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是探讨SSP教学在中职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是将2010级护理专业两个班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SSP教学模式组织实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以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评价体系来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是SSP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SSP;健康评估;教学方法;探诗
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健康史评估和身体状况评估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以往可通过医院见习辅助教学。但近年来由于医疗法规的完善、医患关系紧张、病人维权意识增强等原因,中职护生见习机会明显减少,给教学带来了较大难度。有文献报导,应用SSP对学生进行健康评估的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临床见习。笔者结合贫困山区卫校办学经费少的状况,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s Standardized Patient,SSP)参与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临床教学改革的热点方向之一。SP是指经过训练,能够逼真复制出临床情况的人,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功能。由于招募和培训标准化病人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有些学校动员部分高年级学生经过培训,作为标准化病人辅助低年级学生进行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时间为两年,笔者在二年级学习健康评估的学生当中选择志愿者经培训后在该学科教学中应用,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校2010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共113人,均为女生,一班57人,二班56人,两个班学生的年龄和基础学科成绩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差异。随机选出一班学生为对照组,二班学生为实验组。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选择健康史评估和身体状况评估为研究内容。两组均由同一位老师授课,根据中职健康评估课程标准,教学时数、教学进度相同。教学总学时为22学时。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课堂讲授、观看相关VCD光碟,学生相互练习。
实验组:除了和对照组相同外,从理论课中抽出8学时使用SSP参与实验课教学。具体如下:(1)利用课余时间培训该班14名志愿者成为标准化病人,培训内容包括:病史模拟、体征模拟、为阳性体征模拟,心肺体征与心肺听诊模型结合完成,每两位学生模拟一个病史和3~4个体征。经考核选取10名上岗。培训共12学时。(2)学生课前预习。由每6~8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管理。每组对一名SSP进行健康史评估,并按组轮流对以上模拟阳性体征的SSP体格检查,由其中一名SSP讲解阳性体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在此过程中,学生有不足之处SSP要给予纠正。(3)课后每个学生书写护理病例中的健康史一份。
1.2.2 教学效果评价及统计学方法
健康评估课程结束后对两组113名学生全部进行理论、操作考试及不记名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用Microft OfficeExcel 2003进行t检验(计量资料)和x。检验(计数资料)。
2、结果
2.1 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
在问诊试题、相关阳性体征试题、理论总分、操作技能考核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均为P<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其他理论题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差别,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 问卷调查结果
从教学效果调查表可见,两组间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阳性体征记忆,有利于提高沟通能力方面,统计学分析均为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3.1 实施SSP教学的可行性
但SSP在我国护理教育领育的研究与应用范围较局限、发展较缓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二年级护生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培训周期短,费用低,在校虽然只有一年,但在健康评估教学阶段培养出来的SSP,不仅可用于健康评估教学,稍加继续培训,还可在其后的内科护理学及其他临床护理学教学中继续应用,避免了教学资源浪费。
3.2 实施SSP教学的优势
3.2.1 SSP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
中等护理专业教育是我国卫生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教育层次。我市地处桂西北,是广西有名的贫困地区,我校虽然办学条件落后,但却承担着为我市培养大批的中等护理专业人才的重任。近年来中职学生的生源素质下降,我校因地理位置偏远,生源素质更差。健康评估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护理学的桥梁课,内容多而复杂,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为了使课程安排符合教育先后顺序,健康评估教学必须在短期内完成,传统灌输式教学法教学效率高,但学生掌握率低,加上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中职护生文化基础虽差,但好动,喜欢上实践课。SSP应用于教学,为护生增加了实践的机会。