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悟词句中感悟生活的美好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hexxjl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情分析]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的主题。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联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来体会安静这位特殊盲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是本课教学的基本思路。另外,本文情感丰富凝重,所提炼的对生命的感悟对四年级孩子来说会有些难度,除了具体感受安静丰富的内心世界之外,还可适当拓展学生所了解的人物,如千手观音的演员和地震灾区的人民等,使他们对文本的感悟建立在具体语言与具体形象之上,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设计理念]
  
  着力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用心去读书、用情去体验。通过品味词句、激情朗读、激发想象、情境体验、心灵对话,让学生真正读进课文里去,把课文读进自己的心里去,读出韵味,读出思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目标]
  
  1 复习、掌握生字新词。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选择地背诵课文有关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并能通过朗读、对话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初步学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生字新词
  [模块一]复习字词
  1 (播放课件:春天美景)沉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你想到了哪些有关春天的词语?
  2 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许多词语(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①浓郁飞翔弧线流连流畅小径瞬间穿梭
  ②磕磕绊绊清香袅袅花繁叶茂多姿多彩
  评价预设:“花繁叶茂、多姿多彩”这两个词都是形容春天的,你能不能再读一读?你的朗读让我似乎看到了那缤纷多彩的春景。你读“清香袅袅”时,让我感受到那芬香扑鼻的清晨。
  [点评]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生机勃勃的春景课件、教师动情的语言,调动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并相机积累巩固了词语。
  3 过渡:春天是个缤纷的世界,在春天也发生着许多动人的故事。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安静的内心,细细体会那令人怦然心动的画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
  巡视提示:①画出让你动情、动心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內心感受。②同学们读得多认真呀,我从你们的表情中感受到大家已经走进了春天,走进了安静的內心世界。
  
  二、聚焦“奇迹”,感受春之气息
  [模块二]热爱春天
  课件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极其准则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 对话:“穿梭”是什么意思?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安静在“穿梭”?从“穿梭、流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 小结:一个盲姑娘能够这样穿梭于花丛中,而且走得那样自如,那样轻盈,那样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着实让人感动。
  3 练习:是什么让这个盲姑娘的手极其准确地伸向沾有露珠的月季花?
  课件出示: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
  4 引读:“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①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以至于“在花香的引导下……”
  ②安静喜欢这芬芳扑鼻的春天,以至于“在花香的引导下……”
  ③她呼吸着、享受着这春光给她带来的美好,“在花香的引导下……”
  [点评]在品悟“穿梭”“流畅”“极其准确”等词语的基础上,通过说话练习、激情引读,让学生感受盲童安静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模块三]热爱生活
  课件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1 品悟:悄然、竟然、奇迹
  2 引读:①这是作者意想不到的。“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②这也是你我意想不到的。“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3 想象:如果当时你就在那儿,当你看到这一幕,你想说什么?
  4 体验:闭上眼睛,此时,你就是安静(课件播放音乐)你穿梭在花丛中,你慢慢伸出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你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一只蝴蝶。你感觉到了什么?
  5 小结:是啊,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安静的手中扑腾着,此时此刻安静也感受到生命在跳动,生命是那么美好。引读:“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6 想象:安静在她第八个人生的春天里,触摸到了一只蝴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她还会触摸到什么?
  7 小结:与其说她拢住了蝴蝶,不如说她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才有了这般灵性。引读:“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点评]这一情景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安静当时的感受,使学生与安静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了解到正是因为安静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才让她抓住了这一瞬间,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三、聚焦“张望”,感受生命的缤纷
  [模块四]生命美好
  课件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1 对话: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怎样叫“张望”?你能做个张望的动作吗?
  2 练习:安静看不见,但还在那儿张望,她仿佛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到了________。
  3 此刻安静的心也随着蝴蝶飞翔起来。引读:“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4 朗读:是啊,她在张望,张望心里的春天,她的心中一定也有梦想,此时正如蝴蝶般扇动翅膀,在她的缤纷世界中飞翔,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配乐朗读)
  5 小结:这让我想起海伦·凯勒说的一句话: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东西,还有一种内在的视觉,那就是用心看世界。安静,就是用她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触摸到了春天,让自己拥有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点评]抓住“张望”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设身处地地从盲女孩安静的角度去思考:她最想看到什么?巧妙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主人公对话,从而使 学生走进安静的內心世界,达到情感的共鸣,并通过说话、朗读把情感体验表达出来。
  
  四、升华情感,领悟生活真谛
  [模块五]创造生命
  课件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 对话:“谁”可以指什么人?
  2 练习:________都有生活的权利,只要_____,_____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 小结:是呀,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无论是残疾的,还是健康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创造,就会有一个缤纷的世界。
  4 拓展:我们生活中,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虽然他们身患残疾,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①看,(课件出示:《千手观音》)站在最前面的这位是邰丽华,她被评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节目精彩,更因为表演这一节目的演员都是聋哑人。她们在无声的境界中,创造出如此精彩的缤纷世界,感动着亿万观众。
  ②看,这是大家熟悉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
  5 引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①让我们谨记这句话吧:“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②让我们把这句话送给灾区人民:“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③让我们把这句话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点评]学生在体验、品味“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的时候,让他们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事迹,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上升到一个高度,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五、拓展阅读,加强语文实践
  
