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思想情感的含蓄性详解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涉及思想情感的很多,为了帮助同学们准确地把握某一语句、语段、篇章的思想情感,此文从含蓄性角度加以深入分析,相信会对大家提高应试能力有所帮助。
  有一个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宋朝设有翰林图画院,用考画来取仕。每年都让考生根据一个诗句来作画。有一年,诗句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这“花”和“马蹄”都是实物,“踏”和“归来”都是行为,都好用画笔描摹。而“香”呢,是无形的东西,用画笔无法画出,但又要用某种方式来表现。试卷交上,有人画一人骑马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人画一个人骑马归来,马蹄上沾着几片花瓣。这样的画法虽很实在,但没能真正表现出“香”味来。而有一位考生则因画面构思的巧妙得以胜出:一个人骑马归来,有几只美丽的蝴蝶追逐着正在奔走的马蹄。这画确是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意境。
  这个故事想必同学们都很熟悉。实际上,这个故事是在谈艺术的含蓄性。
  中国文化,无论是绘画还是文学,向来是崇尚含蓄的。《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德,才情之佳会也。”关于“隐秀”的含义,刘勰说:“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意思是说,文章语言里没有用一个表示情思的文字,但情思却含蓄地表现出来了,这就叫做“隐”;文章中表层的形象描摹,要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就叫做“秀”。文艺作品中作家的思想倾向总是藏于作品和艺术形象之中的。“隐秀”之文,具有双重性质,表层是形象的,深层是主观的。刘勰认为,自古以来,“隐秀”之文都是美好的篇章,集中体现了文人的才华。宋代的司空图对诗歌的含蓄也是啧啧称道,说这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历史上的文人大都鄙弃文字的直白裸露。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元稹、白居易,因为作品浅易、直白,贴近生活,接近民众,结果受到了别人的嘲讽,甚至是辱骂。司空图就觉得元、白的诗歌像是有一股子蛮力,但是实在是缺乏功力,就像大街上放开喉咙叫卖的酒家。清代王渔洋则更不客气,认为元、白不仅像串街走巷的卖酒人,还像个卖肉的屠夫。他常常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轻易地去读元、白的诗歌。白居易写作的追求是“欲老妇亦知”,他没有想到,后人这样指责他。
  按照刘勰的说法,好的文字必须具备两个层面:表层(隐秀的“秀”)、深层(隐秀的“隐”)。表层是文字描摹的东西,应该如同山水画卷,勾勒形貌,山势当巍峨,流水自潺湲,触目皆逼真。深层是藏于形象之下的情思,有如画面氤氲而出的精神气韵,反复咀嚼,满口芳香。表层的东西是再现性的,生动而形象,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历其事。这样的文字能为情思准备好寄居的屋舍。深层的东西是表现性的,或为思想,或为情感,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或者是浓重的感染。
  含蓄是一种关于深“藏”的艺术,藏得越深,藏得越巧,艺术的含蓄就越发纯正。情思深藏于词语之内,代表着一个人的语言工夫。情思深藏于事物,深藏于景物。深藏于人物,代表着一个人的技巧功底。而将情思藏于篇章,则表现出一个人的章法驾御水准。
  文学大师都有着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能对语言文字做出特殊的处理,赋予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彰显它们的活力,并且借以传情达意。
  徐志摩的散文《翡冷翠山居闲话》,有一段文字令人称道。原文是这样的: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吉卜赛人,装一个猎户;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领结,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条这边艳色的长巾包在你的头上,学一个太平军的头目,或是拜伦那埃及装的姿态;但最要紧的是穿上你最旧的旧鞋。别管他模样不佳,他们是顶可爱的好友,他们承着你的体重却不叫你记起你还有一双脚在你的底下。
  (2004年湖南卷)
  芸芸众生,人生百态,这里为什么非要“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吉卜赛人,装一个猎户”呢?答案就在词语的文化意蕴里。牧童、渔翁、农夫,这三个词语都有浓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国画里有牧童牛背横笛的场景。诗歌有“骑牛远远”,“短笛横吹”的形象。国画有渔翁垂钓的图卷,诗歌有“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欺乃一声山水绿”的描写。农夫则向来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羲皇上人形象。这三类人都是远离喧嚣,不染尘俗,自由自在。吉卜赛人,又称茨冈人,性格热情,奔放洒脱,居无定所,行无定踪。生活无拘无束。猎户呢?终日行走深林,跨越山川,也是一类趣味盎然、逍遥倜傥的人群。不管是牧童、渔翁、农夫,还是吉卜赛人、猎户(隐秀的“秀”),他们都是最无拘无束的。是最接近大自然的、最自由的,这恰好与山中作客的野趣相吻合,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隐秀的“隐”)。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也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之道。文学艺术的含蓄,无外乎是将情思藏于事物背后,藏于景物之中,藏于人物情节。
