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与血管瘤

来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bill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临床经验,评估其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疼痛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7例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中腰椎30例,胸椎10例,颈椎2例,40例采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2例颈椎血管瘤采用颈椎前外侧入路。注射13%~20%的骨水泥,使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铸形。结果42例治疗都获得成功,注射骨水泥0.5~7mL。42例随访3-15个月,33例患者术后3个月疼痛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2例有所缓解。42例疼痛评分和自理生活能力评分术后均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的改变及其与精神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69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和2l例其他疾病患者对照脑脊液的5-
装设在变电所的并联电容器组用于进行无功补偿,对改善用户电压质量,提高供电系统经济运行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电容器的运行、试验和电容器的保护方式做简单的介绍。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诊断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为原发性脑内B型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经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确诊。手术全切除8例,4例术后γ
摘要:就构建逻辑而言,行业标准、岗位要求应成为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技术路线和技术逻辑应成为教学组织的基本遵循;就结构层次而言,构建以技术素养、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为模块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整合课程资源,才能筑牢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根基。  关键词:课程体系;构建逻辑;层次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204-02
目的探究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对高危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4例高危产妇,并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米索
《食品分析实验》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