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国家之间的博弈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up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世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关注,代替原来的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成为一种非传统安全。为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更好地深化气候合作,世界上的国家会定期召开气候大会,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和解决气候问题。但是在以往的历届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因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分歧,都会进行激烈的竞争和博弈。中美之间的博弈主要是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上的责任分摊以及具体落实问题。分析中美双方在全球气候问题领域的博弈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家之间的博弈,同时也有利于寻找中美两国间的利益契合点,进而使南北国家连起手来共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关键词]气候合作 囚徒困境 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13-01
  一、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前期努力
  环境保护问题由来已久,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尤以气候问题占主要地位。国际社会上的国家为了更好实现在气候领域的合作,会定期召开气候大会。1997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的气候峰会上最主要的成果就是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但是因为美国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觉得自己的减排指标过高,所以于2001年3月,正式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更为明显是在2009年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成果寥寥,最后只达成了无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所以尽管世界各国在气候合作上都展现出了积极姿态,但不可否认,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老生常谈”的分歧和博弈依然存在。[1]
  二、中美两国在气候合作中博弈的具体体现
  中国现在经济飞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原来的中国在中美博弈中更愿意采取拖延的战略,使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不受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减排协议的影响。在技术转让问题上,美国却对中国高科技出口实行严格的限制。这就导致中国节能减排的速度减缓,同时也对中国形成了技术壁垒。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要求中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又不愿与中国在环保技术领域开展合作,这就是中美在气候合作领域博弈的具体体现。
  其实也应该看到,中美之间的博弈,更多的是为了争夺世界的领导权和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面对愈演愈热的全球气候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框架下参与气候谈判,希望打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及相关组织气候变化的框架和基本原则,维持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鸿沟。继续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在气候谈判上主导着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掌握在国际气候谈判的政治话语权。[2]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学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环境治理和气候保护领域内拥有大量的先进技术。但是美国经过金融危机的席卷之后,综合国力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了一种潜在的威胁,所以美国要通过对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制造压力,形成技术壁垒,来减缓中国经济的增速,维持自己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也要更多地谋求自己在国际社会上的权利,增强自己的话语权,所以中美之间围绕气候合作问题的博弈是不可避免的。
  三、中美之间气候合作的未来
  尽管中美在环境保护和气候合作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利益分歧,不断重复进行着“囚徒博弈”,但是随着世界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都促使中国和美国开始在发展清洁能源和减少碳排放等领域开展合作。中美开始从推责到合作,这一重大转变对于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2015年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双方再次发表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根据这次联合声明,两国将会出资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问题,而两国在对外投资上也将大力限制高污染高排放项目的落地。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美双方都开始采取实际行动来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气候合作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所以应该共同应对,积极承担责任。同时要想使中美双方之间从博弈走向深层次的合作,必须努力构建双边或者国际层面的体制机制,通过制度的约束来减少中美之间在气候合作问题上的摩擦和冲突,也可以为中美之间的合作提供一个稳定的制度结构和框架。
  四、结束语
  尽管南北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距,矛盾错综复杂。但是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都应该承担起全球发展的责任。对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寻找利益契合点,实现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而不是只着眼于本国的国家利益,置国际社会于不顾。应该避免在气候合作领域内的“囚徒博弈”,共同节能减排,同时也为自己国家的发展以及自己的子孙后代提高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还地球本身的蓝天白云。
  【参考文献】
  [1]田惠芳.中美能源与气候合作博弈:深化与突破[J].国际经济评论,2013(06).
  [2]张丽华,姜鹏.从推责到合作:中美气候博弈策略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5(04).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英语考试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翻译题是在我们平常的练习和考试当中都必不可少的一类题型,特别是英译汉。而其中又属语段和语篇的翻译综合性最强。这类题型也往往是我们失分最多的题型之一。本文就师生配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做以简要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翻译 方法 词汇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204-01
摘要:夏尔·格朗台从一个爱慕虚荣、稚气未脱的青年堕落成贪得无厌、追逐名利的无耻之徒是时代的产物。  关键词:夏尔·格朗台 资产阶级 产物  中图分类号:I565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99-01  一、遇到欧叶妮·格朗台之前  1.纨绔子弟、爱慕虚荣  夏尔·格朗台先生的出场与王熙凤有异曲同工之妙,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只不过是敲门声。“大门口忽然响起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及时代变迁,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发生改变。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侧重于其工具性。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英语这门工具而非单纯传授知识。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支架式教学法入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需求与方法进行研究。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独立攀爬,从而学会新知识,达到新水平。在支架式教学法下,学生的探索过程涉猎更广,发
[摘要]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的缸窑历史,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1948年间,曾经具有东北最大的制缸厂。然而,随着缸的实用性降低,缸窑文化也逐渐衰落,如何让吉林缸窑文化“复苏”已成为东北文化产业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从文化的角度,探索吉林缸窑文化的复苏之路。  [关键词]缸窑 产业基地 文化复苏 质感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
[摘要]明末政治社会动荡,出现了良家妇女模仿妓女的“反向”传播现象。此现象是受名妓自身品味高雅,士大夫阶级对名妓的欣赏,身份流动变化等因素影响。从本质上讲,依然是庶民与妓女阶级对大家闺秀的模仿,是下层阶级对上流社会的向往。  [关键词]晚明 秦淮名妓 服饰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122-02  从中国服饰的起源开始,服饰承担的不仅
[摘要]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分析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2015年再创新高,749万的毕业生数量相比2014年增加了22万。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成功过渡到“大众教育”,然而,高校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愈演愈烈,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就业率低等问题,为了缓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院校应逐
[摘要]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内容非常广泛,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其内容包括许多的中国特色词汇和中国特定句法。本文以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分析《十八大报告》的英译本,证明该理论在政治语篇翻译的可行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目的论 政治语篇 《十八大报告》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
[摘要]继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在时隔72年后的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新一代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其讲话内容针砭时弊,准确分析了当前文化发展现状,并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学习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促进我市文艺的健康理想发展,推动文化建设和繁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有鉴于此,笔者致力于其讲话精神的学习和探讨,
[摘要]慕课基于证据的、现代的、数据驱动的教育方法论,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是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面对这炙手可热的慕课,本文将其与传统教学进行了对比,并对慕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慕课 优势 局限性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4-0176-01  一、慕课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逐渐重视,人们
摘要:如何提高基础薄弱、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一个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以《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版)中的第2课的The Myth一课的导入部分为例,从观看前的准备,到观看中的观察,最后到观看后的活动,探讨电影视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本文同时也指出运用电影视频辅助教学的优势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电影视频 大学英语 The Myth 应用  教育部早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