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山居诗探源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人山居诗的兴盛早于佛教山居诗,但却与佛教山居诗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文人山居诗产生于盛唐山林别业兴起之时,艺术上仍属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写作路径;佛教山居诗则开始于禅宗的发源地,依赖的是佛教自古以来的山居传统。文人山居诗的形式以及文人对终南山僧的关注启发并影响了佛教山居诗的写作。佛教山居诗的大量出现,是佛教大德意图复兴传统、革除弊端、护持佛法、寻找出路的表现。
其他文献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和决定性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在日常班级管理与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能有意识、有目
当前西部落后地区和农村语文课改中,存在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重视学生的自由理解与表述,而忽视教师的恰当讲解与分析;因重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而忽视传统教学手段;因重视各学科的综合性,而容易忽视语文的学科特点等问题现象,值得关注和重视。  西部课改关注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入发展,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课堂气氛、教学方式等有了明显改进,取
5-氰基吲哚与4-氯丁酰氯之间的傅-克酰化反应使用路易斯酸之类的催化剂(如AlCl3、FeCl3),反应产物复杂,无法分离出期望的产物5-氰基-3-(4-氯丁酰基)吲哚。在离子液体[bmim]Cl/AlC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简单的比色阴离子受体1,5,5′-亚甲基双水杨醛-2,4-二硝基苯腙。利用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受体1与阴离子 AcO-, H2 PO4-, F-, Cl-, Br-和 I-的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