  画家、散文家丰子恺的《杨柳》,就是借了“杨柳”的由头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的:
  听人说,这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杨柳树不要吃人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一无用处,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日“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凡,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
  (2006年辽宁卷)
  杨柳具有什么品质呢?有两点:“贱”而有用,而非“贵”无用;高而能下,而非高而忘本(隐秀的“秀”)。杨柳的这些品质正是丰子恺人生观念委婉诉说,不逐富贵荣华,超越世俗名利,恬淡里孕育生命的崇高,平凡里成长精神的伟大(隐秀的“隐”)。
  作者借杨柳传达的思想感情,不同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也不同于“杨柳岸,晓风残月”。这表现在作者对“杨柳”有意地描摹上.作者以“牡丹花”、“葡萄藤”衬托“杨柳”这个主体形象,写出其独特的下垂姿态。使 其形象显得更加饱满。作者独特的情思也就深蕴其中了。
  汪曾祺《北京的胡同》的结尾用了一些笔墨刻画场景,描写景物,显出凄凉的氛围。文章写道: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鸟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封闭的胡同以及它所象征的保守文化,显然已经不再适应商品时代,消亡是历史的必然。“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汪曾祺清醒地认识到“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因此,景物描写中有着庆幸和欣喜。但是“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胡同和胡同文化有过它的辉煌,曾经是合理地存在,因而,文字里充满着沧海桑田的无奈与伤感。唉,“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很多时候,真挚的情感是通过细节的生动刻画来实现的,朱自清的《背影》里描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细节。就字字浸透着感人肺腑的父子之情。南朝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曾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一个场景,那里有两个人,人有面目表情,有言语动作,有相关的物品,这些都是真实而动人的。朱自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下来。字里行间浸润着父子之间的深情,让每一位读者感动。
  文学情思的深藏艺术可以表现为整篇文学作品的宏大构思。一部作品,总要有主旨,要有借以表现主旨的文学形象。主旨,是全篇的主题,包括思想和情感。思想,是作家对人、物、事思索的结论;感情,是喜怒、哀乐、爱憎之类的情感。文学形象的用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某一形象当作引子,一种是以文学形象作为寄托物和载体。传统中医用药,总是先下些药引,然后才真正运用治病的良药。散文家多用这个方法,他们常常采用这样的思路:描绘某文学形象(某人、某物、某景或某个现象),而后用心灵细腻地感受之,用联想广泛地拓展,最后卒章显志,或者画龙点睛.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我们学过的名篇很多都是这样的策略,如矛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以文学形象作为寄托物和载体的方法,就是浓墨重彩地描写某文学形象(某人、某物、某景或某个现象),除了巧妙的模糊性暗示.再也从文章表面看不到作者情思的踪迹。小说家更热衷这个笔法,但散文家也同样擅于驾驭,如高尔基的《海燕》、鲁迅的《秋夜》就是如此。
其他文献
遴选9名(男性7名,女性2名)患浅表性膀胱癌病人,采用巴斯德株BCG(120mg溶于生理盐水)膀胱内滴注法治疗。6周后以3H-标记胸腺嘧啶核苷参入,检查外周血单核细胞对BCG培养滤液(CF)、结核菌素
“以诚为本,以信立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几千年来,这些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薪火世代相传,而诚实守信、自主学习则是一名合格中学生应该遵循的行为原则。然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介入性磁共振成像 (interven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IMRI)指在磁共振成像技术引导下的介入操作 ,是融介入诊断、治疗及MRI技术于一体的一项新技术。IMRI具有多方位
回想起来,昨天我还在牙牙学语,今天就成了亭亭少女,时间是最好的见证。昨天,童年像一叶扁舟,漂向了记忆深处。她像一个匆匆的过客,笑着,跑着,刚从滑滑梯上溜下,就匆匆跑开了,
世界先进国家高层房屋都带建地下建筑,结构合理,节约土地。本文探讨了我国在多层住宅下建造地下建筑的可推广性与合理性。 The high-rise houses in the advanced countries
当你的爱成为一种追逐甚或放纵,那么爱孩子的理性和界限就会被轻易粉碎。每到春暖花开时,我住所隔壁的一所大学鸟语花香,美不胜收,一次次成为爱花人云集之地,每一枝花,每一朵
面对当下亚洲生活的流变与潮流,我们越来越无法凭借传统的符号与力量概括整个亚洲的气质,我们该如何回溯过去亚洲的传统生活?如何解读当代亚洲生活出现的新变化?如何想象未来
美洲鹫:分布美洲,体型较大,头颈裸露而有肉瘤,以腐肉为食。安第斯神鹫(南美神鹰)是世界上最大的猛禽,体长1.5米,展翅达3米,体重达10千克。加州神鹫(北美神鹰)分布于美国加利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