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uo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索和实践。本文浅析其优势之处,通过《构建电磁感应学习网络》这一课例的实践,并反思这一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 物理教学 教育
  【基金项目】此文系福州市教育信息技術2014年度研究课题“‘翻转课堂’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ZDJ2014A04)。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17-02
  我国教育学者在“翻转课堂”这一概念引来时,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很多成果,但具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践的研究成果较少,关于“翻转课堂”的实施问题也很多。我们摸索了“翻转课堂”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
  “翻转课堂”将原本属于课后作业活动的时间转移到了课堂上完成,而原本在课堂上应该完成的内容放在课前的时间来做,它翻转了知识内化和知识传授这两个教学环节,“翻转课堂”更加强调自主学习,与素质教育的精神不谋而合。
  一、“翻转课堂”的优势
  一是有利于因材施教,通过“翻转课堂”进行教学,通过视频的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的按照自身的节奏进行学习,能够尽可能的掌握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老师同学即时联系,及时解答各种疑难杂症,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二是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各种实验,教师课堂做实验难以顾及到全体学生。通过课前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观察到物理现象,增强对知识点记忆和理解。同时给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动手机会和思考的空间。学生可在课前学习,对疑难部分进行标注,独立思考,等到课堂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三是便于引入大数据的监控,“翻转课堂”可以说是自媒体技术的产物,在视频的发布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在互联网上产生大量的数据,教师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和思维,分析数据,掌握学生学习产生的重难点,进行重点解惑,能够及时掌握每个学生掌握情况,变结果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二、“翻转课堂”模式在物理高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根据其教学模式特征,我们可以把教学流程分为课前自学质疑、课中解决问题、课后反思拓展三个环节,流程如图。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微课,学生及时观看视频,根据任务单完成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课堂上,围绕着课前学习的重难点,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从提问到讨论直至解决问题,不断内化知识;课后,师生根据课堂的讨论和衍生的问题进行拓展。按照“翻转课堂”模式,我们在高三第三轮复习中以《构建电磁感应学习网络》课例实践。
  电磁感应这部分内容涉及到受力分析、功能关系、恒定电流等知识,涉及到三个二级考点——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理想变压器和一个一级考点——交变电流的四值,如果构建好电磁感应的知识网络,掌握好相关处理问题(如求解动态分析、焦耳热、电荷量)的方法,高三物理复习将提升一个档次。
  笔者任教班级同学经历了第一、二轮复习,基本能够掌握重难点知识,但是没能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大多数处于不断刷题中,利用本节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归纳(处理问题)方法,设计如下:
  (一)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与自学反馈
  (1)制作微课
  三维课程目标是微课视频的依据,高三同学也要以《考试说明》为出发点。本节课教学视频的内容应该囊括电磁感应的重要知识点和思路,笔者根据任教班级的学情设计的教学内容如下:
  ①电磁感应相关问题——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具体应用,包括交变电流等;
  ②构建电磁感应学习的网络,能够归纳求解这类型问题的基本思路——“源”、“路”、“力”、“能”。
  ③掌握求解动态分析金属棒运动的方法并能够求出他们的收尾速度,掌握求解焦耳热和电荷量的基本思路。
  (2)编制导学任务单
  导学任务单是翻转课堂学生自学的参照,导学任务单根据不同课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简单的选择题,也可以是计算题,主要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如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学习内容、问题记录、测评训练等组成。任务单的设计应与教学视频的内容同步,是学生学习视频内容之后要能够自主完成的作业,同时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笔者设计《构建电磁感应学习网络》导学任务单纲要如下:
  ①楞次定律:回顾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步骤及推论,如何理解楞次定律中的“阻碍”?
