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落实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ing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越来越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背景之下农村地区的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学习先进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并从根本上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这需要教师在农村地区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之中结合核心素养理念框架下具体的教学目标做好实践策略制定工作,深入到教学环节之中对内部的教学机制做好优化与创新活动,以此真正从课程中强化学生的直接体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层提高。
  随着现代社会人才结构的不断发展,传统以学生学习成绩提升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越发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的人才需求。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育领域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框架下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培养目标,作为具体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师在教学环节之中对课程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活动,以此使学生能够真正在教学环节之中得到自身深层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未来的发展实践之中奠定基础。在农村地区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之中更好地开展或参与运动实践,同样应该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并在具体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优化与创新,以此提高学生的深层运动素养。
  1 培养学生运动情感素养
  培养学生的运动情感素养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从内心中接受体育运动,并以热爱体育运动的精神积极地参与到运动实践过程中去,是聚焦于学生心理机制的重要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在以往的农村教育环节之中,学生运动意识的培养正是教育过程所缺失的,因此在农村地区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情感素养,应该在课程中首先对农村地区学生的心理兴趣机制做好分析工作,并以此为核心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
  例如在初中体育的篮球传球技能的教学中,笔者组织班级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了训练活动。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在传球训练的过程之中建立起了更为自由与开放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极大的削弱训练环节的重复性与机械性,使原本枯燥的训练环节能够更加具有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参与到训练过程之中。并且合作模式的传球训练使得训练的过程更加贴近于传球技能在实际运动过程中的应用模式,这将极大地还原其本身的运动模式。这种合作的创新方式一方面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了训练环节的趣味优化,另一方面又通过还原实际运动模式的方式强化了训练环节的实践性,这能够使初中学生在课程中更全面地体验运动过程的魅力,使其形成运动兴趣并产生积极的运动情感,实现运动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2 培养学生运动品格素养
  良好的运动品格素养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以良好的运动品格约束自身在运动参与过程中的行为,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运动实践之中受到运动的增益。在农村地区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运动品格素养得到提高,教师应该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的方式弥补农村地区运动教学活动相对匮乏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课程竞赛模式的活动中得到自身运动品格的建设。
  例如在农村地区的初中足球教学实践之中,学生即在笔者的组织之下于课程中开展了足球竞赛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笔者始终严格地以运动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运动规则意识,使其能够在参与运动实践的过程中始终以规则约束自身的运动行为,促成竞赛的良好开展。这种竞赛活动在课程中的组织能够给予农村学生更完整的运动规则体验过程,在使学生更具体建立起对运动规则理解的同时,使学生能够真正在执行与约束自己运动行为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竞赛品格,为学生未来的运动实践参与奠定基础。
  3 培養学生运动习惯素养
  在农村地区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素养,以此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在生活中开展运动实践,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提供长效的养分。在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中为了实现培养小学学生运动习惯素养的目标,教师应该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运动情况对课程中的运动组织模式进行适当的创新,以此使学生能够掌握更贴近于自身生活的运动方法,并将其运用在生活实践之中去,以此为学生运动习惯素养的形成创造基础条件。
  例如在立定跳远这一田径项目的教育实践之中,为了使农村地区的初中学生能够真正在生活环境中自主地开展立定跳远运动,笔者对运动的实际开展模式进行了生活化的设计。在这一设计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对立定跳远项目中场地与设备的要求进行了生活化的创新与科学的简化,使学生能够真正在生活环境之中做到以科学的标准恰当地完成立定跳远项目。这种训练形式对农村学生的组织能够使学生在课程之中真正掌握生活中开展运动活动的方式,并真正在生活化的模式下尝试将运动延伸在自身的生活环境之中,进而为学生生活运动习惯的养成创造基础性的运动开展意识与条件,真正推动学生运动习惯素养的进阶。
  在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实践之中,只有初中教师真正从根本上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学习核心素养理念的实际内容,才能真正推动教育模式的更新与变革,使学生能够真正从课堂中得到深层体育素养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运动参与奠定重要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套楼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立德树人指引教师发挥学科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优势,将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全面发展。其中,终身体育意识是高中体育核心素养之一,该意识的发展与学生体育行为、体育知识、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体育品德等方面的进步关系紧密,需教师探寻更优育人路径。本文通过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方略,以期提高高中体育教育质量。  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个人具备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思想观念,在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初中学校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变革,体育课程的教学也和以往有所不同。如何促使初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如何提高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如何营造轻松愉悦的体育教学氛围成为了初中体育教学的难点和关键。因此,初中体育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提高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初中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体育课一直不受到重视,随着应试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学生体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