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扑虱灵、吡虫啉是选择性杀虫剂,主要目标是同翅目昆虫.经2年3个代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非目标害虫三化螟幼虫取食2种农药处理的秀水63,其后代成虫产卵量显著高于对照,刺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扑虱灵、吡虫啉是选择性杀虫剂,主要目标是同翅目昆虫.经2年3个代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非目标害虫三化螟幼虫取食2种农药处理的秀水63,其后代成虫产卵量显著高于对照,刺激了三化螟产卵.但这种效应又与水稻品种有关,对三化螟有中等抗性的镇稻2号不明显.另外,低龄幼虫(1龄)处理后刺激成虫产卵比高龄幼虫(3龄)处理更明显.生化测定表明,扑虱灵、吡虫啉处理后,水稻植株的草酸含量有一定下降,叶片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还原糖除扑虱灵在秀水63外,均有显著增加,谷胱甘肽-S-转移酶因水稻品种和农药而异.
其他文献
通过田间调查及盆栽试验,研究了铅元素在茶树中的分布规律及吸收累积特性.研究发现铅元素在茶树体内活性较低,根部吸收的铅元素大部分被吸收根所固定,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较低
本文种基于局部傅里叶变换通过比较图像局部频谱中谐波系数进行图像副合的方法,这是一种算法简单,物理意义明确的图像融合方法,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对不同聚集图像的融合特别有
利用CLIMEX系统软件对豚草卷蛾(Epiblema strenuana)及其寄主豚草、三裂叶豚草与银胶菊进行研究,对在我国的适生性分布作了预测,并通过生态气候指数(EI)转化的生物-气候风险
为明确河农6251含有的抗叶锈基因并对其进行分子定位,以抗病品种河农6251与感病品种Thatcher的杂种F1、F2、F3群体为材料,对河农6251的苗期抗叶锈基因进行定位。分子标记辅助
本文以无源定位与跟踪为背景,分析了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定位与跟踪计算中的不稳定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极坐标的定位与跟踪算法,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