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府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m82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婺州多奇事。华府就出奇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华府却一味喜纳丑女,从姨太太至丫鬟,无一不丑,成了丑女荟萃之地,一时被人称为丑府。
  凡事都有个过程,华府自然也是如此。
  华府是婺州城里响当当的大户,家财万贯,庭院高深。华老太爷长得仪表堂堂,器宇轩昂,娶的四房姨太太个个美若天仙,府中的丫鬟也无不清秀可人。只是姨太太们争风吃醋,明里较劲,暗里使法,貌合神离。有姨太太说不过,气不过的,遂向老爷告状。华老太爷长叹一声,也不好说谁对谁错,就各打五十大板,叫大的要有做大的样儿,小的也要尊重大的,莫小肚鸡肠。久而久之,姨太太们之间的矛盾越积越多,争来斗去,一刻不消停。后来,连各房的丫鬟们之间也怒目而视,互不相让。华老太爷就常常不挨家了,眼不见心不烦。
  可这终归不是办法。
  华老太爷一气之下,再娶的两房姨太太,竟都是丑女,毫无杨柳之姿。那五姨太头发枯黄,身材臃肿,风刮不动;六姨太则满脸麻子,骨瘦如柴,风吹即倒。服侍的丫鬟,也个个非矮即胖。
  这下,四位姨太太乐坏了,虽然年纪稍长二位几岁,但相貌气质,不知要甩五姨太六姨太几条街。优势凸显的她们,再也不明争暗斗了,日日笑脸相迎,一团和气。偶尔耍嘴皮子——多年练就的本领一时放不下——也拿五姨太六姨太寻开心。这五姨太六姨太呢,很有自知之明,不还嘴,不计较,任你怎么说怎么折腾,不恼不怒,进退有度,一天到晚,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四太太地唤个不停,把四位姨太太哄得极为熨帖。
  华老太爷喜不自胜,不想这一奇招,妥妥地将问题化解了。如今的华府,上上下下,一片和谐,再无事端。
  华老太爷年岁渐长,染了重病,无力回天。临终前,华老太爷将众儿子唤至床前,令儿子们的手交叠在一起,而后吃力地将自己的手放置最上,交代遗言,要儿子们立誓,今后纳妾当以丑为准,或曰以丑为优点。儿子们皆不情不愿,但见父亲一副不甘瞑目的模样,只好答应。华老太爷的手滑落下来,安然逝去。
  华家一向家规甚严,加之耳濡目染父亲治下的华府今昔变化,儿子们恪守诺言,不敢造次。娶来的姨太太们皆身材差,相貌丑。丫鬟们自然也是如此。
  丑女未必就无才。
  华府二公子的姚姓二姨太,刺绣、缝纫等女红无一不精,尤擅歌舞。每遇二公子有心事,烦闷不快,姚二姨太就换上自备的行头,施展舞艺。二姨太很注重观者感受,一袭纯白的舞衣作了精心的层叠剪裁,宽袍大袖,飘然若仙,又能掩饰其过于瘦削的身材;厚纱蒙面,仅露双眼,掩盖其不美之态。然后足蹬绚彩舞鞋,将高盘的发髻松开,一头秀发如瀑倾泻。一切准备就绪,方翩然起舞。但见宽敞的厅堂里,二姨太美目顾盼流转,莲步轻盈,衣袂翩然,环佩叮当,恰如花丛中的蝴蝶,左旋右转,上下翻飞。姚二姨太还有一副好嗓子,曼妙舞姿配以天籁之音,珠联璧合。二公子的烦扰在二姨太的载歌载舞中烟消云散,有时兴致高時还拿起玉箫,吹奏以应和之。夜晚,姚二姨太再接再厉,尽献床笫之功,两人卿卿我我,跌宕于人间仙境。
  华二公子自然不止这一位姨太太,亦不独宠一位姨太太而冷落其他。为平衡计,所娶姨太太,琴棋书画持家理财,各精其一,各施其才。三姨太出身商人世家,聪明伶俐,二公子试着将手里部分生意交与她,竟也打理得妥妥帖帖。
  华府其他公子所使之法,大同小异。上下里外众人一心,华府一族逐年兴盛,大有超过华老太爷在时之势。
  婺州不少大户人家,有意效仿华府,专挑丑女入室,却不得要领,家中乱象依旧,不似华府一派和谐。
  问其缘由,华家公子们皆一笑曰,各家有各家的不同吧。除此不再多说,仿佛统一过口径。若被问急了,就拿手指点戳脑袋,然后抽身离开。
  众人有点头的,也有摇头的。
其他文献
谢大秋钻进屋,甩掉破皮鞋,跳上炕头,把快僵了的两只脚塞入卷起的棉被下,眼神恶狠狠地瞪向窗外,骂道:“这鬼天气,想冻死老子!”骂了几声也没个动静,谢大秋扭头去瞧桂兰。桂兰做着针线活儿,眼皮向上翻着,瞧见谢大秋鼻尖通红,拿眼角努力挤了一下,说:“瞅啥,好看吧!”谢大秋丢给他一个嫌弃的表情:“好看个屁,一身肥膘。”桂兰不恼反乐,胖脸一扬,说:“这是福相,哈哈!”  谢大秋的注意力又顺着窗缝溜到冷飕飕的窗
期刊
