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职教美德教育成果 培育职教卓越匠心文化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弘扬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美德,落实立德树人是职业院校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9月7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主办,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奋进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年度会议暨职业教育中华传统美德优秀成果展”在佛山召开。
  大会概况: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示职业院校美德教育成果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职教行活动”组委会主任、中国教育报刊社原书记、社长李曜升,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王自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会长、“职教行活动”组委会副主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开放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史薇,“职教行活动”组委会委员、广东轻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杜安国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职业院校、媒体代表等约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主题为“展示职教美德教育成果,培育职教卓越匠心文化”,旨在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美德,培育职业教育卓越匠心文化,展示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成果,推动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华传统美德一百句》的首发仪式。该书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分会秘书处、“职教行活动”组委会秘书处策划组织编写,鲁昕担任编委会主任,李曜升、王键、王建林等24位专家担任编委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融为一体为宗旨,策划《中华传统美德一百句》作为“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读本,以传承、经典、简明易学的方式推动职业教育系统普及、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开幕式上,鲁昕作了题为“在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主旨报告。她表示,我们要在中华文化绵延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体味职业教育文化的根脉、根基、根本。她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职业教育文化的根脉;坚定职教文化自信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职业教育文化就是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中去寻找根与魂,去阐释时代价值。她从中华文化自信、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史、大国文明传承创新、大国工艺贡献四个维度重新阐释了班墨匠心文化。要在传统文化中发现、挖掘现代美,用卓越定义匠心。
  谢俐作了题为“全面推进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报告。他号召职业教育战线更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批示精神,将培养大国工匠和继承优良传统紧密结合,创新思路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以永远在奋进的姿态和冲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他要求职业院校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学校美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不断丰富中华美德职教行活动内容,不断树立典型和营造良好氛围,把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推向深入,培养具有中华传统美德和精湛技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李曜升在讲话中表示“职教行活动”启动一年来,在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和全国职业院校的积极参与下,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整个活动健康有序,每个环节深入扎实进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对未来提出了三点展望,一是要继续推动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二是要推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要推动“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成为品牌。他指出,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活动向纵深推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中华传统美德在职业院校广大师生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杜安国在大会上致欢迎辞,并对广东轻工职业学院中华传统美德育人工作作了介绍,指出该校着力构建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泛在思政”大素质教育体系,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主渠道,以党建、思政、传统、专业“四个文化”进社区、进宿舍、进食堂、进教室、进实训室为平台载体,以“铸魂、塑行、明德、强技”四项工程、“岭南文化传承工程”等为抓手,打造了“美德主题微课”“广钟大师工作室”“粤剧进校园”“古法造纸”“龙舟队”“醒狮队”“传统茶艺”等一批传统文化项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润物无声中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深打上“广轻制造”的烙印。
  分享交流: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
  当天下午,大会组织了分享系列交流活动,分别设置了“闻·感悟”“聚·交流”“述·分享”“宣·荣誉”等环节,嘉宾们的真知灼见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赢得现场参会者的连连好评,是一场大师经验分享、智慧交流的盛会。
  在“闻·感悟”环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刘传铭作题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的报告,他阐释了中华传统美德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时代价值,他从行为规范、职业操守、学统智慧、道统崇尚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关系,并引用《论语》讲述了传统美德的关键性思想。
  在“聚·交流”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德忠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北外传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为题,介绍了学校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实践。上海市“职教行活动”牵头单位、“职教行活动”组委会委员、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涛,湖南省“职教行活动”牵头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姚和芳,四川省“职教行活动”牵头单位、“职教行活动”组委会委员、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东平,重庆市“职教行活动”牵头单位、“职教行活动”组委会委员、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官成作大会交流,四位书记介绍了一年来本地区职业院校开展“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的情况、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在“述·分享”环节,获得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优秀成果的8所院校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分享他们在促进职业教育与中华传统美德相融合方面的有益探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卢坤建以“弘扬粤剧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美德教育”为题进行交流;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纯江以“依托南岸艺社,塑现代工匠”为题进行交流;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袁定明以“弘扬传统美德,铸就大医精诚”为题进行交流;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院长李雪以“校园文化铸魂,工匠精神报国,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实践创新”为题进行交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霍雄飞以“推动‘劳动四育’,传承劳动精神,培养新时代劳动者——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百年劳动教育”为题进行交流;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立波以“构建劳动美德育人体系,树立商科职教典范”为题进行交流;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雄伟以“中华美德教育推‘四进’,职业素养培养有‘三度’”为题进行交流;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吴德银以“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卓越匠心品质学子”为题进行交流。
  在“宣·荣誉”环节,公布了全国职业院校“奋进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优秀成果获奖名单。鲁昕、谢俐、李曜升等与会领导分别为获奖的45个院校代表颁发全国职业院校“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优秀成果证书。
  此外,与会领导与嘉宾代表还参观了全国职业院校“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优秀成果展,并开展了热烈的交流。
  责任编辑 魏家坚
其他文献
可见光通信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具有频谱资源丰富、绿色节能、保密安全、没有电磁干扰等优点。VLC随着白光LED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兴起,成为了科研领域热门话题。
古城医院特聘山西名医治癫痫“癫痫”俗称羊羔风,是一种突发性的大脑神经功能失调疾病,发作时令人望而生畏,一般难以根治。古今中外,多少医生为之呕心呖血,多少患者被它折磨的愁肠
介绍了嘉荫县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建议.
磁矢位的边值问题是"电磁场"课程中关于恒定磁场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普遍反映的难点。本文对平行平面场中磁矢位的边界方程,进行了证明,同时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对比分析了利用
本文通过对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与现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了新准则的变化,并就实施新准则的重点与难点进行了剖析。
笔者认为对称的经济事项应多采用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但对于某些对称的经济事项,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不对称,由此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后果。本文就会计处理对称性的意
人们经常把那些不知道疲倦、拼命做某一件事情的人说成是机器,比如称拼命挣钱的人是赚钱的机器。然而,人真的是机器吗?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老掉牙,而且显得有些迂腐。但是,有关它的回
自创商誉确认的问题一直是会计学界争论的焦点.由于企业账面净资产和股票市价所形成的价值"黑洞"越来越大,客观上自创商誉的计量就被摆到了突出地位.笔者认为,自创商誉的计量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学会成立于1984年,十几年来,由成立之初的6个专业委员会,300多名会员,发展到今天33个专业委员会,4500多名会员,是北京市普教系统最大的区县级学会.
在“单片机”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基础上,以任务驱动方式增加一门创新设计实践课,让学生完成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并完成样机的制作与调试。实践证明,开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