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债难还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X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当年在英国做穷学生时,有缘结识了对夫妇朋友。这对夫妇中,丈夫姓卢。卢太太有位弟弟叫彼得,比我们一辈年轻得多,在我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弟。
  有一天,我到卢家吃晚饭,小弟在场,把我拉至客厅一角,阴声细气地说:“凤仪姐,能借我几十镑周转吗?因为……”
  借款理由我现在无法记起了,只记得当时感到他实在言之成理,况且借款期只一个月而已,我于是很爽快地答允下来。
  小弟又一再叮咛:“请你千万别让我姐姐知道,你知道她很凶!”
  我连忙点头。
  卢太太并非凶,而是性子硬,做人甚有原则,我们相识日子不浅,知道她是个宁愿自己吃亏,非迫不得已不愿意麻烦朋友的人。如果知道小弟为了芝麻绿豆之事开口求借,必定骂他个半死。我这人对于朋友,有时也过分纵容,能迁就的不会斤斤计较。如此一来,绝对不觉得借几十镑给“小孩子”有什么大不了,当然懒得跟卢太太提,免她连我也噜苏在内!
  如此这般,钱是借出去了,结果过了还款日期,仍听不到小弟有“声气”!
  刚好那时,我要由英赴美工作。俗语有云:“上屋搬下屋,唔见一箩谷!”何况由一个国家搬至另一个国家,还不是去求学,而是就业。换言之,不好意思伸手问父母要旅费津贴,就在这种“一阔三大”,不得不“穷人思旧债”的情况下,我只有硬着头皮,顾不了尴尬,摇电话去追小弟还钱。
  当年鼓起勇气向小弟追债时,未开口,自己先面红耳赤。所以说,如果自己的环境未曾宽裕到可以完全把借款一事置诸脑后,其实应该在朋友求助时,硬下心肠推却,先小人后君子是条很有道理的道理。
  小弟当时答应尽快把钱存回我的户口去。结果,我赴美一年,银行寄来的账目始终令我失望。
  那时我开始略有觉醒,知道还债与感情问题,同样都不是勉强得来的一回事。尾随不舍,双方只有撕破脸的危险,趁机表现潇洒,反而风度翩翩。世上很多事物人情的得失,不能以账面值计算!于是,我再没有写信去追讨这笔当年在我的经济能力层面上,属于可观数目的款项。
  翌年,我自美国回到伦敦去度假,自然去探访卢家。小弟一见我,为之一愕,讪讪地不知如何应对,我却兴高采烈地跟他畅谈别后生活。我觉察到每逢我开始一个话题,他都略为紧张,恐妨下一句就会要他解释为伺不还钱似的!
  我多次想开口告诉他,既往不咎了,今后毋须耿耿于怀。可是,话到唇边,却又吞回肚子去。一则我认为事过境迁,愈提愈糟,何苦坏了自己修养?二则我下意识地想利用这种沉默,去让小弟得到一个比训他骂他一顿还深刻的教训。因为没有出招的武林高手笑哈哈地望住那个心里有鬼的人,通常是最高招数,让对方因猜测何时才出致命绝招所能引起的两恐惧,并不易受,谁叫他出尔反尔!
  事隔十多年,前两个星期,在酒会上碰见小弟,那些业务上的朋友还替我们介绍,我笑盈盈胸无城府地说:“唏!我是老姐身份,当年在英国看着他长大呢!”
  真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小弟在十多年前曾有过的那份尴尬表情,立即一式一样呈现眼前!当年的错,“还债”至今,连我这当事人都看着难过。
  做贼心虚与理直气壮,从来都是云泥之别!山水有相逢,当正直者从容大方跟你講“哈罗”时,理亏的一方连正眼都不敢回望!明眼人一看便知。 人前人后,终日诚惶诚恐,不知当年歪行会否被揭,这种心理压力,永无宁日。
  所以,做人千万不要欠“债”。
  因为欠人债,心理负担极大,一生一世也会不安乐,必会得不偿失。 还债容易,心债难还。切记!