该种教学模式不仅适合学科特点,又适合中职护生素质特点,能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采用SSP对护生进行问诊训练,创造了实践机会,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SSP表演的阳性体征使教学更直观,更易理解,还可增加学生体格检查操作的机会,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实验组在问诊试题、相关阳性体征试题和操作技能考试方面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3.2.2 SSP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SP扮演者是护生,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由本班学生担任SSP,他们发挥出来的教师职能,令其他护生羡慕,也激励着每位护生,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分组进行学习,促进护生之间相互帮助,以强帮弱,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提高激发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实施SSP教学时,学生课前必须预习,这也有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2.3 SSP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应用能力
以往健康评估教学中,健康史评估部分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问诊方法和要点后,可到医院见习由护生分组对病人练习问诊。见习过程中发现学生面对病人时往往无所适从,问出的病史往往不齐全。临床见习课减少后,实习医院普遍反映护生面对病人不知怎样问病史。SSP教学中护生面对的是模拟病人,消除了紧张情绪,还可得到SSP反复的指导,从护生交来的作业可看出,问诊内容齐全,现病史完整,符合逻辑。体格检查方面,学生可以在SSP身上反复练习。经过训练的SP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弥补了技能训练中教师相对不足的缺陷,SSP具有与标准化病人同样的职能和优点。在身体状况评估实验课中,护生面对SSP扮演的阳性体征不感到胆怯,大胆地检查,手法不正确的可得到SSP逐一纠正,SSP还讲解出现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直观的教学让护生更易理解教学内容。SSP教学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二定程度上解决了临床见习课少而带来的护生应用能力差的问题。
3.2.4 SSP教学对扮演者的影响
由学生扮演SP,扮演者因经过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比非扮演者牢固。绝大多数扮演者表示愿意继续担任SSP,部分扮演者表示因担任SSP,产生了对健康评估的学习兴趣。在健康评估课程结束后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扮演过SP的护生对未扮演过的病例的问诊也能完整、准确地收集病史,面对病人信心十足,体格检查手法准确,与其他护生相比,表现更突出。
总之,SSP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适合贫困地区中职健康评估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有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
3.3 SSP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SSP未接触过真实病人,表情、说话语气上与真实的病人仍有一定差距,有待于在今后使用过程中不断的纠正。因SSP和护生是同学,教学中易出现不严肃的状况,需要教师课前多宣传SSP教学的重要性,强调学生积极配合是完成教学的重要保障。部分学生表示,经过SSP教学仍未掌握问诊,原因是分组人数多,未能做到人人参与。SSP教学练习问诊后,可再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关键词:SSP;健康评估;教学方法;探诗
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健康史评估和身体状况评估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以往可通过医院见习辅助教学。但近年来由于医疗法规的完善、医患关系紧张、病人维权意识增强等原因,中职护生见习机会明显减少,给教学带来了较大难度。有文献报导,应用SSP对学生进行健康评估的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临床见习。笔者结合贫困山区卫校办学经费少的状况,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s Standardized Patient,SSP)参与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临床教学改革的热点方向之一。SP是指经过训练,能够逼真复制出临床情况的人,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功能。由于招募和培训标准化病人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有些学校动员部分高年级学生经过培训,作为标准化病人辅助低年级学生进行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时间为两年,笔者在二年级学习健康评估的学生当中选择志愿者经培训后在该学科教学中应用,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校2010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共113人,均为女生,一班57人,二班56人,两个班学生的年龄和基础学科成绩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差异。随机选出一班学生为对照组,二班学生为实验组。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选择健康史评估和身体状况评估为研究内容。两组均由同一位老师授课,根据中职健康评估课程标准,教学时数、教学进度相同。教学总学时为22学时。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课堂讲授、观看相关VCD光碟,学生相互练习。
实验组:除了和对照组相同外,从理论课中抽出8学时使用SSP参与实验课教学。具体如下:(1)利用课余时间培训该班14名志愿者成为标准化病人,培训内容包括:病史模拟、体征模拟、为阳性体征模拟,心肺体征与心肺听诊模型结合完成,每两位学生模拟一个病史和3~4个体征。经考核选取10名上岗。培训共12学时。(2)学生课前预习。由每6~8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管理。每组对一名SSP进行健康史评估,并按组轮流对以上模拟阳性体征的SSP体格检查,由其中一名SSP讲解阳性体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在此过程中,学生有不足之处SSP要给予纠正。(3)课后每个学生书写护理病例中的健康史一份。
1.2.2 教学效果评价及统计学方法
