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SPOC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531313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 2014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在教育技术学领域SPOC研究方向选取了423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Bicomb 2.0软件生成了SPOC的高频关键词和共词矩阵;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共词分析,对近4年国内SPOC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量化分析与总结。本文研究发现,国内SPOC研究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和四个研究热点進行。两条主线是SPOC的理论特点和SPOC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现;四个研究热点是SPOC教学模式、SPOC教学设计、SPOC应用及SPOC的在线学习。而对发展趋势的预测认为,未来SPOC的应用领域将更加趋于专业化,更注重教学效率的提高,SPOC将有可能替代MOOC成为在线学习的主流,小规模、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关键词:SPOC;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词频分析法;共词聚类法;多维尺度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11-0005-05
  一、研究背景
  自2011年以来,MOOC成为教育界的热词,受到大量学者的关注。MOOC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也改变了单一的传统课堂形式。[1]但是,近几年来,随着MOOC研究的深入,其高学习率和低通过率等劣势也越来越显著。因此现在出现了许多新的样式以对其进行修正,如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DLMOOC(深度学习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R(大众开放在线研究课程)[2]等。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SPOC是MOOC和传统课堂的融合,并在软件工程这门课中进行了实际的应用,[3] SPOC是后MOOC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课程。它既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也可以用网上网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上课;它主要是针对MOOC辍学率高、缺少互动等问题而产生的混合教学模式。国外最早由哈佛大学、宾汉姆顿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等大学开设了SPOC课程并进行了实践。哈佛大学在edX平台上专门设立了“哈佛在线课堂”尝试SPOC模式。用严格的标准选拔学习者,并对课程的规模进行了规定。[4]
  国内最早由清华大学在“学堂在线”的平台上开设了SPOC课程。我国学者康叶钦将SPOC翻译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5]对SPOC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也开始在一些平台上开设SPOC课程。随着SPOC的出现,国内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SPOC。
  本研究采用词频分析法、共词聚类分析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相结合,对国内SPOC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以期对SPOC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做出量化的分析和预测。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样本的选取
  本论文的研究样本出自中国知网,时间范围为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高级检索页面,以篇名为检索字段,选取“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校本慕课”、“私播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小规模在线课程”为检索词,其中选用的逻辑词为“or”,并且在文献分类目录里选择社会科学II辑中的电化教育进行检索,返回655条论文记录(检索时间是2017年12月31日)。共搜索到的文献655篇为研究对象总体范围,通过人工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后,综合“被引频次”、“下载频次”、“文献来源”等因素,最终选择了相关的423篇文献为研究样本。
  2.研究方法与工具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词频分析法、共词聚类分析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
  词频分析法是利用关键词在某一研究领域学术论文中出现次数的高低,来确定这一领域的核心内容和热点内容。[6]
  共词聚类法是指在不确定关键词分类标准的情况下,按照距离的远近将这些关键词进行分类,分为同一类的关键词其相关性会大一些,分为不同类的关键词其相关性就越小。[7]
  多维尺度分析法是用二维或三维空间来呈现多个关键词间的关系的方法。即利用平面距离来揭示各个关键词的相似性,对关键词进行定位、分析和归类。[8]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进行数据的统计,使用Excel进行矩阵的转换,采用SPSS进行数据的共词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其中,Bicomb是由中国医科大学开发的书目共现分析系统。从中国知网下载所需的文献记录后,Bicomb软件就可以对文献记录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就可以提取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共现矩阵等基础数据。[9]
  三、研究内容及流程
  采用Bicomb 2.0软件得出的高频关键词能够反映出学科研究领域的焦点,而且能进一步反映其发展趋势。
  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收集数据,从CNKI中检索出来的423篇文献中导出Bicomb 2.0软件需要的文本格式
  2.本研究利用Bicomb 2.0软件获得了SPOC的高频关键词频数统计表和共现矩阵
  (1)进行项目的建立,在软件新建项目中填写项目编号为20170901,格式类型选择“.cnki”。
  (2)进行字段的提取,导入文本文件进行内容的提取,完成后可以选择字段,字段包括关键词、作者、标题等;这里笔者选择了关键词作为字段,共提取出1695个关键词。
  (3)进行数据的清洗,中文关键词存在同义词现象,本研究将MOOCs、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等关键词统一用MOOC替换;将SPOCS、校本慕课、小型私人在线课程、小规模限制性课程、小规模私密在线课程等关键词统一用SPOC代替。   (4)进行频数统计,将阈值设置为5后导出关键词的频数统计结果。
  (5)进行矩阵生成,在这里也将阈值设置为5,进而生成共现矩阵。
  3.将共现矩阵导入Excel软件中用函数Ochiai系数得到关键词的相似矩阵,在Excel中用“1”与相似矩阵全部数值相减,得到相异矩阵[10]
  4.将相异矩阵导入SPSS 19.0软件,进行共词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的分析
