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来源 :民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zh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之本(本质、本相)在于身体,它是人类“第一性”的存在与表述,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之逻辑起点;体育是通过人类身体表达、身体记忆、身体塑造以建构重要的文化制度并诉诸于实践。身体观的差异,使中西方文化对“体育”的认知与分类各辟蹊径。与此对应,其“育体”之路径与方法亦大相径庭。从“体本”到“体知”,终归于“体道”,传统中国“天人合一”、“致中和”、“生生不息”的身体文化逻辑与实践,是我们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必须执守的“家园遗产”。
其他文献
红山文化玉器中最神秘难解的一类被命名为“勾云形玉器”,是由于对其造型辨识上的误解。文章通过对海峡两岸此类文物的系统排比分析,并展开图像学的细部观察,可以重新确认其为平面表现的猫头鹰形象,以两只动感十足的大漩涡形眼睛为突出特征。据此应重新将其命名为“鹗形玉牌”。神鹗崇拜源自欧亚大陆石器时代较普遍流行的乌女神信仰,鹗与鹰是乌女神最常见表现形态。龙山文化玉器继承了红山文化的鹗鹰造型和漩涡眼表现传统,所谓“鹰纹玉圭”应根据双面的不同刻划形象重新解读为“鹰鹗纹玉圭”,并由此寻找殷商人玄鸟崇拜的重要史前渊源,以及殷商
用类型学和图像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研究西汉时期的博山炉,发现博山炉与中国古代神仙思想有关,它体现了皇帝贵族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浦江板凳龙,由龙头、龙身(子灯)、龙尾三部分组成,俗称长灯,是一条条用凳板串联而成的流动的龙灯。因此,当地人将看板凳龙表演称为看“龙灯”。其从动作形态、运动轨迹到场面造型,都在“圆曲”的整体轮廓之中,在运动规律上形成统一的、独特的“圆曲”审美特征。其曲和圆的连贯使用恰好符合中国舞“曲中求圆,圆从曲来”的传统审美观。
民间喜花“扣碗”(扣碗花)是民间婚俗喜花的一种样式,这种独特的剪纸造型只应用于嫁娶喜事场合,是远古伏羲女娲开亲神话、葫芦文化的衍生造型。民间剪纸艺人用通俗常见的日用品、生活题材表现的“扣碗”,是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创造,也是多层次、多功能的民间艺术符号。
2009年11月12日上午11时,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内,隆重举行吴为山塑《饶宗颐》像揭幕典礼。仪式由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教授主礼,出席仪式的嘉宾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大师杨振宁教授,九十四岁高龄的国学大师、香港大紫荆勋章获得者饶宗颐教授,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雕塑家、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教授以及香港各界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两百余人。群贤毕至,共襄盛举!
张大帝是我国南方民间信奉的一位重要神祗,有“江南大禹”之称。张大帝信仰发生于梁代,而非民间传说的汉代。南宋是张大帝信仰的鼎盛时期,清代以后趋于式微。张大帝的原形是来自上古时期崇拜的猪神,是猪神人神化和历史化的结果。
期刊
期刊
繁忙的工作、不断的应酬,抛开这个纷繁的世界,促进我们的“心灵”之路,给你心灵插上飞翔的翅膀,到这个幽静素洁的境地,品一份清闲和嫣然自得。本设计贯穿“以需为本”、“绿色设计”的现代构成设计理念,融入中国传统人文内敛、素雅、简洁、大方的审美情趣,形成古与今、硬与软、横与竖、立与破的整体空间造型,达到“古为今用不复古”的效果。
一、《多神崇拜与一神独尊——河北民间后土地祗庙祭考》问答 范雯(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2011级直博生):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尹老师围绕“文化空间”谈了很多,那么您在研究文化空间时的侧重点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您对庙会研究中的“双名制”、“一庙多寺”有怎样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