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探索不同新型肥料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2014年在南京市浦口区开展了3种大量元素肥料在黄瓜上的应用肥效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量元素新型水溶肥料喷施在黄瓜上,能明显促进黄瓜生长、提高黄瓜产量、改善黄瓜品质,其中以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结果表现最为突出。
  关键词:大量元素水溶肥料;黄瓜;肥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068-02
  叶面施肥是补充作物营养,调节作物生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探索新型肥料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笔者于2014年在南京市浦口区南京林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开展了三种大量元素肥料应用效果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肥料 共3种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分别为:(1)由江苏盛禾资源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N+P2O5+K2O≥52%(10-6-36),Zn+B:0.2%~3%,产品形态为粉剂;(2)由江苏仁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N+P2O5+K2O≥50%,B+Fe+Mn+Cu+Zn:0.3%~3%,产品形态为粉剂;(3)由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N+P2O5+K2O≥50%,Mn+Zn+B+Mo:0.2%~3%,产品形态为粉剂。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6个处理:(1)常规对照(CK1)。基肥为5%商品有机肥15 000kg/hm2,15-15-15硫酸钾三元复合肥450kg/hm2,追肥为NPK三元复合肥300kg/hm2。不使用叶面肥和调节剂。(2)清水对照(CK2)。每hm2每次以同处理A等量清水等时期冲施,其他施肥措施同处理1。(3)清水对照(CK3)。每hm2每次以同处理C等量清水等时期冲施,其他施肥措施同处理1。(4)处理A: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江苏盛禾)。每hm2使用由江苏盛禾资源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提供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75kg兑水37 500kg(稀释500倍)进行冲施,于黄瓜开花期冲施1次、座果期冲施2次,整个生育周期共冲施3次,其他施肥措施同处理1。(5)处理B: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江苏仁成)。每hm2使用由江苏仁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75kg兑水37 500kg(稀释500倍)进行冲施,于黄瓜开花期冲施1次、坐果期冲施2次,整个生育周期共冲施3次,其他施肥措施同处理1。(6)处理C: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江苏龙灯)。每hm2使用由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75kg兑水45 000kg(稀释600倍)进行冲施,于黄瓜初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冲施1次,整个生育周期共冲施3次,其他施肥措施同处理1。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区组沿着土壤肥力递变方向设置,每个小区20m2(3.4m×5.9m),小区间有0.9m宽的保护行,0.4m宽的沟。每个小区能单灌单排。
  1.3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江浦街道高旺社区南京林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大棚内,试验时间为2014年7月20日至10月1日。连栋大棚内土地,土壤为粘土,略有板结,土壤颗粒粗。试验前土壤理化性状如下:pH值5.95、有机质19.41g/kg、全氮1.27g/kg、有效磷23.7mg/kg、有效钾96.7mg/kg。
  1.4 试验过程 7月20日播种育苗,采用5×10的穴盘,专用育苗基质。育苗在配备有降温系统的温室内进行,温度控制在25~30℃;8月10日整地施基肥,定植浇水,正常管理;8月25日、9月2日、9月8日分3次分别在初花期、坐果期对处理CK2、CK3、A、B、C进行肥料冲施;9月9日、15日、17日、27日分4次采收,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黄瓜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的黄瓜平均长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C>处理B>处理A>CK3>CK1>CK2;茎粗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C>处理A>处理B>CK3>CK1>CK2;单个黄瓜平均重依次为处理C>处理A>处理B>CK3>CK1>CK2;平均单株结果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C>处理B>处理A>CK3>CK1>CK2。
  2.2 不同处理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3次重复平均产量处理C最高,其次是处理B、处理A、CK3、CK1、CK2。由表3、表4可知:处理C与处理B、处理A存在显著差异,处理B与处理A差异不显著,处理C与处理A存在极显著差异。
  3 讨论
  试验阶段,黄瓜的花芽分化期处在高温期,雌花率极低,且阴雨连绵,湿度较大,霜霉病发生严重,造成总体产量不高。但对产量结果的分析(与本地栽培习惯CK1比)可以看出,施用3种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均有不同增产效果,增产率在6.31%~10.63%,而且果实性状也有改善。今后仍需在大面积上示范应用,进一步验证3种水溶肥料对黄瓜的实际增产效果。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设施长季节番茄新品种“皖杂15”是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株系,属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强,耐低温弱光,早熟性突出,易坐果。果实高圆形,表面光滑,成熟时果实粉红色,无绿肩,坐果整齐,单果重150~2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6%左右,糖酸比适中,较硬,口感好、风味纯正,货架期10d,较耐贮运,抗性强。适宜日光温室、大棚长季节栽培。在合肥、阜阳、芜湖、蚌埠等地试验示范,
【目的】得到融合蛋白M2e-Fc,并检测其免疫学特性,为研制禽流感通用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禽流感病毒H5N1的M2e蛋白氨基酸序列设计2条长互补引物,通过重叠区互补扩增基因法
【目的】探讨柠檬酸铜对肉鸡生产性能、血脂指标和组织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设计,将420只7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公母各半。Ⅰ(对照
摘 要:该文结合当地实践从苗圃和基质选择、扦插、扦插后管理以及练苗等方面总结了红叶石楠扦插育苗技术,对红叶石楠在园林上应用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红叶石楠;育苗技术;园林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2-0106-02  红叶石楠(Photiniaxfraseri)是一种常绿的杂交种小乔木,属于蔷薇科石楠属,红罗宾(Red Robi
摘 要:红秋葵102是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特色经济作物研究中心、济南邦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倒红秋葵一代杂交种。该文介绍了红秋葵102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丰产性、抗逆性和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红秋葵;红秋葵102;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8-0060-02  红秋葵除含有其他秋葵的营养
摘 要:采用3种不同的萃取方法提取纯化速溶咖啡中的多菌灵,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根据净化方式的繁简和相对标准误差值,确定多菌灵适宜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的结果相对标准误差最小,可以考虑作为速溶咖啡中多菌灵残留量检测的参考方法。  关键词:速溶咖啡;多菌灵;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 S5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35-02  
摘 要:为验证液体硅肥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在常规施肥前提下,通过在水稻分蘖前期、拔节期、抽穗期等需肥临界期各叶面喷施一次浓度约0.25%的液体硅肥,结果表明,水稻的穗粒总数、穗实粒数、有效穗数等生物学指标有所增加,增产率达6.72%,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济效益明显。  关键词:液体硅肥;水稻;增产;增效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
为了更好地防治樟子松褐斑病,对不同栽植密度与配置方式对樟子松褐斑病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樟子松褐斑病有显著影响,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褐斑病发病率和发病指数也逐渐增大;不同配置方式对樟子松褐斑病的发生亦有显著影响,其中群植发病率和感病指数均最低,分别为30.41%和24.73,丛植发病率和感病指数最高,分别为90.23%和82.45。
在建瓯市常绿阔叶林中设置样地,用取样方法对常绿阔叶林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中优势种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常绿阔叶优势种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 000m;物种在
摘 要:一例4岁雌性杂交犬因咬伤所致皮肤大面积坏死而入院诊治,临床检查基本生命体征未见异常,血液检验白细胞显著升高,感染、坏死严重。通过彻底剔除坏死组织后行皮瓣移植术,病犬术后30d创口完全愈合。体会:皮瓣移植时游离皮瓣面积以创缘部能吻合为度,必要时可在垂直于张力方向作减张切口;严重创伤和感染需注意纠正低蛋白血症。  关键词:犬;皮肤坏死;皮瓣移植;诊治  中图分类号 S829 文献标识码 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