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壮图与乾隆皇帝的盛世赌博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feed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臣的折子


  尹壮图生于1738年,云南蒙自人,1766年考中进士,1774年入阁任内阁学士。1788年,尹壮图的父亲尹松林去世,尹壮图守制回云南丁忧。久居京朝,一日回乡,往返数千里之间,尹壮图看到了很多他以前没有看到的真实面貌。这些见闻,和帝国上下宣扬的盛世境况似乎有很大的出入,尤其是议罪银制度,已经成了帝国腐败的根本原因。出于责任感和正义感,尹壮图回京后,当即给皇帝上了一道折子,建议皇帝“将罚银之例,永远停止”。
  这个议罪银制度,是善于揣摩乾隆心思的和珅想出来的一项以钱顶罪的制度,即根据官员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多少不一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制度的设立,是经老皇帝默许并赞成了的,目的在于填补老皇帝多次下江南造成的财政亏空,同时,满足乾隆近乎奢靡的个人开支。乾隆看到折子很不爽,他认为尹壮图作为自己的秘书班子成员,算是身边人,理应理解主子的这点苦衷,不仅不要在私下里评议这个做法的优劣,更不应主动跳出来说这个事。现在居然要喊停这个制度,直接关了自己这个小金库!
  在晓喻地方督抚的诏书里,乾隆为议罪银制度做出了如下辩解:朕权衡情罪,一秉至公。或重或轻,惟视其人之自取,并非封疆大吏,身获罪愆,概得以罚钱幸免。这等于是对尹壮图折子中所谓“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的直接回击。随后,乾隆皇帝更严厉地要求尹壮图拿出证据,“指实参奏”。
  不知进退的尹壮图随后以自己丁忧回乡所闻所见为例,说“商民半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如果皇帝您不相信,可以“簡派满洲大臣同往各省察望”。这道补充的折子彻底激怒了乾隆,因为这关乎对自己施政55年的评价,他不容许任何人否认自己营造起来的盛世景象,他决意狠狠地还击尹壮图,为自己争回十全老人的面子。

皇帝的面子


  根据《清实录》的记载,我们得以看到乾隆对尹壮图第二道折子的痛批,在这篇长篇诏书里,乾隆举了很多自己治国用人的成功例子,以说明尹壮图不过是“徒以道路见闻,漫形奏牍”,因为折子里并没有指实一人一事,因此不过是“空言支饰”。随后,他还对尹壮图搞起了人身攻击:内而不能升用侍郎,外而不能简派学政,至尚书督抚之任,更难梦想。因此,这次上折子,不过是“欲藉此奏见长,或幸录用,又可假盘查为名,沿途吓诈……可以名利兼收”。
  对于尹壮图第二道折子中所谓的“商民半皆蹙额兴叹”之语,乾隆更举例说,自己御极55年,“普免天下钱粮四次,普免各省漕粮二次,为数何啻万万,偶遇水旱偏灾,不惜千百万努金补助抚恤,赈贷兼施……小民等具有天良,方将感戴之不暇,何至蹙额兴叹,相聚怨咨。”因此,乾隆认为,你尹壮图不能以点带面,以局部推断整体,从而彻底否定我的盛世宏图啊!
  为了维护帝国和自己的面子,乾隆决定派满族大臣、户部侍郎庆成跟着尹壮图到山西去盘查,线路是由北而南,宣化行走,再至大同。这道谕旨经五百里加急传给了巡查所到的地方大员,等于是提前告知地方官怎样作假做好准备。这场大臣和皇帝的赌博,从一开始就看到了结果,只有尹壮图还傻傻地以为,他重新上路看到的,会和他那次回乡看到的一样。