  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表达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常见形式(再次推导切割、旋转时的表达式)。
  ③法拉第电磁感应的三个动态模型分析,第三个典型模型如下:
  两间距为L的光滑水平轨道之间接有电容为C的电容器,单杆ab质量为m,电阻不计,用恒力F从静止开始拉动单杆,磁场垂直水平轨道向上,按照图所标识的物理量证明棒做匀加速运动。
  ④能量转化及焦耳热的求法。
  ⑤按照以上知识点编排的相关典例。
  (3)学习视频,完成任务单
  在上课之前同学观看视频,完成任务单的内容,并将完成情况通过网络反馈给教师,现在有很多平台可以应用,鉴于实际,快捷的话可以应用QQ、微信等社交媒体方便提交。
  2.课堂反馈与讨论解决
  (1)不同的课型,反馈组织形式不同,如新课,应该按照任务单的问题,分组讨论,各抒己见,逐步引导学生统一到正确的结论,并将要点在黑板上罗列。面对高三,对于基本问题我采用学生提交的作业中典型的错误,让同学们来挑错误,最后将同学们正确的规范的答案呈现出来;对于重难点,让不同的同学来解答,如任务单中的第三个典型模型,是高考中的一个难点,同学们通过课前的思考,将疑问提出来,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来释疑。   (2)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主导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权威,而在“翻转课堂”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共同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组织学生讨论,给予适当的准确的引导,在重难点给予提示,最终解决课前学习遇到的问题,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虽然只是组织者,但是其中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在本节课中,第三个典型模型涉及到的微元的思想,同学们比较难于处理,教师要着重引导思考。
  (3)最后阶段是课堂反馈阶段,“翻转课堂”也要在最后阶段进行师生共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同学们的付出,特别是通过课前学习的反馈记录,老师可以方便掌握过程性评价,让同学们明确还有待努力的地方,构建知识网络,对知识进行内化。
  3.课后反馈与总结拓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后主要完成作業,学生难以再次复习课堂知识点,而“翻转课堂”在课堂已经能够完成部分作业,课后主要是进行反思总结,尤其反思错误,在反思中领悟规律,让学生有时间从知识、方法和能力多个维度,进一步拓展、归纳和深化,以达到构建网络,提高思维。
  三、“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从素质教育改革来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符合课改的以生为主的思想,改变“满堂灌”等传统中不足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三后阶段的复习,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通过本课时,有几点反思:
  一是对教师能力要求更高了,从以前的制作PPT,到现在为了让课堂丰富多彩,还要视频的录制,精美的视频就是一部微电影,还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有效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课堂上从权威者到组织者的转变,教师能力提高是关键。
  二是对学生家长的要求更高,家长也要时时关注孩子的学习,“翻转课堂”模式有利于实现自主学习,扩展思维深度。在课前如何自觉专心开展学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如何进行有益的思考,这些问题考验着同学们,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课前的充分学习,才能够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才能够在课堂中充分讨论,实现的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是大大增加了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的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科学的讨论沟通交流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内化,牢固地变成同学们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在高三这么紧张的时间段内,由于借助这一模式,我们对于难点,通过充分的讨论,同学们在后期的质量监控中都能够取得满意的结果。
  总之,翻转课堂是在传统教学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克服传统中的不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随着研究的深入,“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课堂教学方式一定会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陆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63:123+74
  [2]张鹉.“翻转课堂”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践与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08:55-57+65
  [3]苗壮.浅析“翻转课堂”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4,08:53-54
  [4]魏云.谈“翻转课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5:66
其他文献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the transition to new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It marks a major turning point in history and influences almost every aspect of daily life,including material im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45-02  种植区为幼儿直接参与植物种植与植物管理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机会与条件,能有效的引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不同程度的促进幼儿观察、探究、合作能力的发展。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种植区活动的主动性,更好的发挥种植区的教育功能,我们班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小班幼儿的年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学逐渐从传统化的集体教学模式向个性化的主题教学模式转变,应用最为普遍的当属区域活动。区域活动属于益智类活动,又称活动区活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幼儿的年纪、兴趣和发展水平,将活动室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如益智区、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等,投放相应活动材料,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能力,以动手操作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学习的活动。借助不同主题的游戏模式,创设教学情境,使幼儿园日常教学更加丰
期刊
【摘要】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会掌握新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课程理念中,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课前预习,正是学生独立学习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培养 课前预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53-01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期刊
【摘要】数学阅读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本质的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笔者主要从教师引领,让学生爱上数学阅读(引入相关数学趣事,推荐数学书籍)、提供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悦”读(读多元化素材,读影像资料)、注重策略,培养学生数学课外阅读能力等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數学阅读 数学趣事 数学史料 数学书籍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86-02  电偏转和磁偏转是电磁学中的两种常见偏转,二者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区别,是近些年高考的特点问题,由于二者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本文主要对电偏转和磁偏转求电子荷质比进行分析。  物理教材粤教版选修3-5的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的第一节是《敲开原子的大门》。本节课文除了对物理学史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前后知识点关联密切的特点,具有较强的连贯性,是一个前后有序,而又不断发展的整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效地运用迁移的规律,注意发挥学习中正迁移的作用,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迁移 思维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
期刊
海洋平台作为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基础性设施,是海上生产作业和生活的基地。为了保障海洋平台结构的安全服役,避免重大的恶性事故发生,必须对海洋平台结构在服役期内进行必要的检测和安全评估,海洋平台结构模态特征实时提取就是以此目标出发而衍生出的一项重要监测手段。目前,常用的模态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峰值拾取法、自然激励技术(Natural Excitation Technique)、ITD(Ibrahim Time Domain)法、随机子空间方法(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等
我国海上有大量边际油田,油气储量颇丰,是未来海上油气开发的重要方向。边际油田的投资风险高,开发难度比常规油田大,对开采设施和管理方式的经济性能要求高。采用传统开发模式进行边际油田开采,存在较高的投资风险。因此,新型海上边际油田开采装备的研究对边际油田的开采意义重大。
  本文针对边际油田的开采,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筒式混凝土生产储卸油平台(MCPSO平台),该平台集钻井、修井、生产储存及外输为一体。储罐为混凝土外罐和钢质内罐混合且相互隔离的形式。MCPSO平台采用筒型基础定位,实现了平台的可搬迁和自安装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它综合了“黑板”和“多媒体”两种教学的优点,在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已经迅速在全国普及。  本论文通过《电流和电源》的教学设计和案例,着重阐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其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提出一些看法,供其他教师参考。  【关键词】电子白板 电流的本质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