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万种话导语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uig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段恰如其分的导语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沿着我们所指的方向奔去,从而为这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因此,我们要潜心、用心,让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好的开始。
  一、平实:恰如其分地引
  有的教师认为:上课就是要给学生解决课堂上的问题,不必花心思去设计什么导语;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只有上公开课时才用,平时上课不必那么花哨。其实这种想法有失偏颇。要知道恰如其分的引入,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过来,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导语的设计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
  听过一节《珍珠鸟》的公开课。上课伊始,教师这样问道:“大家喜欢小鸟吗?如果看到弱小的小鸟受困,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稍作停顿)?同学们都心地善良,说到可爱的小鸟时,都是满眼的怜爱之情,都表示要好好地爱护它们、帮助它们。可是小鸟和我们总是保持距离,不会轻易落到我们的肩头和我们交朋友。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拥有一只和我们“零距离”接触的小鸟朋友呢?(学生热情高涨,异口同声:“想!”)那好,就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冯骥才先生是如何赢得小鳥的信任,和小鸟交上朋友的吧。”这样,很自然地引到要学习的课文,而且突出了“信任”的主题。恰如其分的导入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设计,只要能够和课文内容、主题相联系,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是成功的导入。
  二、飘逸:独具匠心地导
  颇是匠心的导语设计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真正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奇妙的克隆》一课时,有位教师的导入语真可谓独具匠心。上课伊始,这位教师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给学生讲解比较高深的克隆技术的知识,而是问学生是否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学生们一听,顿时来了兴趣。看过这部电影的学生就开始按捺不住了,热情地介绍起来。两分钟后,教师在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侏罗纪公园》的精彩片断,展示了生动形象的克隆过程。学生们看得入了神,对克隆这个高深的科学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
  至此,学生对课文读一遍就完全理解了,而且印象非常深刻。这样的导语岂不是匠心独运?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把知识融汇其中,一举两得。
  三、浪漫:情感共鸣地融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材中选取了许多反映亲情的文章。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我们的导入语一定要好好进行设计,以渲染气氛,为课堂教学定下情感的基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和教材中的人物以及文章作者进行对话,产生情感共鸣。
  如,在《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的学习中,有位教师先由《游子吟》的背诵联系到母亲的伟大,说:我们的“寸草之心”永远都报答不了伟大的母爱;然后,话锋转到自己的亲身体会上:“我的父母也年近古稀,可是在他们的心里,儿子仍然是个孩子。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只有那个郁郁葱葱的菜园,父亲就隔三差五的给我送来新鲜的蔬菜。二十多里路,父亲总是会掐准时间,骑着他那辆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大金鹿’自行车,赶在我上班之前把菜送到,然后不听我任何挽留就回去了,还解释说趁着早晨凉快,好赶路。后来,我听母亲说,父亲赶早送菜,一是要保证菜新鲜,二是不耽误我上班。”这位老师说着说着就热泪盈眶了。这时候,教室里非常安静。当教师要求读课文时,学生们就显得非常投入,用心感受课文中的母子之情。
  把感情基调定准,就像拉琴的时候先定弦,定好弦以后才可以奏出更满意的曲子那样。在开课之初就把学生的感情基调定好,这样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简洁明快不拖沓。导语的设计要简而精,如果信马由缰,所言不知该止,就失去了导语的意义,还不如常规式直接进入学习。
  2.自然而不生硬。一节课,本来就应该是衔接自然浑然一体的。如果设置的导语和所学内容不“兼容”,硬生生地拉在一起,就让人觉得很牵强。学生听了半天,云里雾里不明白,那这导语岂不是起到反作用了吗?
  3.主题突出不越位。导语就是一个“前奏”,所占的时间也就几分钟。导入就是要让学生更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更深刻地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如果半天不能进入学习的主题,那就成了喧宾夺主,既浪费了时间,还削弱了学习效果,这样的导语就是失败的。
  教学是一门艺术,各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新课标在对本学段的习作要求中,很强调让孩子“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因此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侧重引导孩子从纷繁复杂的素材库中提取最为新奇生动的内容来组织成文,并在此过程中教会他们如何具体、有序、个性化地表达。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其将观察发现
小学语文姓“小”、姓“语”、姓“文”(这个“文”可以是文字、文章、文学、文化),这个基础的基础,一旦有了缺失,那是很难补回来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所以我们就应当实实在在地从我做起,认认真真地从“小”做起,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要,成为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以胜任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一、拼音拿手    老师要有一口纯正流利、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什么平舌音与翘舌音,什么前鼻音和后鼻音,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今天,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制约。面对方兴未艾的教育信息化浪潮,如何在新环境、新形势下使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成了很多语文教师颇为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其在教育教学上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冲击,也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要根据学习对象与学科特点进行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
写作需要一定的素材积累,如果素材缺乏,作文也就会变得假、大、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习作素材的开发和利用,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取习作的原料,丰富习作的素材。    一、活用教材资源  苏教版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照片、图片,从课文到课后练习,再到每单元练习的设计,无不蕴涵着语言积累的资源。一个真正善于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师,首先就应把这些资料有效地利用起来。  (一)活用教材中的图像  
学生年龄不同,阅读兴趣、认知水平也就不同,一、二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就注定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因此,笔者认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有个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开始,让孩子慢慢来。    一、朗读,从音乐声里找感觉  下面是山东常丽华老师《泉挂岩而成瀑》的教学片断:  (放《致爱丽丝》的钢琴曲。配乐再读。)  师:听音乐,自己找拍子,看看从哪里开始读,要让音乐进入到你心里,进入到
【设计特点】  该教学设计为“非指示性”教学中的“基于自主点评”的设计。主要用于语言有意味、思想有深味但其语言味、思想味又不容易领悟到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俱佳的文学类文本。学生在一次次的点评中,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非指示性”教育理念是“把人当人,自主成长”,在教学实践上体现为: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作用中,学生自主判断、自主反思、自主成长。该设计的“自
李镇西,198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于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曾短期担任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现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出版有《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教有所思》《民主与教育》《怦然心动》《心灵写诗》《听李镇西老师讲
人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在“语文园地”中出现了口语交际与习作合编在一起的题型。这种“合”的编排方式是在“分”的基础上的“超越”,自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口语交际”和“习作”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教学板块,“合”了之后,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谁应该先教。通常情况(看过一些课也确实如此)是把口语交际的教学置于前,即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后再转向习作的教学。这当然是一种“序”。但除此是否还可
题记:  有一次,我校二年级的一位语文教师正对本班学生进行预习作业的训练,那节课是对科普童话《蚕姑娘》的教学。教学伊始,教师让学生谈谈对蚕姑娘的认识,问题一出,学生的回答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前通过查找书籍或网络对蚕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生字教学时,学生更是热情高涨,拿出了人手一本的“我的字库”和大家交流。学生因此对生字的音、形、义都有了大致的了解,教师再稍作引导,大部分学生基本
真实有效的课堂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课堂练习又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增效起着重要作用。可是,有的教师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只讲数量不求质量,甚至在语文课堂上也出现了题海战术;而有的则针对考试“疯练”“狂练”,使语文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其实,我们需要的语文课堂很简单,那儿没有花花哨哨的场面,有的是学生的静思默想,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