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湖南卷文言虚词考查热点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2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有针对性地备考文言虚词的考查热点,了解高考时会考什么、怎么考,就必须对前几年的高考真题做些研究和归纳性的工作,只有在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命题情况的前提下,才能有备无患,指导我们复习备考。
  我们不妨以湖南卷为例,研究一下近4年来的高考文言虚词考题,再进行专项训练。
  
  一、高考真题解析
  
  例1 (2009年湖南卷第10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为变亦酷矣 /吾其还也
  B. 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C. 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D. 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解析】这道题重点考查对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具体来说,A项中的“其”字,前者为代词,可译为“他”,后者为语气副词,可译为“还是”;B项中的“于”字,前者、后者均为介词,但前者可不译,而后者译为“对”;D项中的“者”字,前者为名词,后者表示停顿,与“也”一起表判断。
  【参考答案】C。
  例2 (2008年湖南卷第11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B. 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 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D. 使与之游,待之极厚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解析】此题仍然测试了4个文言虚词,A项中的两个“因”不同,前一个可解释为“所以”,后一个可理解为“趁机”。B项中的两个“以”不同,前一个可解释为“因”,后一个可解释为“用”。C项中的两个“其”相同,均可解释为“他们的”。D项中的两个“与”不同,前一个可解释为“随”,介词;后一个可解释为“和”,连词。
  【参考答案】C。
  例3 (2007年湖南卷第10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 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 /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C. 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 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 /故燕王欲结于君
  【解析】湖南卷考文言虚词的题目均未超纲。你看以上几个,A项的两个“之”相同,均为主谓之间的“之”字,无义,不译。B项的两个“其”不同,前一个可解释为“他”,后一个可解释为“那”。C项的两个“则”不同,前一个可解释为“假若”,后一个可解释为“那么、就”。D项的两个“于”不同,前一个可解释为“比”,后一个可解释为“和”。
  【参考答案】A。
  例4 (2006年湖南卷第11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逮乎宋世,周子复生于斯/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 亦每缀以排比之句/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 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 上与《诗经》《周易》同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解析】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必须弄懂句子与全文的大意,不能孤立地去理解或解释。具体来看,A项的两个“乎”不同,前一个可解释为“于”,后一个为语气助词,不译。B项的两个“以”相同,均可解释为“用”。C项的两个“而”不同,前一个可解释为“可是”,后一个是表示并列的连词,可译可不译。D项的两个“与”不同,前一个可解释为“赐予”,后一个可解释为“和、跟”。
  【参考答案】B。
  
  二、命题形式与考查频率
  
  通过研究湖南卷2006到2009年的试题,发现均为四选一的选择题形式,设计提问均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这样的模式。命题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没有大的变化。
  2009年考查了“其、于、以、者”这4个文言虚词,2008年考查了“因、以、其、与”这4个文言虚词,2007年考查了“之、其、则、于”这4个文言虚词,2006年考查了“乎、以、而、与”这4个文言虚词。
  “以、其”均出现了3次,“于、与”均出现了2次,“而、者、因、之、乎”各出现了1次。也就是说,考得最多频率最高的是“以、其”这2个文言虚词。
  高考大纲所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从湖南卷这几年的文言虚词考查来看,均未超纲,命题都在考试大纲范围之内。
  
  三、复习建议
  
  基于以上对命题的分析、探究,在进行文言虚词的复习备考时,只要我们把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逐一攻克,就完全可以从容应对。平时不必去钻研什么偏题怪题,更不必去猜题押题,只要进行文言虚词的常见常用意义解释、训练即可。
  要特别提醒的是,往年考查过的文言虚词仍然要注意,它仍然有可能重复考查。因为一个文言虚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意思,到了另外一个句子中就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意思了。所以,尽管看上去是重复考查,但实际意义是在变化的。比如“以、其、而、之”这几个虚词,一定要反复进行训练,掌握它们的所有义项,争取做到一见到它们就基本上可以感知出它们的意思。
  有人认为,文言虚词很难学,这是错误的认识。我认为文言虚词并不难学,尽管文言虚词的意义比较多、比较虚化,但因为数量少,只要求掌握18个,所以,是完全可以学好的。只要你树立信心,没有学不好的文言虚词。
  