  江一城荐自江苏人民出版社《老土亲情》
其他文献
在我上海的居所门外,有一位以收废品为生的外地人,附近的居民都称他为“垃圾老板”。邻居们对他都挺和气,有的还无偿把废品给他。其中一位对我说,现在干哪一行都是凭劳动吃饭,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歧视谁。  我听了之后没有说什么,但不等于心里没有想法。我觉得人们经常对自己心底里的歧视缺乏觉知,所以会误以为自己已经克服了歧视。我们的同情心经常会障蔽对歧视及其顽固性的认识。我们会以为,只要对乞丐、外地民工、街边小
期刊
只要有人在我面前说“难得糊涂”,我就忍不住想笑。“糊涂”是啥宝贝,还“难得”?说此话者十之八九鹦鹉学舌,未必明白个中深意、真意、本意,更未必觉悟其出处才是值得玩味处。以郑板桥的聪明睿智,何出此言呢?恐怕说来话长。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郑板桥是五十后入仕,官至县令,政声赫然,政绩卓然,百姓拥戴,却十年间原地踏步。六十一岁时,因为潍县岁饥,他为民请赈,忤逆封疆大吏,不得不乞病归里。自题“难得糊涂”时
期刊
其实现在许多的人都是这种状态,每一天忙忙碌碌,可是晚上躺在床上一回想,却又似乎没做什么事,仿佛白日里那些琐碎着的,都是无关紧要或者并不必要的种种。于是一天天这样过去,并没有充实的感觉,反而疲累至极。  所以,除了时间紧迫之外,和无所事事并没有太大区别。而自己想做的事,心里最初的那个梦想,早被这些不知所谓的忙碌挤得烟消云散。或许有人会说,可能是为了生活,而去忙那些并不喜欢的事。其实抛去生存的那方面,
期刊
湖南的一位教授,最近在给文学爱好者的讲座中,提出了一个观点:“热爱文学的人不容易变坏。”他说,文学可以培养内在灵魂,可以帮助认识社会,可以促进情感沟通。热爱文学的人知是非,明荣辱,所以不那么容易变坏。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细想想,在全国的文学罔中,变坏的人还真是不多。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有成千上万个变坏的干部被查处。而其中的作家、诗人等,却少之又少。  是他们不喜欢金钱吗?是他们不喜欢美女吗?
期刊
考下驾照后,正式上路前,我在网上找了私人陪驾。谁知,冲突来了。前后两个教练。第一个王教练,沉默少语,只在需要提示我的时候才开口,或在我操作失误时替我踩刹车,偶尔在我操作不当时替我把控方向盘,平时极少说话。开始时我很怀疑他的能力:如此教练,何时才能放单飞呢?  当我练完一个车程,再约王教练时总是时间不宜,于是换作李教练。不料,情形相反,这是一个话痨,副驾驶上的他,一路喋喋不休:从时事热点、股市、广场
期刊
6月6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决定白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收集早已试行,可是这么多年来垃圾分类并没有分出个头绪:垃圾分类桶形同虚设,随意投放比较普遍,甚至连环卫车也省麻烦,三个桶里的垃圾倒在一起。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将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强化分类责任。  在所有垃圾中数生活
期刊
高雅犹如高空舞蹈,往往离我们很远;俗人俗事,却时刻在我们中间。生活、生存莫不是俗事,风雅的只是精神。  市井中人,生趣贫乏,生涯寡淡,如果我们能像雅舍秋郎那样,有平淡中发现美、寻找美的胸襟,有乐观向善的积极心态,会不会离幸福更近一点呢?  我有一套1989年出版的《梁实秋文集》,每本的价格是5元4角。因为年代久远,书页已经发脆泛黄,闻上去有一股子老屋才有的灰腥味儿。实在弄不到好书看的时候,时常抽出
期刊
朋友Z“出于兴趣和为人民服务”,开了一家找东西公司。他原来是做外贸生意的,极擅长弄丢东西,小到钥匙、笔记,大到手机、电脑、钱包。每次聚会,光听他丢东西找东西的故事就占了一半的时间。  直到一次把老婆送的手表丢了,他终于觉醒了。后来提到这件事时他绘声绘色地向我描绘了他的感情变化:“丢东西丢的不是钱,是心情。你想想,今天本来阳光明媚,你从单位回家,路上清风吹拂着你的秀发,你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期刊
黄鳝的尾巴  李晓琦  江南水乡随处可见一种捕捉鳝鱼的笼子,笼子由细篾编织而成,笼子尾部是进口处,一圈轻而薄的篾瓣朝里形成一个漩涡状茬口。黄鳝被笼里的诱饵吸引了,从那篾缝里钻进去,却发现,它在笼子里面没法转身,于是被收笼子的人提起来,没有一条能逃脱。  其实这笼子什么机关也没有,只有进口处那一圈篾瓣。它是利用了黄鳝的尾部特别敏感,只要一触到硬物整个身体就向前游动这一特性,断了黄鳝的后路。假使黄鳝敢
期刊
在線咨询客服,却总是机器人回复,不解决实际问题;电话咨询,转接人工服务后经常出现忙音、长时间等待、自动挂断等现象……当前,一些企业客服服务差、效率低,常常被消费者“吐槽”。据了解,由于控制成本等原因,本应致力于提供更好服务的客户服务,却影响着客户体验。  这正是:  机器客服耗时长,  人工转接坐席忙。  还劝企业看长远,  服务岂能捉迷藏?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6月5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