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疗效。方法 全国34家单位采用APBSCT治疗NHL182例。其中第一次完全缓解(CR1)移植112例,部分缓解(PR)或复发期移植70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动员方案分为四组:1组为大剂量环磷酰胺(HD-CY)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5例;2组为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联合G-CSF7例;3组为增大环磷酰胺剂量的针对性化疗方案联合G-CSF102例;4组为单独应用G-CSF18例。预处理方案:移植前处于CR1状态的112例中,含有全身照射(TBI)的预处理方案39例,不含TBI的73例;PR或复发的70例中,含有TBI的预处理方案29例,不含TBI的41例。结果 四组所采集到的APBSC均可达到临床所需数量。四组间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数与采集次数之间无统计学差别。移植后WBC≥1.0×109/L的中位数时间为12(10~30)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数时间为12(0~181)d。患者移植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预期3年无病生存率(DFS)移植前达CR1期者69.7%;PR和复发期为44.9%。在移植前达CR1期患者中,含有TBI和不含TBI的预处理方案的3年DFS无统计学差别(70.1%、68.0%)。而对于PR或复发期患者,前者优于后者(57.5%、40.1%)。移植前CR1期的112例中18例死于本病(16.1%);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无移植相关死亡。PR或复发期70例移植后19例死于本病(27.1%),移植相关死亡5例。结论 APBSCT是一种治疗NHL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增大CY剂量的针对性化疗联合G-CSF动员方案可满足临床需要。PR或复发期患者采用含有TBI的预处理方案可能更为有效。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182例临床分析
【摘 要】
: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疗效。方法 全国34家单位采用APBSCT治疗NHL182例。其中第一次完全缓解(CR1)移植112例,部分缓解(PR)或复发期移植70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动员方案分为四组:1组为大剂量环磷酰胺(HD-CY)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5例;2组为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联合G-
【机 构】
: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出 处】
:
中华内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02年41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抗纤聚蛋白抗体(AFA)的临床意义.方法从乳腺癌患者切除乳房皮肤中提取纤聚蛋白(filaggrin),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及其他风湿病患者血清AFA,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RA中AFA阳性71例,对RA诊断敏感性39.9%,特异性96.9%.31例早期RA阳性率48.4%,48例RF阴性患者AFA阳性率29.2%.AFA阳性者平均年龄、平均发病年龄、继发Sj
目的建立用牙釉电子自旋共振对慢性辐射损伤人员的受照剂量进行估算的方法.方法用电子自旋共振仪测定慢性辐射损伤人员牙釉电子自旋共振信号强度,用剂量-效应曲线法和附加剂量法来重建辐射损伤人员的受照剂量,探讨牙釉电子自旋共振法估算受照剂量的可行性;并比较了不同能量的射线(1.25 MeV的γ射线和6 MeV的X射线)对牙釉电子自旋共振信号强度的影响.结果用两种方法估算的辐射损伤人员受照剂量基本一致;对能量
目的 研究特应性皮炎(AD)皮损微生物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与外用药的疗效.方法 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及北京市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按照Hanifin-Rajka诊断标准,共诊断AD患者71例.治疗前后于皮损处取材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SCORAD方法计分,将其中6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1%硝酸益康唑+0.1%曲安奈德霜与
目的探讨膀胱癌p53、p21WAF1/CIP1和细胞周期素E(CyclinE)基因的表达、相互间的调控及其与膀胱肿瘤复发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检测64例有随访资料的膀胱癌患者p53、p21WAF1/CIP1、CyclinE基因和Ki-67抗原表达,并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Kaplan-Meier分析及Cox regression多因素分析.结果 p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