帝国的里子


  对于这场和尹壮图的赌博,乾隆有着足够的自信。支撑这种自信的自然是官方的数据。根据乾隆五十五年的统计,当年全国共两亿九千七百万总人口,全国通共存仓米谷为4321万石,这当然是一个盛世无疑。
  但乾隆的眼界显然被用权多年的和珅遮蔽了,好大喜功加之奢靡生活,已让帝国财政不堪重负;议罪银制度让官员贪腐成风,民众生活日益艰难,各地反抗帝国统治的小动乱此起彼伏;多年闭关锁国,使帝国经济一片僵化,造血能力严重不足。
  因此,乾隆五十五年,在乾隆自己看来,是盛世顶峰,在尹壮图看来,已经是乱世的开始。
  但身在盛世幻境里的乾隆,哪里容得下秘书的挑刺呢?不必再去推究这次山西巡查的细节,结果自然是“库项逐一查照弹兑,丝毫并无短少”。为了让尹壮图输得心服口服,老皇帝还允许他跟着庆成,继续去山东及直隶正定、保定及江浙等处盘验,结果同样是:“百姓俱极安帖,随处体察,毫无兴叹情事等语”。所以,尹壮图污蔑地方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以及“商民半皆蹙额兴叹”,都是“陈奏不实之辞”。
  对尹壮图的处理,乾隆颇用了一些手腕。先是由庆成押带尹壮图回京,交九卿会审。九卿按照“挟诈欺公,妄生异议”律条,定拟斩决。大学士纪晓岚和尹壮图父亲尹松林是同科进士,为救尹壮图,不惜冒险求情。乾隆非但不给纪晓岚面子,还大骂说:“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语言之严厉狠毒,可见一斑。
  在乾隆心中,他和尹壮图的盛世赌博,不是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小矛盾和小龃龉,而是关乎国家形象的大事。
  这场从乾隆五十五年冬起始的赌博,到乾隆五十六年春正式结束。乾隆为打赢这场事关自己面子的赌博,一共下了14道手谕。在这场赌博中,尹壮图始终处于弱势的一方。
  应该说,前后两道折子中的尹壮图,是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进入赌博中的尹壮图,明知地方应对检查做了手脚,因此毫无办法,只好认错服罪,不免虎头蛇尾,性格软弱;另外,尹壮图折子中所言“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造成打击面巨大,牵涉许多官员的利益和前途,因此,一旦进入赌博环节,整个官僚体系都更愿意与和珅合作。尹壮图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官僚体系,可见缺乏相当的斗争智慧,大输的结局是必然的。
  《清史稿·尹壮图列传》论尹壮图,有四个字的结论:怙宠乱政。这自然是站在皇帝的立场给出的评论。好在乾隆的儿子嘉庆帝明白,称尹壮图为“敢言之臣”,授其给事中官衔,并亲颁“奏事折匣”,准以“在籍奏事”,其奏折可直达禁中。
  在他乞归回家养母的第三年,即1796年,折腾得清帝国奄奄一息的白莲教起义爆发,乾隆自诩的盛世幻境终于被沉甸甸而真实的帝国危机无情洞穿。
  (摘自《看历史》)
其他文献
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是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是最普遍的污染源,所以我设计出一款无污染的汽车。  我的想法是将汽车燃料换成海水。海水是由淡水和盐构成的,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可以和汞(水银)合成钠汞合金用于发电,发电时只消耗钠。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就是这样发电的,而淡水可以電解为氢和氧,氢可以燃烧,释放出能量,从而驱动汽车。
在半个多世纪的军旅生涯中,冯玉祥南征北战,很少有时间、精力顾及家庭。他的发妻刘德贞病逝后,冯玉祥续娶李德全。婚后,二人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上帝怕你不为人民办事,派我来监督你”  李德全生于1896年,穷苦出身,父亲是一位牧民,从草原逃荒到了通州。李德全长大后,父母省吃俭用供她读书。1911年,她考入北平贝满女中。1915年进入京师女子协和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贝满女中任教,并任青年会总干事,