  四、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1.关键词词频分析
  关键词在论文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对论文内容的总结和提炼。[11]
  利用Bicomb 软件把从中国知网下载的423篇文献进行处理,提取出频数为5的关键词共有30个,这些关键词基本能够反映出近4年来我国SPOC研究的焦点。
  我国SPOC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如表1所示。从表1中得出,除了“SPOC”主题关键词,排在前十位的高频关键词依次是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混合学习、混合教学、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在线教育,它们反映了SPOC的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在线学习及教学应用,也间接反映出我国SPOC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的是SPOC,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本次研究的主题便是围绕SPOC这个主题词来展开的。关键词频次出现最少的是移动学习,本文之所以会出现移动学习,是因为有一些SPOC教学模式是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移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模式来建构的。
  2.共词聚类分析
  高频关键词词频分析可以初步反映出SPOC的研究焦点,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是为了进一步了解SPOC研究现状,进而来预测其发展趋势。而聚类分析有助于发现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将关键词划分为类的过程中,相似度高的关键词分为一类,不同类的关键词则是不相似的。
  将相异矩阵导入到SPSS 19.0软件中,进行步骤:分析-聚类-层次聚类,就能得到关键词的聚类树状图。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如表2所示,聚类树状图如图1所示。
  通过Excel的运算,我们首先获得了相似矩阵,但是由于相似矩阵中“0”比较多,容易产生误差,因此再通过Excel的计算就可以到相异矩阵。相异矩阵与相似矩阵相反,相异矩阵中的数据是不相似的数据,数据越大表明数据间的间距越大,相反则间距越小,数据的相似度越高。[12]
  从数据可以看出,SPOC和MOOC的相异数值最小,那就说明SPOC和MOOC的相似性很大,这是因为SPOC是后MOOC時期的产物,是MOOC与传统课堂的结合体。而教学模式与混合式教学的相异性很大,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小。混合式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结合体,而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而建立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可以说是两种不同领域的内容,因此他们的相似性比较小。
  3.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是在二维或三维空间以距离的远近来展现关键词的相似性,更能直观地用距离表明关键词所处的位置。运用聚类分析可以呈现国内SPOC的研究热点,而通过进一步的多维尺度分析我们可以预测近年国内SPOC的发展趋势。
  将相异矩阵导入SPSS19.0软件中,按照分析-度量-多维尺度分析(ALSCAL),在多维尺度分析中要选择Euclidean距离。分析关键词聚类树状图,根据结果绘制出SPOC研究领域的热点图,如图2所示。把图1和图2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关键词的聚类和关键词在知识图谱中所处的位置基本一致。依据图1的聚类将图2的类团用曲线圈起来,我们可以看出相似性高的关键词在知识图谱中间距也比较小,如主题1中SPOC、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混合教学、在线教育、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在知识图谱中就离得比较近。
  五、当前国内SPOC研究热点分析
  依据以上共词聚类和知识图谱的分析,本研究将国内SPOC的研究热点分为以下几类:
  1.SPOC教学模式研究
  该主题由SPOC、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混合教学、在线教育、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等8个关键词构成。这几个关键词与主题词SPOC的距离较近,说明相似性很高。
  基于SPOC的教学模式的研究热点主要有三点。
  (1)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于歆杰等[13]为代表,其倡导以慕课资源为教学内容、SPOC平台为教学环境、翻转课堂和PBL为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他对四所不同层次高校具体采取的措施与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研究。这种教学模式将MOOC、SPOC、翻转课堂都融合在一起,结合了各自的优势。
  (2)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众多高校教师进行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陈然等[14]根据SPOC的特点,以混合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为基础提出了设计原则,并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构建了SPOC混合式学习模式。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发现,这种教学模式能改善教学效果并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3)“MOOC 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
  SPOC是后MOOC时期的产物,它是针对MOOC的一些不足,而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如方英兰等[15]建立了基于“MOOC 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内课外教学的互补,并以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SPOC在线学习研究
  该主题由高职、在线课程、自主学习、后MOOC、混合式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深度学习等8个关键词组成,反映了SPOC教学效果领域应用的广泛性。从聚类树状图看主题4由一个关键词“移动学习”组成,但是在知识图谱中我们可以看到,移动学习所处的位置离泛在学习、深度学习等都特别近,因此笔者将主题4和主题2合并为一个主题。   从在线学习看,包括各个年级的学习者,如高职院校、中小学等;从学习方式看,包括深度学习、泛在学习、在线学习、自主学习等;从课程角度看,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类课程、专业型课程(如绩效技术导论)等。典型如徐葳等[16]基于不同视角研究并探析了SPOC教学的有效性,指出SPOC在教学中的实现方式更灵活,既可以采用传统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可以用MOOC资源加传统课堂的方式。
  3.SPOC应用领域研究
