上了一张一米宽、两米长的大白纸,和她一起在上面大涂鸦。女儿画了很多一圈一圈的龙卷风,龙卷风下面再画个房子和她自己。接着她把手手脚脚放在纸上,左手右脚轮着画轮廓。画着画着,她开始觉得不过瘾,取来水彩颜料,玩转大配色、手印画,然后开始在自己的身上作画——结果,我们两个都变成了大花猫。
  6:逛海洋公园
  应女儿“去旅游”的要求,全家开车一个小时到海洋公园看海豚。在现场,海豚们跳跃拍击海水的声音此起彼落,矫健滑行于水中的身影清晰可见;它们时而嬉水时而跳跃,有的能跳到3米高。女儿兴奋地拍着小手喝彩,还时不时学着海豚翘嘴,煞是可爱。
  7:哪张相片最好看
  我把一周拍摄的相片放在电脑上,和女儿一起边看边筛选,并分别挑一些打印出来贴在墙上。
  一周下来,感觉“无电视生活”并不枯燥,阅读、亲子游戏、早睡早起……我们都一一实现了。
  有一个取巧的办法:家长尽量将活动安排在户外,这样,孩子接触电视的机会少了,执行起来也更容易些。
其他文献
周日与影楼约好,一家子外出去海滨公园拍照。为了让小睿积极配合摄影师,全程我不仅是妈妈,还是“逗引姐姐”。4点钟收工回家,除小睿精神抖擞,我们都已疲惫不堪。  回家后,我与小睿分工:我去买菜,她则拿着垫脚凳煮饭。6点钟,心急火燎的我才开始准备晚餐,突然想起忘了买葱,蒸鱼怎么办?想让小睿爸爸帮忙,可刚帮小睿洗完澡的他,这会儿还一动不动地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碰巧小睿又在一旁可怜巴巴地问:“妈妈,我肚子好饿
对孩子而言,即便是去过100次的地方,若是要和爸爸妈妈分开,焦虑也照样难以避免。  入园给孩子带来的是双重挑战:陌生环境 亲子分离。常用的方式,包括提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给孩子讲描述幼儿园生活的故事,甚至陪园,其实能做到的都只是帮助孩子熟悉新环境,了解新的生活规范,但并不能消除亲子分离造成的焦虑——对孩子而言,即便是去过100次的地方,若是要和爸爸妈妈分开,焦虑也照样难以避免。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
炎炎夏日,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胃口不好,这不想吃那也不想吃;消化功能也变差了,便秘、腹泻轮着来,一不小心,还可能发生胃肠道疾患。一个夏天过去,孩子居然瘦了不少。  日本营养师手冢文荣在《大口吃出健康》给出了原因:气温每增高10℃,身体平均就会减少70卡的需要量,夏天身体所需热量降低,所以使人不觉得饥饿。另外,孩子较少主动喝水,而夏季汗液蒸发快,导致肠胃组织轻微脱水,也会影响食欲。第三,夏天容易口渴
带孩子去动物园的目的是什么?是开阔眼界,还是增长知识,抑或是情感教育?其实,哪怕什么目的都没有,孩子依然能从玩耍观察中收获快乐,体验童年。可惜,很多时候,家长往往过于强调学习效果,却忽略了孩子的情感体验,导致“去动物园”成了一件扫兴的事儿。    扫兴指数 ★★   四岁以下的孩子不带童车  孩子能走稳当了以后,爸妈带他出门就越来越懒得带童车了?去动物园的话,最好重新请出你家的折叠童车!现在
生长痛算是门诊很常见的主诉之一,发作大都在傍晚后,70%都痛在脚——小腿、大腿、膝盖等位置,双脚一起发作居多,也有单侧的情况。疼痛可持续数十分钟,甚至长达一小时,且反复发作。大约20%的孩子曾经有这样的困扰。  6岁的阿德,白天总是活力旺盛,晚上睡觉前却常哭诉“脚痛”。程度有时轻有时重,位置也不很固定,严重时可以在床上打滚加哭天抢地,直到妈妈拿万金油搓揉,要半小时才能够入睡。然而第二天又一点事都没
儿子Bob今年7岁,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最令我头疼是阅读兴趣不够浓厚:给本书让他看,人家要求念给他听;念就念吧,可不一会儿工夫,他就玩起其他玩具来,各种不投入。  这样肯定不行。在懊悔没有从小好好培养之余,我开始处处留心,努力寻找突破口,攻破这不爱阅读的壁垒。  前段时间,我发现Bob特别爱跟小伙伴们玩“三国杀”游戏牌,那是一种利用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进行拼杀的游戏。有了熟悉的人物做基础,Bob肯
2014年的手足口发病高峰提前杀到,发病数和重症病例数也明显增多。这种病年年都会出现,传染性也依旧很强,家长须认真对待,尤其不要轻信以下5种误区。  待在家里就能高枕无忧?  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但其实成人也会感染手足口病的病毒,只是由于抵抗力较强,即使感染了也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症状。  这类隐形感染者极容易将病毒传染给孩子。所以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除了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处,即使在家里不
日本核电站的爆炸引起人们对核辐射危害的关注,其实,人类一直生活在辐射环境里,太阳、月亮、雷电等自然现象都会产生电磁辐射,而手机、电视、电脑等各种电器也会产生电磁辐射。  辐射伤害也因人群不同而有所差异,妇女、儿童、老年及体弱者容易受到辐射的侵害,特别对胎儿损害更大;受害程度与接受辐射的积累剂量有关。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循环系统功能和生命发育功能等产生影响,儿童由于处于快速
“糖吃多了会蛀牙!”“果汁喝多了影响消化!”“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吃!”这些话说到烂了,也阻挡不了孩子对零食的热爱。  和你口中的危害比起来,拥有强烈视觉味觉效果的零食是多么诱人,结果很可能是,你说得着急上火,孩子还是哭闹着要吃!  与其这样,不如试试我的对策:首先顺应天性,外加技巧疏导。  用有益的零食替代垃圾食品  嘟嘟幼儿园放学后,通常在小区游乐场和同学们一起玩,离晚餐时间差不多有两个半小时。
进入秋季后,降水量明显减少,空气湿度远远低于夏天。干燥的环境中,人体黏膜容易因为缺少水分而降低防护水平,加之秋季风力普遍较强,病毒弥漫速度快,呼吸道不断受到刺激,导致功能紊乱和失调;气温变化大,一旦受冷或过度捂热就容易引起人体免疫功能失调。  病菌在呼吸道内引发感染导致的疾病,主要包括感冒、咳嗽、鼻炎、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感染喉炎、肺炎等。由于秋冬春都属于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进入秋季后,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