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开展现状研究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是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研究决定,旨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爱残疾青少年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青年志愿者在助残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动员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助残志愿服务,彰显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的公益活动。活动以“心手相牵 共享阳光”为主题口号,以残疾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建大学生志愿助残服务队深入残疾青少年之中开展多种多样的帮扶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阳光行动;现状;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做好对残疾青少年等群体的服务工作。为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传统美德,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2013年发起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大型活动,旨在通过助残志愿服务行动,推动建立助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切实为各类残疾人活动提供有效服务,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爱心与责任心,为实现社会主义中国梦贡献力量。通过一年多的实际工作我们取得了宝贵的助残实践经验,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紧密了学校与残疾人群体的联系,提高了残疾人群体对大学生的认可度。
  一、结合唐山市本地特殊市情,精心的部署和计划,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活动思路。
  (一)对唐山残障特殊人群的现状进行考查,为确定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提供准确的信息。
  唐山这座城市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背景,1976年7月28日,举世罕见的唐山大地震给唐山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据统计因震伤致截瘫者3817人,地震后,这些特殊人群大多数被唐山市、县、乡等18所截瘫疗养院所收留,少数人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家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影响,留守儿童、智障儿童等问题也逐渐凸显,作为这个特殊城市中的一员,我们有义务将扶残助残公益事业作为我们的一项使命。
  (二)组建稳定的“阳光活动”行动志愿服务队。
  服务队人员构成为优秀青年团员和青年教师党员并经过思想上的严格考查。其中青年团员全部为优秀的在校学生干部,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教师党员均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全部为财经系辅导员及专职教师,师能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在形成成熟的服务长效机制基础上,不断吸收青年教师和青年团员,优秀学生代表加入到助残团队中来,壮大助残志愿活动的力量。
  (三)建立稳定的爱心“益基金”,使其成为活动的保障力量。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以开展“节省一次餐费,奉献一份爱心”活动为依托,建立了志愿者助残济困专项爱心基金,基金来源为师生的自愿捐助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资助,由志愿者服务大队统一管理,受师生监督。此项基金专门用于帮扶社会困难群体、敬老助残等公益性日常志愿活动,并命名为“益基金”。
  (四)根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的建设志愿者助残服务基地。
  为了让助残志愿活动更加规范化,形成长效服务机制,除了拥有一支稳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之外,还先后与“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唐山市路南区培智学校”“唐山市路南区永乐园社区”等残疾人相对集中的机构共建了敬老、扶残、助残的长期定点志愿服务基地。
  (五)创新活动载体和活动内容
  一是开展教育技能培训。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或教育科普培训,联合学院信息工程系等相关专业志愿者团队,帮助有一定条件的残疾人学习电脑操作等实用技能培训。
  二是开展上门服务。开展上门走访残疾人活动,与社区,市残联形成联系,特别是对不在集中残疾人机构的社区残疾人进行摸底调查,进行上门慰问走访。
  三是社会公益服务。为各类残疾人的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志愿服务;为与助残事业相关的各种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结合每年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全国助残日”(5月份第三个星期日)、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等相关助残日,到社区、福利院、截瘫疗养院、培智学校开展慰问、义务劳动、义诊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并送上关怀和小礼物。
  二、助残志愿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大学生虽然对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有所了解 ,但缺乏深度了解;了解的途径虽然多样化,但途径较为集中。了解的途径主要是“学校开展的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和“社区开展的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二)大多数大学生积极参加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参加的途径、场所多样化,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呈短期性,参加的途径、场所较为集中,涉及范围较小。开展活动的场所大都集中在学校和敬老院,深入社区、家庭和事业单位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力度仍需加大。
  (三)大多数大学生参加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总体上是积极的、理性的、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参加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动机盲目和具有功利性。
  (四)大多数大学生助残志愿者缺乏培训,且培训结构单一。大多数大学生对参加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的必要性和内容都有正确的认识,但他们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却很少经过培训,且培训的工作主要由学校来承担,社区、残联和社会非政府组织等相关部门发挥的作用较小。
  三、完善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的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养志愿服务意识。
  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有利于营造一个相互交往、相互帮助的和谐发展氛围,最大程度的挖掘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唐山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养他们的志愿服务意识。
  (二)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在助残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自我认知教育。
  首先,促使大学生志愿者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体现了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是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次,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志愿服务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所以志愿服务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高校作为志愿服务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要肩负起营造良好校园志愿服务文化氛围的重任。因此,高校要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次数和力度,通过开展讲座、论坛、课程讲解、开设咨询窗口、志愿体验等活动,努力营造一个人人了解志愿服务活动,人人向往志愿服务活动,人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的培训机制。
  作为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大学生如果不了解所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的性质和内容,就难以从心理上认同志愿服务的理念,会大大降低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因此,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之前,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充分了解活动的性质、内容等基本信息,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和专业性的指导,完善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的培训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助残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杰出代表,是这一事业的主力军,他们与志愿服务一起茁壮成长,助残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大学生参加和谐社会建设、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教育载体。
  参考文献:
  [1] 沈燎.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动机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169一172.
  [2]贠天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育人实效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
  [3] 黄飞燕.关于新时期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06:214-216.
其他文献
【课前回放】9月27日,星期五上午,我在五(2)班有两节课,分别是第二节的品社和第三节的音乐。这天品社课上的是《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广州市花都区雅瑶中学创办于1984年,原属广州市白云区,2002年划归花都区管理,2007年易地新建。
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有用的地理”,遵循这一理念
梅州市梅江区鸿都小学创办于2005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1264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05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2个,师生1700多人,其中小学副高级职称教师1人、中级职称教师58人、广东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为知识而知识的陋习,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就不能形成高的英语素质.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让知识“活起来”,就要改变传统观念,为学生
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数学情境”是“人化”的,需要创设才能生成,教学实践中教学策略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其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效果
【摘 要】在我国城市化进城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由于无法在务工所在地解决子女就读问题,一个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并迅速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涌现出大量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研究、教育问题研究、对策研究等问题。笔者参阅大量文献,进行实证调研后,认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有夸大、不实之嫌。在下文中进行了相关论述,以期还原留守儿童问题的真实状况。  【关键词】留守儿童;研究;思考  
舞台朗诵是一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舞台表演艺术。近年来,关于提高舞台朗诵表现质量的相关研究也是层出不穷。但是纵观这些研究,多局限于朗诵技巧、朗诵者修养等方面,没
社会的快速进步,促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本文就大学生创办教育培训机构如何获得最大效益进行讨论。该文以达州市为例,先通过对本地的培训机构进行问卷调查,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三类
【摘 要】随着工商业、旅游业的兴旺和发达,石油开采、石油运输等导致的海洋溢油污染越来越频繁,海洋环境日益严重。本文就当今海洋溢油污染的情况,介绍了海洋溢油的来源、现状以及危害,并且对海洋溢油污染的治理,分别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技术角度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海洋溢油;治理技术;环境污染  1.前言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全球能源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而石油正是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