  该主题由微课、应用、高职院校、高校图书馆等4个关键词组成,反映了SPOC应用领域是由高职领域向其他领域扩散的。如高职院校、高校图书馆、中小学等。现在对于SPOC的实际应用还处于最低层的教学模式设计和初步使用阶段,而下一步的重点就要考虑教学模式的使用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SPOC教学设计研究
  该主题由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课程设计、自主学习能力、SPOC平台、教学改革、SPOC模式等10个关键词构成。一些学者是基于SPOC平台来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学习策略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另外一些学者更关注课程的设计,包括微视频录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内容。
  六、国内SPOC的发展趋势预测
  依据以上研究,笔者发现国内SPOC研究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和四个研究热点进行。两条主线:SPOC的理论特点和SPOC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现;四个研究热点:SPOC教学模式、SPOC教学设计、SPOC应用及SPOC的在线学习。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的定量分析,笔者对SPOC的发展趋势做出几点预测。
  1.未来SPOC教学模式的研究将以提高教学效率为首要目标
  基于前面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可以看出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多种多样的SPOC教学模式,但这些模式多是理论层面的构建和探讨,实际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未来关于SPOC教学模式的探讨将更加深入和务实,以应用于教学并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为首要目标。
  2.SPOC的教学应用将更加趋于专业化
  未来SPOC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将不再局限于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也将开始应用于一些专业课程,如绩效技术导论、软件工程、高级财务会计等,随着SPOC教学应用模式的简化和成熟,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教学将被纳入SPOC的应用范围。
  3.SPOC将替代MOOC成为在线学习的主流
  随着MOOC研究热潮的退去,MOOC课程的大规模、低通过率的弊端也被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可以预计,未来SPOC将替代MOOC成为在线课程的主流,相关学者應该未雨绸缪,及早在相关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并做好布局,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未来。
  4.小规模、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将成为趋势
  SPOC课程具有的小规模性、私密性、个性化等特点,将弥补MOOC高辍学率、师生互动少、缺乏个性学习、质量危机等不足。因此可以预测未来的SPOC或类SPOC的小规模、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将成为主流,将会有更多新型的在线学习模式出现。
  七、结束语
  本论文的研究基于共词聚类和知识图谱,对国内SPOC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直观、科学、可视化的分析,目前,大多数学者更关注SPOC基础理论和模式的构建,但是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在线教育的发展会越来越迅速。SPOC是运用MOOC的线上资源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它对学习者也有一定的要求,学习者一般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本校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MOOC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师生缺少互动性、高辍学率等。相比MOOC的高大上和不接地气,未来SPOC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其应用范围将更加深入,随着SPOC和更多教学模式相结合的研究成果的成熟,相信SPOC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在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祝智庭,刘名卓.“后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3):36-43.
  [3][4]桑新民.MOOCs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6):5-10.
  [5]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 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85-93.
  [6]王米雪,张立国.我国智慧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基于词频分析法、共词聚类法和多维尺度分析法[J].现代教育技术,2017(3):41-48.
  [7]钟伟金,李佳,杨兴菊.共词分析法研究(三)——共词聚类分析法的原理与特点[J].情报杂志,2008(7):118-120.
  [8]那一沙,袁玫,杜修平.基于词频分析和共词聚类的教学设计热点问题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3):31-35.
  [9]谭春辉,桑静.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三十年——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J].情报杂志,2013(12):132-138.
  [10]卜彩丽,张宝辉.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热点、主题与发展趋势解析——基于共词分析的知识图谱研究[J].教育导刊,2015(9):48-53.
  [11]黄冠,刘倩倩.国内微视频研究热点的领域构成与拓展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1):14-18.
  [12]王佑镁,陈慧斌.近十年我国电子书包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共词矩阵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5):4-10.
  [13]于歆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利用慕课资源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4]陈然,杨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5(5):42-47.
  [15]方英兰,张永梅,孙晶.基于MOOC 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33):120-122.
  [16]徐葳,贾永政,阿曼多·福克斯.从 MOOC 到 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 MOOC 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13-22.
