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文言文翻译试题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jihu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是对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考查,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体现。近几年,文言文阅读试题分值高达19分,几乎占到语文试题总分的百分之二十,其中文言文翻译10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丢分较多。究其原因,除了对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做翻译题很盲目,很随意,因而得分较低。建议学生在反复阅读原文的基础上,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准确判断句式
  句式决定着句子的形式,古汉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差别很大,《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学生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等特殊句式,同时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及固定句式在高中课本中大量出现,也在高考考查的范围之内。所以学生遇到翻译题时首先要确定句式的类型,具体翻译时一定要把古今句式的差异翻译出来。
  如2018年高考全国II卷中“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后汉书 王涣》),读完试题后,首先判断该句为省略句,“为”后省略宾语“之”,即王涣。“安阳亭西”前省略介词“于”,故又是状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于)安阳亭西为(之)立祠堂”,翻译时应按照正常的语序去翻译。同样,2015年课标[Ι]卷“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宋史 孙傅传》),从标志词“不”“吾”可以判断该句为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是“金人虽不索吾”,翻译时要准确。句式是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很重要的得分点,不能出错。
  第二,梳理重要字词
  翻译题在译出句式特点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梳理重要字词,它是翻译最主要的得分点。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重要字词主要有实词、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五类;虚词主要有18个,这些是文言文翻译必考的内容,是重要的得分点,学生心中要有得分点。看到文言句子先梳理哪些应该是得分点,力争翻译准确。
  如2016年课标II卷“副使崔應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明史 陈登云传》),本句的得分点就是“矢”这个通假字,意思是“粪便”;2018年全国卷II “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后汉书 王涣传》),其中的“弦歌”为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奏乐歌咏”。2017年全国I卷“弘微常以它语乱之”(《宋史 谢弘微传》),句中的“以”为介词,当“用”讲。如果忽略“以”这个虚词,不翻译或者乱翻译,也是要丢分的。
  第三,结合语境再斟酌
  心中有了句式和重要字词以后,做题时按照对字词留、删、换和对句式调、补、变的方法去翻译,不能机械地把句式和字词排列起来死记硬背,而要结合一定的语境去判断。
  如2018年全国卷II “每食辄弦歌而荐之”中的“荐”,前文说“为立祠安阳亭西”,既然是“立祠”,后面的“荐”可理解为“祭祀”。心中有了文言文翻译的“点”动笔翻译时一定要工整书写,仔细检查,检查每个得分点是不是都落实了,翻译的句子是不是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有没有做到通顺流畅,体现翻译标准中的“达”字。
  如果学生翻译时都能有步骤地去落实得分点,翻译题就会少丢分,甚至不丢分,一道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可以改变学生的命运。希望学生能够重视文言文翻译试题,从平时的阅读开始训练,养成好习惯,高考定会受益!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比较干眼患者上下泪点栓塞术前、术后1月、3月后的泪膜破裂时间及SchirmerⅠ实验,分析上下泪点栓塞对干眼患者泪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在北京大学深圳
转Bt基因抗虫棉在沙培试验中对卡那霉素不同浓度的反应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浓度为4000 mg/L的卡那霉素液对非抗虫棉最为敏感,反应率为100%,而转Bt基因抗虫棉均无反应.说明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一门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科学,化学实验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化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一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多创造实验机会,把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好。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是最能培养
该文以速度节奏这一实质性问题为切入点,对我省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各个阶段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本文结合实际探讨了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开发.文章介绍了考试系统的一般流程结构,探讨了考试系统一些问题的解决算法,并讲述了如何在PVFP5.0中编程开发考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