那个和比尔·盖茨一起改变世界的人走了。  2018年10月15日,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在西雅图逝世,终年65岁。九年前,他因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而接受化疗,去年10月初,他曾透露自己旧病复发,并正接受治疗。即便曾掀起过PC时代的革命浪潮,也在后半生看遍了人间风月,但终究没能敌过病魔和时间。  在福克斯2018年亿万富翁排行榜上,艾伦以205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名列第44位。离开微软之后,他注资成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为明神宗,年号万历。这时的大明王朝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政治上,阁臣倾轧,内斗不已,政出多门,吏治混乱;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王公贵族、勋戚宦官大量占夺土地,徭役的名目也日益繁多,农民苦不堪言,多次暴动;边患上,东南沿海的倭寇与北方蒙古草原的鞑靼,都对明王朝的国防安全造成了严重的隐患。而上述的一切又导致明王朝的财政危机逐渐加重,明王朝的财政
东汉末年,世道已经不行了,有钱人都想着怎么保命、保财,鲁肃不一样,他虽然是富二代,但不敛财货,反而乐善好施。他们乡里的人,有百分之八十,都跟鲁肃借过钱、蹭过饭,鲁肃从不计较。  鲁肃很豁达,周瑜当时带领着一支部队,没饭吃了,管鲁肃借,鲁肃当即就把家产的一半送给人家,而且没让周瑜打欠条。有人说,司马迁说“夫量主而进,前哲所韪”,鲁肃是看好周瑜将来能成事,所以慷慨解囊。不管因为什么,鲁肃这种做法很有审
在“明末四公子”中,方以智的名气,不如当时作为文坛领袖的陈贞慧,更远不如侯方域、冒襄二人,侯方域、冒襄因为与“秦淮八艳”中的美女李香君、陈圆圆、董小宛的香艳故事,流传至今。但方以智绝对是最值得一写的,因为他的才华,更因为他的忠诚——连敌人都佩服的忠诚。  “忠孝两全”的极致  常说“自古忠孝难两全”,然而在明末清初乱世之中,方以智达到了“忠孝双全”的极致。  先说“孝”。晚明内忧外患,天下大乱,方
全球研究公司歐睿国际咨询公司的一份新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取代法国成为世界上头号旅游目的地。除了到访的游客多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外,中国还将取代美国和德国,成为出境游游客最多的国家,出境游人次到2030年将达到2.6亿。随着旅游对中国经济越来越重要,地区旅游部门采用了改进过的更为统一连贯的方法,旅游正在被用来推动乡村经济。(英国《卫报》网站)
曾国藩称不称帝的说法由来已久,各种史籍均有或明或暗的指涉。  有人说,湘军中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荃等都曾劝曾国藩自立为帝。如当安庆攻克后,湘军将领建议以盛筵相贺,曾国藩不许,只准各贺一联。李元度第一个撰成其联:“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曾见后立即撕毁,并斥责李。后其他将领所拟之联也没有一个符合曾意。曾勃然大怒说:“你们只知拉我上草案树(湖南土话,意为荆棘)以取功名,图富贵……”曾国藩寿诞,湖北巡抚胡
唐太宗时,有个贤能博学的官员岑文本,因为勤于政事而又十分干练,官职不断升迁。  贞观十八年(644年),岑文本晋升为中书令,成为万人瞩目的当朝宰相,位极人臣。照说,做官做到这个份上,可谓登上顶峰,荣耀无比。然而,岑文本却高兴不起来,“归家有忧色”,回到家里脸上露出忧虑的神色。他母亲觉得奇怪,问他何故,岑文本回答说:“我既没有特殊功勋,也不是皇上的老臣故旧,骤然间受到如此恩宠,身居宰相高位,担负重大
1969年,我还是一个未及而立之年的小字辈,迈出大学校门进入外交部刚刚四年。那年,我作为外交部和新华社联合派出的记者常驻日本,一直工作到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后转职我国驻日大使馆,成了外交部派驻日本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记者。  问起日本的琵琶湖  1971年1月初,我奉命回国述职。同月10日,接外交部办公厅值班室通知:请于今晚9时到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接见。我既兴奋又紧张,赶紧把从日本带回的一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