  (编辑:王晓明)
其他文献
摘 要:图像处理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而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图像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图像分割的质量如何。在图像处理与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文章针对阈值分割算法和效果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和声搜索的阈值寻优算法;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编写了图像阈值分割算法软件。软件可实现基本全局阈值、Otsu最佳全局阈值、多个全局阈值、局部均值阈值、局部中值阈值、自适应分块阈值以及基于和声搜索
★一号攻擂手:柳州市北站路小学五(2) 班吴浩    她叫何英婷,是我们班的副班长。她有时严肃镇定,像电视上的少年包青天;有时又嬉皮笑脸,像两三岁的小孩。  有一次我的橡皮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我就对何英婷说:“何英婷,借一下你的橡皮。”说着我伸手就去拿,可是就要拿到的时候,一道肉色的“闪电”从我眼前闪过,橡皮竟不见了。我仔细一看,居然是被她夺了回去。我真生气了,觉得她太小气。可没过多久,她就来问
喜欢下厨的人常会觉得锅盖揭开之后怎么放都不顺手,稍不注意还会被烫到。为此我国设计师Chang Chun Yuan、Liu Han Tsai 和 Chuang Chun Chun 在锅盖上增加了一个“特别”的手柄。  这个手柄看起来虽简单,但它有3个很好的功能:首先,宽大的把手让握持更加方便,而且与锅盖的间距更大,烹饪时烫手的几率更小;其次,把手的L造型可以变成支架,让锅盖立起来;最后,手柄上还有一
校长身边需要“智囊团”辅佐,但是由小学生组成的“智囊团”你听说过吗?前不久,北京市金台书院小学就举行了一次“竞聘”校长“智囊”的活动。  选手们各具特色的自我介绍,让竞聘活动有模有样。“Hello everyone……”六年级的付伊凡以英语自我介绍开场,立刻博得满堂彩。这是该校首次举行校长“智囊团”海选活动,目的是让同学们学做主人,为学校出谋划策。经过初赛、复赛,有32名同学入围决赛。决赛中,选手
班会课上,张萌毛遂自荐,要接替已经转学的同学当劳动委员时,有同学小声嘀咕:“自己行动都不利索,还当什么劳动委员?”“逞什么能?这不是耽误事嘛。”  劳动委员是班上最累人的“官”,要分配劳动任务,还得自己带头先干,要不大家准有意见。老师“钦点”的几个同学,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拒绝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谁爱干呀?可是张萌自愿干,大家又不乐意了。这是多大的讽刺呀!张萌小儿麻痹症落下腿疾,走起路来一摇一
公交车上,一位乘客的塑料袋子从货架上掉落下来,砸到了另一位乘客的肩。这本来是一个意外,也未伤着人,但那位被砸着的乘客却破口大骂,虽然物主向他道歉,但他仍不依不饶。结果两人吵了起来,甚至还动起了手。  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弄得头破血流,让人不免有些遗憾。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发生在异国的一幕。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成功教育之父卡耐基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学术演讲,出发之前,秘书将演讲稿放进了
近日,柳州市公园路小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墨西哥的回访团师生一行12人,他们与公园路小学四(6)班的同学们一起,上了一堂极具中国特色的美术课——剪纸“团花”。  为了让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到小主人公们的真诚和热情,校方精心挑选了具有中国民间特色、动手操作性强的剪纸课程。授课老师讲解了剪纸的艺术魅力,传授了剪纸的方法后,接下来就是动手时间啦!大家不分国界,一起动手,你来
棉花糖:欢迎再次来到棉花糖的美食厨房,今天让我们有请第八期美食达人——杨施琪!  杨施琪:大家好!我平时很喜欢吃烧烤,特别是韭菜。但吃多了烧烤的做法,有时会腻味。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改变了做法,没想到不仅好吃,还很好玩!  棉花糖:快说,快说!是什么做法?  杨施琪:我把韭菜做成了“棒棒糖”!  棉花糖:哇!有创意!那该怎么做呢?  杨施琪:很简单的。准备的食材也不多,很好备齐:韭菜100g、白芝麻
近几年来,给父母“洗脚”成为一种流行,在父亲节、母亲节等时候,学校都会布置回家给爸妈“洗脚”的任务,各大媒体也在争相报道“洗脚”的新闻……这些其实都在传达一个“孝”字,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我们懂得感恩。  但有学者却高声反对“洗脚”这种感恩教育,认为小学生给父母洗脚,这种愚孝已经在鲁迅时代被推翻,为何现在还要去捡起来呢?洗脚就是尽孝吗?  你给父母洗过脚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支持哪种观点?
嘟嘟:  你好!我在班里是班长,但学习成绩却总不是第一,评三好学生是要成绩的,因此我总是评不上,每年都只是优秀班干部。我最喜欢给老师和同学帮忙了,老师很喜欢我,说我是她们的小帮手,可妈妈嫌我成绩不是第一,好苦恼啊!  梧州 小雨  小雨:  你好!成绩固然重要,但能力更重要。很多老师、同学都得到过你的帮助,想必你在大家心目中是不可或缺的人。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你得到了他们的信任,收获了快乐,也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