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医学生的英语和生物化学成绩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其毒理学基础(毒理)全英文笔试成绩.方法 对医学八年制187名学生毒理全英考试成绩与生物化学和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毒理成绩与学生的CET6和生物化学成绩均有一定程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9和0.413,P值均小于0.01);通过CET6者毒理成绩比未通过者高(P<0.01,t检验).结论 合格的CET6成
【机 构】
:
510515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毒理学系,510515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毒理学系,510515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毒理学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医学生的英语和生物化学成绩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其毒理学基础(毒理)全英文笔试成绩.方法 对医学八年制187名学生毒理全英考试成绩与生物化学和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毒理成绩与学生的CET6和生物化学成绩均有一定程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9和0.413,P值均小于0.01);通过CET6者毒理成绩比未通过者高(P<0.01,t检验).结论 合格的CET6成绩和相关课程的良好基础是学生适应全英医学课程考试的重要条件。
其他文献
教学设计是通过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运行解决方案和评价试行结果的过程.近年来教学设计的理念已经运用到各个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去.结合医学本科《毒理学基础》敦学实践,以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为指导,围绕课程标准、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教学内容的规范以及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等方面,总结该门课程教学设计的经验。
目的 探讨在医学教学查房中贯彻“用专业统整世界”理念的效果.方法 重庆医科大学麻醉系112名本科学生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传统教学查房(C组)和贯彻“用专业统整世界”理念的教学查房(T组),比较其教学效果.结果 C组、T组笔试和病例分析答辩成绩各等级构成比分别为优(12%,19%)/(31%,37%)、良(25%,19%)/(50%,44%)、中(54%,50%)/(19%,13%)、差(9%,1
摘要:成都市温江区博物馆(文管所)收藏有一件妙法莲华经写经,为3纸残卷。书写年代为唐代。写经所附的民国三十二年朱青长和民国三十四年商衍鎏所题写的题跋,为研究敦煌写经的流传史和研究史提供了资料。 关键词:敦煌;写经;妙法莲华经 一、温江区博物馆藏敦煌写经基本情况 温江区博物馆藏有敦煌写经残卷一件,曾用名《唐人写经长卷》,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命名为《唐人妙法莲华经残卷》,为馆藏二级文物。基
大学教学改革迫切要求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共同改变.重要的是改变观念,加快教师角色转变,实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堂教学形式和内涵的变革.即教学方法上改“传统讲授式”为“案例讨论式”或“发现探究式”,教学内容上要善于归纳、总结、理论结合实际。
目的 《临床超声治疗学》教学中施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由此探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方法 31位研究对象,随机分5个组,每组6人,12课时,按提出问题、进行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点评总结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对教学效果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予以评价.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93.6%的学生认为教师设计的问题达到教学目的,71%的学生认为对知识有深刻印象,96.8%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
生理学课程已成为医学院校中非医学专业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但是还没有针对各种非医学专业的规范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大纲,导致教学内容混乱,影响教学效果.本课题组根据非医学专业的属性和特点,不断探索适合非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内容,注重常识性、实用性、系统性和灵活性的内容设置,以便促进非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工作的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是受教育生态圈影响的系统工程.与发达国家教育生态圈的对比得出:影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因素很多,不仅包括教育系统内部因素,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
以学生个人志向为基点,将整个口腔医学实验课程独立设置,提出并实施分阶段、模块化推进实验教学.整个口腔医学实验课程构建为口腔基础医学实验模块、口腔临床医学实验模块、创新性实验模块和准职业培训实验模块.探索增强学生临床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目的 探索适合医学留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教学方法.方法 2005级留学生84人、2006级63人分别于2010、2011年参加临床技能培训;2005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06级教学中增加了互动教学和表象训练.对两个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考核,结果行t检验.结果 2005级和2006级学生培训前后胸穿、腹穿、骨穿和导尿术成绩均明显提高,其中2006级留学生成绩高于2005级,P<0.01,差异具有统
清代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日暮,也是中国古代瓷器的最后绝响,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烧造,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其在历史长河里溅起的浪花,在数百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光彩夺目。本期介绍藏家何爱群收藏的两件清代瓷器,与各位读者同欣赏共研究。 其一是清康熙款青花鱼化龙纹折沿洗,高7、外口径39.5、底径27.3厘米。此洗浅腹,浅圈足,足内釉露胎。底心有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由于底部无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