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ryu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 和 社会 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 艺术 环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联系语境,品味词语,挖掘语言的深层意蕴,领略词语的言外之意。让文学作品成为语文教育的乐园。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教育;文学作品;语境
  [作者简介]何君梅(1976- ),助教,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与研究。
  
  文学教育的任务是:“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培养和提高文学修养,同时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培养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趣味情操,并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培养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以至创造思维的能力。在传统的文学教育中,由于语文教育中以技术性训练为主导,由于高考试题的导向因素,师生均面对应试的压力,文学教育的任务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落实,出现了”偏差“。针对这种现象,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晚年痛心疾首地指出:“目前的语文教材里有比例很不小的文学作品,但并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读写训练’的,连古典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作法。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教育的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认识。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文学教育呢?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一、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
  文学是历史的一面明镜,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关于人世、宇宙和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由于它的引人入胜的形象和动人心弦的情感内涵,对于塑造学生的灵魂、决定他们的人生道路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所以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但是长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教“,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泥潭,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无非是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中心内容、主题思想、结构形式、情与景的关系、表现手法 分析 思想内容,分析艺术形式等等,甚至用公式去套:如:“本文通过……叙述(描写、塑造)……表达(提示、表现、抒发、赞美、批判)……”,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用(这些常识性、技术性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呆板的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师不应该在“教”的过程中给作品贴上“标签”,再教学生“辨认”,因为这些毕竟还不是文学教育的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而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硬塞给学生。
  一个人物人性的形成,人格的完美,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像中国的《诗经》,希腊的荷马史诗,欧洲中世纪的民歌和英雄传说,都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可以基本上反映这个时代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哲学、科学文化等,它是那个特定时期的缩影。因此,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获得具体生动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言为心声”,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创作主体个性、情采和审美特质的真实反映,是他们的思想结晶和灵魂雕塑。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潜的冲虚高远,鲁迅的冷眉热肠,钱钟书的幽默博学都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文学作品是作家人生信仰、价值观和道德情操的直接显现,寄寓着他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和崇高的审美理念。学生在接受文学教育的时候,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必然会引起他们美好的或丑恶的、悲惨的或可笑的等等感觉,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增强对生活中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向文本敞开自己,从中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的自我,在建构文本的同时也建构自己。学生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基点上深化和升华了自我本性。正因如此,古今中外的伟大的教育家们都很重视运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联系语境,品味词语
  语境的体味可分为两层意思:其一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流动的语言状态中体会语言的表现力;其二是玩味语句的情味色彩,感受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微妙感情。叶圣陶先生说:“一篇好文章,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教文学作品,要引导学生研读语句,体味语境,正是揣摩的良好途径。如在《雷雨》的教学中,就可结合语境挖掘语句深层意义,在平常的语句中咀出深永的滋味。“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台词看似平凡,但实则是侍萍内心感情的迸发,如不结合语境体会,那独特的表现力,微妙的感情就难以体会到,学生也会平平淡淡放过去。假如我们进入戏剧的角色,置身于作者所营造的语境中,“披文入情”,加以情感的体验,台词的底蕴、内涵便可挖掘出来。“萍”字表达了侍萍终于认出分离30年的亲生儿子的激动心情,是慈爱的表露;两个“凭”字,后一个是对周家两代人对她侮辱的控诉、抗争,表现出的是怨愤和仇恨;而前一个则是两种思想感情的过渡。此时,爱与恨交织,侍萍满腹心酸,欲言又止。分析语句,联系具体的语境,深刻的思想意蕴才能揭示得具体、生动,才能入情入境。
  三、让文学作品成为语文教育的乐园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孤立的从记叙、说明、议论类的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言,这种收获是有限的,也是枯燥的。其实, 学生完全可以在文学这个感情释放的空间里去了解、掌握、运用这些语言文字。汉语是最富有美学色彩的语言,而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更是优美怡人的,它保留了语言艺术的精华,是进行语言教育的最好蓝本。远如《诗经》《离骚》、先秦两汉散文辞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白话小说,近及现当代的鲁郭茅、巴老曹等文学巨匠的著名作品,都代表语言艺术的高峰,值得我们去揣摩运用。学习这些作品,有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对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的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有许多优秀的应用性文章就是用文学语言写的,如《祭十二郎文》、《谏太宗十思疏》等。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体会到优美的文学意境,巧妙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生动的语言形象,受到语言艺术美的熏陶。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进行文学教学时应摒弃定格好了的框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再想像、再创造的空间。提供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把握文学教育的特点,利用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空间。在情感熏陶、审美训练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健全学生的人格,大胆放手,让其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除了承担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文学知识理论和技巧,使之娴熟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较有艺术味地传达个体生命的各种见地的责任之外,更要肩负起对学生灵魂的洗礼和跃升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J].语文学习,1995,(6).
  [2]刘跃夫.定格式分析不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J].语文教学通讯,2000,(5).
  [3]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属于核心管理内容,相关财务人员要致力于提升资金的管理水平,使其利用效率达到最大,使资金利用中不会出现周转不开或资金链断裂问题,如此集团企业才有长远发
宁静的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rn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旁边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
期刊
2016年岁末,一个消息让台州市路桥区的干部群众非常激动:位于金清大港最末端的省控路桥金清新闸断面,成功消除劣Ⅴ类水质.rn金清新闸所在的金清大港,是台州第二大水系金清水
期刊
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成为语文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创设民主、
温泉越来越火爆。每俟假日,各个温泉旅游区都是热热闹闹的样子,人们挂着喜气涌入蒸汽腾腾的温泉,出来后,好似铅华洗尽,周身洋溢着舒畅。仅仅是因为舒服么?温泉大热的背后其实
在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而有力地保障,日新月异的科技也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的轰炸时代.多媒体因其本身对展陈内容由浅入深的拓展和链接,可以满足受
通过对沧州市中小制造业企业走访调研,了解这类企业的特点,分析和探讨在环保约束趋严的情况下,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并有针对性的给出有利于沧州市中小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对策、
优化课堂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真诚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内容、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使课堂教学真正增强实效性。  一、当前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1 问题不明确。  一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性要明确,即明确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通过提
文章提出了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进行合同跟踪管理的含义和意义,并分析该项工作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公路桥梁施工合同的履行提供参考.
当前,资源及能源的日益紧缺也逐渐成为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筑行业在加速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更加重视施工过程的绿色化,特别是对建筑建设过程中的装饰装修环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