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阅读教学质疑的切入点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359795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探究精神。我们研究的课题,就是力图从尊重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由抒发感受,实现个性的自主发展。为此,我在实践中首先做“质疑切入点”的尝试。
  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的今天,质疑已成为课堂教学中引导创新的重要策略。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找准哪些要点“切入”,引导学生质疑呢?
  一、围绕空白点质疑
  由于作者构思炼意,运笔行文的需要,许多文件中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质疑问难,补充空白,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在描寫指导员在生命垂危时刻还要嘱咐:“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显然,这是作者留下的一处艺术空白。我引导学生扣此质疑:①为什么句末要用省略号?②如果指导员能把这句话说完,可能会讲到什么?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训练,而且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陶冶,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二、围绕关键词质疑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有的一看题目就见“题眼”,有的一读课文就见“文眼”,这些都是课文的关键点。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围绕这些关键词质疑、解疑,必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功效。例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就可紧扣题目中的“启示”一词质疑。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就可紧扣文中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质疑,以达到迅速抓住课文要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深刻领会中心思想之目的。
  三、围绕矛盾点质疑
  阅读教材本身的矛盾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精妙之笔。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矛盾点质疑,可创设愤悱情境,从而训练思维,以统一认识,求得正确而深入的理解。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柱着拐杖,背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很显然的“焦急”与“耐心”是一组矛盾词语,准确理解这对矛盾词语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内容,体会老奶奶感情的重点。因此,可抓住这一对矛盾词语质疑,让学生去揣摩、体会,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复杂的心情,而这一切都源于对周总理深切的爱戴与怀念。
  四、围绕迁移点质疑
  小语教材中的课文一般内容不深奥,结构不复杂,有的课文各个段落之间语言文字相近,句子形式相似,层次结构相仿,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某些迁移点进行迁移,必将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新型玻璃》一课的第一、二、三、四、五自然段介绍了5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结构十分相似。我在教学这五段时,采用的就是围绕迁移点质疑深究的办法:先逐句理解第一自然段,再总结规律,然后引导学生仿照学生第一自然段的方式质疑引读,快速学文。
  总之,质疑的“切入点”途径有很多,如:围绕细节处质疑,围绕课文的思路质疑,围绕疑难点质疑等等。在推行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这一切的关键是找准质疑的“切入点”,从而才能正确处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二者的关系,以各种形式启动、激活学生思维,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正> 本科研项目自1977年以来,先后在四个试验场完成了42次小型模拟和20次大比例的地下炸药库爆炸试验,共获得了400多个爆炸地震波波形图和大量的宏观资料。研究中完成的内容
摘 要:拥有上万年历史的鲁山县不仅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且拥有厚重的文化。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鲁山方言在沟通交际和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鲁山县的方言形成了“一纵一横断”的分布格局并详细分析了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地理和历史原因。  关键词:鲁山方言;分布状况;历史因素;地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
班主任工作就像一首充满喜、怒、哀、乐情调的歌,它时时处处提醒着你走进学生的生活中成为学生的知己。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时代的呼唤,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历史赋予班主任工作的神圣使命。  一、热爱学生,架起师生间的桥梁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
摘 要:日本人对致歉的认识和理解有着自己的特点。针对日语致歉的4种类型与6种场合,分析了日本人常常把致歉的语言挂在嘴边的文化原因与特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了解文化、理解文化是日语语言学习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掌握好语言及文化等相关知识,在对外交流中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关键词:致歉表现;日语;人际关系;日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前,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已为师生所接受,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出现不少问题。  一、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
摘 要:良好的商标汉译名称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不能立刻被看到,但它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促销效果。翻译美学在跨文化食品商标的汉译中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商标汉译的特征以及原则,在翻译美学理论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商标汉译的几大策略,希望能够为商标汉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翻译美学;食品商标;商标汉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