夕阳如血,天地静谧。  沐泠鸢从地上捡起一根儿臂粗细的木柴,抬手一劈两半,扔进半明半灭的炉膛里,洞中渐渐弥漫起浓重的药味。  她双手青筋凸起,肌肉凹陷,手劈木柴的动作宛若刀劈斧砍干净利落,一看便知用的封情神掌,且已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沐泠鸢估计时辰已到,伸手一探,将滚烫的药罐从火上端了下来。而后从身上取出一只金丝小篓,两指一夹,一条五色斑斓的小蛇就到了手中。  沐泠鸢见这小蛇在自己手中软作一团
期刊
如血的残阳下,他终于望见了云顶石城。  秋意正浓,威严的石城隐约露出峥嵘的头角,巍然屹立在山巅。  “余阶兄文韬武略,非常人能及。若非他于十多年前便建好此城,我今日怎能有容身之地!”  一名中年男子面带风尘之色,衣着破旧不堪,身上甚至还带着几处伤痕和血迹。望着云顶山上的石城,他心中感叹。  从钓鱼城到云顶山,500里山川路。一路上经历了敌人残酷的追杀,九死一生,现在終于来到了云顶石城,他心中不由轻
期刊
我躺在树丫上吃桃子。吃了多少桃子,我记不清了。我眼前全是桃子,血红血红的,就挂在树枝上。我响着饱嗝时,就听见下面小姨的声音飘了上来。小姨说,筋头,你给我下来!小姨一向疼我。我说,没事小姨,掉不下去。小姨听后,音量就开大了。小姨说,给我下来!我从树丫上跳下来,站在小姨面前。小姨目光就落在我脸上,说,筋头,那3块钱,你怎么给扔了?不是让你送给柱子吗?我脸唰一下就白了,暗忖:小姨怎么知道了?见我不作声,
期刊
局长的小名叫大孩,但除了在家时父母偶尔叫一声,当了局长后整天被局长之声淹没,连他的大名也鲜有人叫了。有一天,不知谁在办公楼上喊了一声大海,局长正在聚精会神地思考一个问题,便不由自主地应了一声。应过之后,局长就愣了:是谁叫我的小名?他怎么知道我小名的?他气愤地走出办公室,见单位的政工科长老刘站在走廊上正给新来的一位青年说着什么。他猛然想起来了,新来的年轻人叫牛大海,当地方言海与孩同音,刚才老刘是在叫
期刊
阳城被贬为湖南道州刺史,撵出了京城。这也好,阳城是唐德宗时期的进士,本来就不想做官。当初,若不是唐德宗亲自动员,他是不会为皇帝出任谏议大夫的。谏议大夫就是专门给朝廷提意见的官员。阳城书生气十足,提意见居然提到了皇帝宠信的要员身上,且言辞激烈。皇帝的心也是肉长的,也是气不得的。皇帝一生气,就把阳城给贬了。  来到道州后,自然要遍访民间,体察民情。很快,阳城就发现这里有一种奇特的贡品。奇就奇在它不是金
期刊
相裕亭,中国作协会员。著有长篇盐河系列小说三部。其中,《盐河人家》获连云港市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看座》获“中骏杯”《小说选刊》双年奖、第16届中国微型小说一等奖、入围“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风吹乡间路》获“花果山”文学奖;《忙年》获“冰心图书”奖;连续六届获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偷盐》入选2005年中国小说排行榜。结集出版了《盐河旧事》20余部作品集。  早年,盐区人外出混事,出门就奔
期刊
他哼着鼻音喜滋滋地洗完头发,顺手从前往后捋了一把,很是自豪的神态。  这头发,可是他的宝贝。已近五十知天命的年纪, 一头黑亮亮的头发给他减龄不少,加之脸上没有皱纹,看起来就像是正值而立之年。“看看人家,没有一根白发,可是越活越年轻了呢。”谁见了他,都情不自禁啧啧感叹。  这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就那么顺手往后捋了一把,借势摇摇头,像是在水中快活戏水的鸭子,把满脑袋的水珠甩得四散,在阳光里跌出灵动的
期刊
大清朝每有危急,便征调达斡尔兵,取其敢死能战。乾隆年,朝廷调嫩江达斡尔五百兵丁西征新疆伊犁。從嫩江到伊犁,那可是万里之遥呀!  双胞胎一步虎、二步虎,两丁抽一,当弟的二步虎西征,当哥的一步虎守家。极东极西,兄弟分手,等于永诀,痛苦至极不在话下。  远征军走出三千里,在大戈壁遭遇叛军。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战斗过后,清点兵丁,死死伤伤,饥饥渴渴,个个无力站立,无力行走。带队总管踢起二步虎:“二步虎,拿
期刊
宋徽宗年间,朝廷昏庸腐败,各地冤狱甚多。起初,武功高强的刘三在鹅城做捕头,捉拿犯人反应迟钝,老是慢了半拍,许多犯人得以从容脱身。上司一怒之下,罚他去做刽子手。谁知他做刽子手一反常态,出手甚快,人称快刀刘。监斩官“砍了”的话还在嘴边打旋,刘三已将死刑犯头颅斩下,扑通一声跌落尘埃。那死刑犯像是不知头已掉了似的,兀自跪着,半晌,方见颈部鲜血涌出。  这天,刘三正在衙门喝茶,鹅城太守汪明镜忽派人来传,让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