  [模块六]积累拓展
  1 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背诵下来。
  2 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并把收集到的资料及阅读后的感受,小组同学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
  [点评]“阅读链接”中海伦·凯勒所写的那段话,又一次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在领悟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教材,跳出文本,拓展更多的课外资源,阅读“生活”这本无字书。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内涵。
  
  [教学反思]
  
  《触摸春天》是一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地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本课教学基本贯彻了我的设计理念,使学生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评课之后我认真反思,发现有些地方需要改进。
  1 学生自由读书、思考、品味的时间不够充分。课文虽然语言优美,但由于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一些关键语句,体会起来有些困难。加上教师急于完成成教学目标,为了赶快进入下一环节,学生自由读书、品味的时间不够充分,致使对文本的体验不是很到位。如在理解重点句“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时,学生就无法理解和体验到那神奇的灵性:就是源于安静刘春天、刘生活的热爱。
  2 教师的引导、评价能力有待加强。课堂提问的语言有些单调,如“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一指向不太明确的问题就多次使用,致使学生回答起来有一定难度。对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有时不能迅速作出判断、评价、引导,在“言”“意”相互转换中,无法做到层层推进。
  
  (福建省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350600)
其他文献
在《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时代转身之际,从教60年、至今依然活跃在小学语文界的周一贯先生接受了本刊的专访,畅叙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态势和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现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一、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然和应然    陈永华(以下称为“陈”):周先生,您好!我记着在您的那本专著《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中置于卷头的那首诗:“情系教坛满头霜,笔耕舌耕默默忙。识得寂寞个中味,桃红李白话西窗
摘 要:部分高中生对排球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垫球上,他们可能还没有真正体会到排球运动的乐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排球基本技术的运用问题。本文提出四点建议: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技术运用能力;有效利用考核评价方式,以运用为主要目的;简化教学比赛规则,在运用中获得乐趣;关注学生身体感受,让运用顺利进行,旨在为一线同仁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垫球;运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
摘要: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中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把“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培育健康全人”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从体育课程、师资培养、校协联合、课外社团、体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走出了一条校协共融、体教相长的富有特色的职业学校体育工作之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立德树人;课程模式;校协联合;体育文化  中
[案例背景]  去年11月份接到通知,我将作为区第二届教学能手参加“区名师展示活动”。急性子的我马上投入挑选课文的忙碌之中。几经犹豫,最后决定执教《学会看病》一课。因为《学会看病》这篇课文讲的是作家毕淑敏和儿子的一个生活片段,虽然文章很长,但因为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文中的儿子又与五年级孩子的年龄相仿,所以学生读起来会有几分亲切感。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当时脑海中想得最多的就是“怎样把这样一篇冗长的略
《林海》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浙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林海的奇丽风光与其“兴国安邦”的特殊含义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娓娓道来,让我们不仅感到大兴安岭的“亲切与舒服”,更体会到文章语言的“亲切与舒服”。其中,对“岭”“林”“花”的描写以及作者的独特感受,既是对后文情感升华的铺垫,也是文章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时如何使学生在情与景、人与文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显得尤为重要。 
县里的“领雁工程”培训班开班了,我被选送参加为期两个月的脱产培训。我们这些蛰居乡村的“井蛙”有了开阔眼界的机会。培训快结束时,组里选我作代表上汇报课。在导师和组员的建议下,我选定了四年级上册选读课文《麻雀》。培训期间,我细读过王崧舟老师的磨课纪实《“磨”你千遍也不厌倦》,明白了好课必须通过一次次地磨砺实践,我也只有在“磨课”中去寻找成功。    一、莫被浮云遮望眼——研读文本,把握主题    试教
摘 要:以全国第八届中小学优秀体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中高中四节课课堂教学实例为测量样本,并着重分析了高一年级的足球课,对其“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证明:本体育课堂通过优化体育场地器材、有效践行“学、练、赛”等,增强课的密度和强度,对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技能、提高学生体能、提升课堂效果方面有好的影响,值得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学;赛;练;分析;课例  中图分类号:
摘要:本文结合疫情期间学校线上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基于发掘线上体育课优势的理念,通过对学校体育课和线上体育课多维度的分析与比较,设计并开设了线上足球运控球教学课,丰富了学生的运动练习形式,促进其养成自我学练习惯,提升教师的专业思辨维度。  关键词:线上体育教学;足球运控球;自主学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3-0021-03  202
一、引子   2009年4月,杭州市西湖区进修学校教研室组织开展了语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研究专题为“读写结合”,我校张丽敏老师执教的五下《金钱的魔力》在赛课中获得了一等奖。笔者全程参与了张老师赛前的磨课过程,就“读写结合点”的选择与设计,引发了进一步的思考。   二、《金钱的魔力》“读写结合点”设计呈现   三、思考与讨论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与呼吁。  3 初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 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理解信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