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临床诊治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j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1998—2012年手术治疗78例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患者,其中男45例,女33例,中位年龄39岁。对FNH诊断,MRI(80.56%∶19.40%,χ2=33.303,P=0.001)和CT(59.57%∶19.40%,χ2=21.24,P=0.001)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80.56%∶59.57%,χ2=4.171,P=0.041)。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57~202个月(中位156个月),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MRI对于FNH诊断准确率较高。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收治的62例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技术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均获治愈,1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术后再出血,无继发感染、严重胰漏等并发症。术中出血总量平均1 600 ml,手术用时平均135 min,切除脾脏用时平均55 min,平均住院12.5
期刊
目的评价钇-90(90Y)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PVT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搜索PubMed数据库,纳入1991—2017之间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共纳入17篇报道(662例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8个月,中位肿瘤控制率为68.4%,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在难治性肝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肝癌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超声发现新病灶2个。行左半肝切除+射频消融2例,右半肝切除+射频消融2例,左肝外叶切除+射频消融6例,右肝后叶切除+射频消融4例,非解剖性肝切除+射频消融2例。术中出血100~800 ml,手术平均时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总结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胆总管探查的方式分为经胆囊管、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总管切开三种手术方式。结果1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其中14例采用经胆囊管探查;78例采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探查,20采用胆总管切开探查。共有3例术
目的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首次外科治疗情况与无进展生存期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6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4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在首次外科切除后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首次接受外科切除的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与瘤内坏死(P<0.001)、瘤体分叶(P<0.001)、是否症状就诊(P=0.013)、肉
既往对于复发的胆总管结石多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反复开腹手术对患者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患者很痛苦,对于此类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相比传统开放术式的患者拥有明显低廉的费用及更少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快,同时并不增加手术治疗的风险性,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
目的探讨腹盆部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51例腹盆部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临床分型分为两组,局灶型Castleman病组(42例)和多中心型Castleman病组(9例)。结果局灶型42例患者中32例无症状(76%),其他伴腹部、腰背部疼痛、腹胀。病理以透明血管型为主(93%),41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世界上半数以上的肝细胞癌发生在我国,目前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精准手术切除。吲哚氰绿荧光成像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其在肝癌精准切除手术导航中获得了初步良好的效果。本文概述吲哚氰绿荧光成像技术在肝癌手术导航中的应用进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