  四、训练技巧
  
  学文言虚词要善于总结、归纳,用总结、归纳法学习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掌握文言虚词“之”字,你就可以归纳其所有义项:①作代词(代人、物、事等);②作动词(到、去、往);③主谓间(无义,不译);④延音词(无义,不译);⑤作定语后置或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无义,不译);⑥结构助词“的”。“之”字的所有义项无外乎就是这么六大类,只要你归纳掌握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出现文言“之”字,都可以进行推敲求解。
  历年来的湖南卷高考试题表明,“以”“而”这两个文言虚词,是考查频率最高的两个,是不能不进行总结、归纳而确切掌握的。比如文言虚词“而”,它虽有多达五种词性:代词、动词、连词、副词、助词。但考查“而”字,绝大多数是考其作连词时的义项。“而”字作连词时,只要看清其连接的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即可确解。其连接的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大概有: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补充关系、修饰关系。
  比如2009年安徽卷第5小题A项:“遂扫石而坐/弃甲曳兵而走”。这两句中的“而”字均是连词,“扫石”是一个动作,“坐”是一个动作,用“而”把它们连接起来,后一个动作是紧承前一个动作而来的,所以无疑就是承接关系了;而“弃甲曳兵”和“走”这两个动作就是前一个修饰后一个的,所以无疑就是修饰关系了,修饰关系的“而”字一般都可以解释为“的、地”这样的意思。
  这种总结、归纳进行得多了,对我们学习文言虚词是十分有好处的。
  如果平时有了这种总结、归纳的功底,那么在考场上就可以直接运用了。在考场上稍微改变一下,我用八个字来说就是:象本结合,知推并用。“象”即文言虚词本身所具有的各个义项的表象;“本”即根本,也就是具体所给出的文言句子,把文言虚词本身所具有的各个义项和具体的文言句子结合起来推敲,是很快就可确解的;“知”即对于文言虚词的知识;“推”就是推敲,根据具体文言句子以及该文言虚词的各个义项进行推敲确定。这就是“象本结合,知推并用”的解题技巧。
  我们用此技巧来推敲一下2009年北京卷的文言虚词求解步骤: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 ①及项梁之薛?摇?摇②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C. ①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摇?摇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
  D. ①度吾所能行为之?摇?摇②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我们分四步走,就可以解答这道题:
  第一步:明确考了哪四个文言虚词,一看便知是:因、之、以、所。
  第二步:想一想这四个文言虚词平时都进行过归纳、总结么?如果进行过,心中就有底了。具体来说就是“因、之、以、所”各有哪些义项,在脑海里一一进行回放。
  第三步:结合试题所给的文言句子进行推敲,象本结合,知推并用,很快就能准确地推敲出“因、之、以、所”四个虚词的确切意义:A项均为介词“趁机”;B项:到(动词)/的(助词);C项:按照(介词)/在(介词);D项:所字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或不译/被(介词)/被动句固定句式“为……所”。所以答案是A。
  第四步:回头检查,把所解释的意义,代入句子中去验证,看看整体意思是否和谐、统一、合理。
  有了平时的积累,解答文言虚词题,有时可以在没读原文或读不懂原文的情况下顺利解答。也就是说,平时对文言虚词义项的总结、归纳,熟知其“表象”,能够大大地帮助我们推敲、确定一个文言虚词的确切意义。
  (编辑 文 墨)
其他文献
[考点阐释]  关于高考作文“材料丰富”,《考试大纲》有四点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其中“材料丰富”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赡,血肉丰满。写记叙文,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场景描写突出;写议论文,论据丰富而典型,论证全面而有力。这是针对近年来高考作文内容空洞单一、论据苍白无力的现状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考生要善于观察思考,勤于从生活、阅读中汲取新鲜的营养,不断丰
