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木黄酮对糖尿病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股骨头骨质疏松倾向变化及染料木黄酮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取清洁级4月龄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组(DM组)、染料木黄酮干预组(Gen组),每组20只。对DM组和Gen组予链脲佐菌素(STZ) 60 mg/kg左下腹腔内注射,建立速发型STZ糖尿病大鼠模型,72 h后取尾血检测血糖,凡血糖≥ 167 mmol/L即为糖尿病建模成功。两组均完全成模。Gen组予染料木黄酮30 mg·kg-1·d-1,1次/d, CON组注射等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均腹腔注射,15周后观察各组股骨头软骨下区以及FⅧ因子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墨汁灌注行微血管相对面积(MVD)测定,分析原位杂交进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强度。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光镜下CON组骨小梁粗厚、有完整的成骨细胞区,DM组骨小梁稀疏细薄、细胞核固缩,Gen组骨小梁排列较紧密。(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组成骨细胞减少[(13.2±1.3)比(22.4±2.5)个],微血管相对面积增大[(8.7±0.7)%比(4.7±0.6)%],FⅧ因子表达灰度值(137±5比164±5)及VEGF mRNA下降(186±5比213±4),出现骨质疏松倾向。(3)与DM组比较,Gen组骨质疏松倾向及微血管病变改善,成骨细胞增多[(19.2±1.9)个]、微血管单位面积降低[(5.6±0.5)%],FⅧ因子表达灰度值[(159±7)]及VEGF mRNA表达(200±2)上升,三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F=39.191~58.815,均P<0.01)。

结论

糖尿病早期出现骨质疏松倾向变化,染料木黄酮对糖尿病骨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标志物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N–cad)、β–连环蛋白(β–catenin,β–cat)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喉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E–cad、N–cad、
目的总结分析下咽癌的基本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86例下咽鳞状细胞癌病例。收集患者临床基本信息,随访术后生存情况,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86例患者中男370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4±9.4)岁。肿瘤TNM分期:T1期31例,T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感染和(或)不同缺血程度的糖尿病足感染(DFI)患者在感染症状和体征缓解后,继续或停用抗生素治疗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确诊的DFI住院患者,经抗生素治疗感染症状消失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持续抗生素组(A组)和停止抗生素组(B组),观察2周内感染复发情况和6个月的转归。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感染复发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感染复发与抗生素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