健康评估课程结束后对两组113名学生全部进行理论、操作考试及不记名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用Microft OfficeExcel 2003进行t检验(计量资料)和x。检验(计数资料)。
2、结果
2.1 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
在问诊试题、相关阳性体征试题、理论总分、操作技能考核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均为P<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其他理论题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差别,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 问卷调查结果
从教学效果调查表可见,两组间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阳性体征记忆,有利于提高沟通能力方面,统计学分析均为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3.1 实施SSP教学的可行性
但SSP在我国护理教育领育的研究与应用范围较局限、发展较缓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二年级护生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培训周期短,费用低,在校虽然只有一年,但在健康评估教学阶段培养出来的SSP,不仅可用于健康评估教学,稍加继续培训,还可在其后的内科护理学及其他临床护理学教学中继续应用,避免了教学资源浪费。
3.2 实施SSP教学的优势
3.2.1 SSP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
中等护理专业教育是我国卫生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教育层次。我市地处桂西北,是广西有名的贫困地区,我校虽然办学条件落后,但却承担着为我市培养大批的中等护理专业人才的重任。近年来中职学生的生源素质下降,我校因地理位置偏远,生源素质更差。健康评估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护理学的桥梁课,内容多而复杂,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为了使课程安排符合教育先后顺序,健康评估教学必须在短期内完成,传统灌输式教学法教学效率高,但学生掌握率低,加上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中职护生文化基础虽差,但好动,喜欢上实践课。SSP应用于教学,为护生增加了实践的机会。该种教学模式不仅适合学科特点,又适合中职护生素质特点,能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采用SSP对护生进行问诊训练,创造了实践机会,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SSP表演的阳性体征使教学更直观,更易理解,还可增加学生体格检查操作的机会,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实验组在问诊试题、相关阳性体征试题和操作技能考试方面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3.2.2 SSP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SP扮演者是护生,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由本班学生担任SSP,他们发挥出来的教师职能,令其他护生羡慕,也激励着每位护生,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分组进行学习,促进护生之间相互帮助,以强帮弱,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提高激发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实施SSP教学时,学生课前必须预习,这也有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2.3 SSP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应用能力
以往健康评估教学中,健康史评估部分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问诊方法和要点后,可到医院见习由护生分组对病人练习问诊。见习过程中发现学生面对病人时往往无所适从,问出的病史往往不齐全。临床见习课减少后,实习医院普遍反映护生面对病人不知怎样问病史。SSP教学中护生面对的是模拟病人,消除了紧张情绪,还可得到SSP反复的指导,从护生交来的作业可看出,问诊内容齐全,现病史完整,符合逻辑。体格检查方面,学生可以在SSP身上反复练习。经过训练的SP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弥补了技能训练中教师相对不足的缺陷,SSP具有与标准化病人同样的职能和优点。在身体状况评估实验课中,护生面对SSP扮演的阳性体征不感到胆怯,大胆地检查,手法不正确的可得到SSP逐一纠正,SSP还讲解出现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直观的教学让护生更易理解教学内容。SSP教学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二定程度上解决了临床见习课少而带来的护生应用能力差的问题。
3.2.4 SSP教学对扮演者的影响
由学生扮演SP,扮演者因经过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比非扮演者牢固。绝大多数扮演者表示愿意继续担任SSP,部分扮演者表示因担任SSP,产生了对健康评估的学习兴趣。在健康评估课程结束后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扮演过SP的护生对未扮演过的病例的问诊也能完整、准确地收集病史,面对病人信心十足,体格检查手法准确,与其他护生相比,表现更突出。
总之,SSP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适合贫困地区中职健康评估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有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
3.3 SSP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SSP未接触过真实病人,表情、说话语气上与真实的病人仍有一定差距,有待于在今后使用过程中不断的纠正。因SSP和护生是同学,教学中易出现不严肃的状况,需要教师课前多宣传SSP教学的重要性,强调学生积极配合是完成教学的重要保障。部分学生表示,经过SSP教学仍未掌握问诊,原因是分组人数多,未能做到人人参与。SSP教学练习问诊后,可再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