高校“文理兼收”专业一览    如今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高校设有文史类专业,传统的文史类高校也设有理工类专业。许多专业具有双重功能,既招收文科生,也招收理科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理兼收”。具有“文理”双向学科背景的学生既有理科缜密的思维,又有文科的策划统筹能力,因此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经济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艺术类、中医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公共管理类、新闻传播学类等学科大类中,
[素材传真]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69岁的农村老太柴小女为救4名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事迹感动了十里八乡,感动了万千网友。众多网友称她为“最美奶奶”。  8月12日下午4时左右,12岁的程浩杰陪着奶奶柴小女到湍河边洗衣服。不远处是4个本村的学生——褚玉田、褚贝贝在河堤旁刷洗编织袋,庞彦召、闫圆圆在河里嬉戏打闹。衣服很快洗完了,就在程浩杰和奶奶拿着洗完的衣服往河岸上走时,突然听到一声“救
一、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中关于“扩展语句”部分的要求,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即将若干词语合理地扩展成一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成一段话。其特点是“变简为繁”,属于“表达应用”范畴,能力层级为D级。“扩展语句”题的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一般比较简洁、凝练,或单纯、简略。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符合试题要求。  2008年的高
Rihanna does not Want to become Another Britney  Rihanna’s success story can be called a beautiful legend. Before her entry into American pop music industry,she was only an ordinary music lover on the
摄影师把相机放在这个位置上将近6个月,希望捕捉到那些强壮的捕食者——灰熊的身影。黄石国家公园的巡逻员故意将动物的尸体留在这个远离道路的地方,以便让熊能够接近。这张壮观的照片是从20万张照片中挑选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因为大量捕杀,灰熊的数量急剧下降,经过30多年的保护,数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然而,为了避免其种群过于庞大,前段时间美国有关部门把灰熊移出了《濒危物种法案》的保护名单,这无疑会对灰
我能做的 仅此而已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日子里,一架英国战机在敌占区执行任务时不幸暴露了。德军高射炮齐发,很多炮弹击中飞机,有的炮弹甚至直接打进了油箱,但这些炮弹在油箱里竟然没有爆炸,真是不可思议。  后来技师从飞机油箱里取出了11枚高射炮弹,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个个完好无损!11枚炮弹被解体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弹壳里根本没有炸药。在其中一个弹壳里,有人发现了一张用捷克语写的字条,上面写着:“我能做的
错点1 误用不定式作宾语    要表示汉语的“建议做某事”,英语通常用 suggest doing sth,而不能用 suggest to do sth。如:  他建议坐飞机去,可我认为这样花费太大。  正:He suggested going by plane, but I thought it would cost too much.   误:He suggested to go by pla
空军今年起只招收地方普通中学的应届文、理科毕业生,不再招收参加当年高考的往届生;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年龄限为16至19岁,与以往相比,应届高中生报考的最大年龄从20岁减小到19岁;应届文、理科高中业学生均可报考,但文科生招收数额不超过总计划数的20名。  参加空军招飞的考生除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外,还要通过空军集中选拔录取阶段组织的文化二次选拔,文化二次选拔主要进行数学和外语(外语限考英、俄语)测试。考生
19世纪中期,一个名叫莫尼埃的花匠急需一批大花盆,可当时买不到那么大的花盆,于是他便自己动手用水泥做了几个大花盆。花盆做好了,但在来回搬动时,许多花盆裂开了。他灵机一动,用铁丝一圈一圈地把花盆缠起来,再涂上一层水泥,等水泥干了,他发现花盆变得特别结实,用锤子敲也不会裂开。  莫尼埃不知道,他已在无意中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他更不知道,在他之前,法国的兰博特已经发明了这种建筑材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